试析辽代社会经济发展在文献、实物中的体现(5)
小结 纵观辽代二百年间社会经济的发展轨迹,从传统的狩猎、畜牧经济到农牧兼营,手工业、商业并驾齐驱,其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类型较为齐全,发展速度较快,为历史上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而由此带来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和外交、军事关系的一系列深刻变革,为契丹民族自身的进步和加速契丹社会的封建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辽王朝是一个以游牧民族为主体的,以武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终辽一代,这种差异和不平衡仍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所表现,但我们必须看到辽代统治者在消弥这种差异、增进民族融合、促进社会的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而这一点,最直接地体现为农牧经济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和国家实力的强盛。契丹建国后,以耶律阿保机为首的统治者很快地顺应了历史的潮流,采纳和吸取了中原地区的统治方式,将契丹社会的发展纳入了封建化的轨道,为了适应南北地区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构成,有效地采取了“因俗而治”、“胡汉分治”的民族政策,在政权机构上,实行南、北面官制度,适当吸收汉人参政,缓和民族矛盾;在法制建设上,采取蕃律、汉律并用的政策,并不断推进其走向融合统一;在经济方面,大力发展传统的狩猎和畜牧业生产的同时,也把汉人、渤海人的农业生产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使其各安旧风、各从其俗,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 狩猎和畜牧业是契丹民族传统的经济类型,契丹立国后,政府专设渔猎活动管理机构,使得集经济需要、军事功用和娱乐功能为一体的渔猎传统进一步得到发展,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渔猎制度和独特的捕猎方式,对契丹民族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畜牧经济的发展尤加重视,管理上日趋系统、完善,采取“薄籍制度”,设群牧都林牙和总典群牧部籍使主管畜牧业,对畜群实行科学的分类管理。如辽的马群,可分为国有、部有、私有三级所有制,实行集中畜养与分散游牧相结合,使牧场得到充分利用。凡征讨所得或贡献的畜产及契丹贵族的畜群,均实行“分地以牧”,集中在燕云边塞古北口以北、阴山以南、以西。同时,对群牧官吏实行严格的任用、升迁、罢免制度;此外,还设立“群牧军详稳司”对各边地的公私畜牧提供军事上的保障。这些政策都对辽代群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辽建国前,农业还处于粗放的原始水平,辽建国后,农业迅速发展,特别是渤海、燕云十六州归附以后,辽境内农业区域扩大,农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明显增加,到辽圣宗时,在继续推行“因俗而治”的基础上,实行农业改革,推广屯田、营田和农田水利建设,鼓励契丹各牧业部族耕种“旷地”,兼营农业,成功地推进了农牧兼营、全面发展的经济格局的形成。在辽圣宗重农政策的推动下,加上农业工具的改进,技术发展和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辽代农业经济迅速取代了畜牧业的地位,成为中期以后主要的经济门类。 经济形态的变化导致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以牧业地主和农业地主为支撑的封建阶段的统治得以巩固,契丹社会逐渐步入封建化的进程。成为北方草原地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与宋、西夏形成鼎立之势。 收稿日期:1999-11-18 【参考文献】 〔1〕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3〕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辽耶律羽之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6,(1)。 〔4〕项春松。克什克腾旗二八地一、二号辽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4,(3)。 〔5〕田村实造、小林行雄。庆陵[M].京都大学文学部,1952. 〔6〕王健群、陈相伟。库伦辽代壁画墓[M].文物出版社,1989. 〔7〕哲里木盟博物馆等。库伦旗第五、六号辽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2,(2)。 〔8〕项春松。上烧锅辽墓群[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2,(2)。 〔9〕《契丹国志》[M].扫叶山房藏版,嘉庆二年(1797年)。 〔10〕赵志厚。河北滦平县发现一批辽金时期铁犁铧[J]. 文物春秋,1993,(4)。 〔11〕齐晓光。巴林右旗塔布敖包石砌墓及相关问题[J]. 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C].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12〕白劲松。陈巴尔虎旗西乌珠尔古墓清理简报[J]. 辽海文物学刊,1989,(2)。 〔13〕前热河省博物馆筹备组。赤峰县大营子辽墓发掘报告[ J].考古学报,1956,(3)。 〔14〕辽宁省博物馆。法库叶茂台辽墓纪略[J].文物。1975,(12)。 〔15〕王兆生。龙烟铁矿区发现辽代炼铁遗址[J ] . 文物春秋,1994,(1)。 〔16〕洲杰。赤峰缸瓦窑村辽代瓷窑调查记[J].考古,1973,(4)。 〔17〕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7,(11)。 〔18〕吴宗信、王瑞。林西县三道营子窖藏古钱[J]. 内蒙古文物考古,1982,(2)。 〔19〕尚晓波。辽宁省朝阳市南大街辽代铜铁器窖藏[J]. 文物,1997,(11)。 〔20〕巴右文、成顺。 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右旗发现辽代银器窖藏[J].文物,1980,(5)。 〔2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北宣化辽张文藻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6,(9)。 〔22〕王大方。敖汉旗羊山1号辽墓“西瓜图”[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1)。 〔23〕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