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两年后元狩四年那次大规模的出征。卫青、霍去病“各将骑五万,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仍是给霍去病以最精锐的部队,李广子李敢也属他。李广为前将军。当侦知单于所在地之后,卫青就自领精兵去追击,而改调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从东道进军。李广对这一调动非常不满,曾誓死请当前锋。可是卫青暗中受武帝嘱付,“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史记·李将军列传》);又因为公孙敖新失侯,想让他与自己一起去对付单于,所以临时强迫命令李广改道出发。很明显,这完全出于偏私,有意剥夺李广立功的机会。什么“数奇”?这“数”难道还不是操纵在汉武帝、卫青等手中么?果然,李广进军的东道既迂远,少水草,大军不能一起走,行军又没有向导而失迷路途,终于误了军期。当他亲至幕府受勘问时,愤而自刎了。《史记·李将军列传》这段记载,真是慷慨呜咽,字里行间浸透了血泪: ……至幕府,(李)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李广的死,他临死前的呼天,是对汉武帝、卫青等的悲愤控诉抗议;广大军士百姓的同声一哭,表现了他们的强烈爱憎,感情是在李广一边的。而且只要看与李广一起从东道进军的左将军赵食其“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可以设想,李广如果不自刎,也将受到同样处分。卫青、霍去病在这战役后都进位为大司马了。 这种任人唯亲的路线,不仅不同将领之间赏罚待遇的公平或不公平问题,必然严重影响到抗击匈奴的事业,一方面贵族将领由于得到过分的优待与过多的配备,养成骄纵浪费的风习,在战略战术上常自恃优势与对方打消耗战;另一方面,其他将士由于受到歧视与配备过差,积极性不能调动,而且常致败陷。这样既不能使各路军队相互配合发挥其整体战斗作用,而且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损失。对此,《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颇有微词: 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裔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然天下未有称也。 这位少年贵族将领在远征道上尚且如此厚自奉养而不顾恤下面士卒,这情况使他那“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豪言壮语的真实价值大打折扣。“不至学古兵法”一语颇有气概,但过于轻视前人军事理论,流露出骄气。卫青虽然比较谦逊,可是一味拍皇帝马屁而广大群众对他没有什么称道,其治军情况也可想而知了。元狩四年霍、卫的出征,虽然取得胜利,损耗也是惨重的。“两军之出塞,塞阅官及私马凡十四万匹,而复入塞者不满三万匹。”(同上)《史记·匈奴列传》也说:“汉两将军大出围单于,所杀虏八九万,而汉士卒物故亦数万,汉马死者十余万。匈奴虽病,远去,而汉亦马少,无复以往。”实际上是两败俱伤,双方都大伤了元气。牺牲如此之多,汉武帝的部署及这两位贵族统帅在治军和方略上难道不存在问题么?《孙子·谋攻》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看来,汉朝这些指挥者对“孙吴兵法”学得还很不够呢!《李将军列传》所述李广对待下面将士的态度与霍、卫可作鲜明的对照: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将军列传赞》)李广没有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不善于吹牛拍马,却与士卒同甘共苦,得到大家的爱戴。如果这样的将领得到重任,这种作风得到推广,战争的胜利果实肯定会更丰硕,损失也不会这么重。“君不见沙场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唐高适《燕歌行》)诗意反映历史上广大军民的愿望。 汉王朝建国开始就受到匈奴的侵扰威胁,经过七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国力还充分强大。“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史记·平准书》)汉朝的物质力量超过匈奴很多,足够进行大规模的反击了。汉武帝的作用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决策进行这场反击战争。然而他没有很好完成这个历史任务,军事上的巨大损耗及其他浪费,不仅用光了历年的经济积累而且造成了严重危机。《平准书》载: (元朔五年)大将军(卫青)将六将军仍再出击胡,得首虏万九千级,捕斩首虏之士受赐黄金二十余万斤,虏数万人皆得厚赏,衣食仰给县官;而汉军之士马死者十余万,兵甲之财转漕之费不与焉。于是大农陈藏钱经耗,赋税既竭,犹不足以奉战士。 (元狩四年)大将军、骠骑大出击胡,得首虏八九万级,赏赐五十万金,汉军马死者十余万匹,转漕车甲之费不与焉,是时财匮,战士颇不得禄矣。经济的耗竭,必然加强对人民的剥削与镇压,政治风气也必然败坏。《平准书》又说: 武力进用,法严令具,兴利之臣自此始也。 法既益严,吏多废免。兵革数动,民多买复及五大夫,征发之士益鲜。 自公孙弘以《春秋》之义绳臣下取汉相,张汤用峻文决理为廷尉,于是见知之法生,而废格沮诽穷治之狱用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