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元代江南蒙古、色目侨寓人户的基本类型(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 潘清 参加讨论

蒙古、色目人口入居江南以后,还发生了一个显著的社会现象,那就是民族间的通婚。在各类交往中,民族间的通婚是最高形式,这是入居江南的蒙古、色目人口出现的必然社会现象。通婚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蒙古、色目人口在江南绝对数量太少,男女比例也大相径庭,置身于汉人的汪洋大海中不可能实行完全的族内婚。加之,元政府对民族通婚并不限制,造成民族通婚在元代呈有增无减的历史趋势。其中蒙古、色目人娶汉女最为常见,如定居镇江的酎温台氏的万嘉闾祖父就有汉人妻子叶氏,万嘉闾自己的继妻也是汉女赵氏。前面所提赤老温四世孙脱帖穆尔娶有三位妻子,正妻是哈刺鲁人,其他两位都是汉女。明代大学士宋濂撰有《西域浦氏定姓碑文》,具体描述了这户色目人定居江南与汉人通婚的情况,浦氏的母亲聂夫人就是汉人,自己也娶萧山沙氏。同时,也有蒙古、色目女子嫁与汉人为妻、比如万嘉闾之女嫁给汉人王敏行,脱帖穆耳之女嫁给汉人齐伯颜察儿。钦察人完者都拔都的二女、三女、四女都嫁给汉人,分别是司徒洪塔刺海、张胜因、扬州路泰兴县丞游德宣。松江人俞俊娶蒙古人丑驴之女。就是孔子的后人也有娶高昌人为妻的,可见,民族间的通婚大潮已经波及到了儒家文化的中心代表,表明民族通婚的广泛及其历史大趋势。
    通婚不但加深了民族间的交流与了解,也加强了民族间融合的力度。因为一个蒙古、色目人通过婚姻关系可以很自然地和与之通婚家族成员发生交往,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民族通婚产生的直接结果还形成了回族,这个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新成员,因为入居江南的色目人是江南回族的直接祖先。而蒙古、色目人口通过民族融合、又为汉族增加了新鲜血液。蒙古、色目移民后裔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族属不明,终至融入汉族人口。正是这种亲密的交往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感情,有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内聚力。
    元中期以后,入居江南的许多蒙古、色目人逐渐采用汉人名号,著名的如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贯兴哥,就以贯为姓,名云石、号酸斋。到了明初,蒙古、色目人迫于种种压力、多改汉姓,与汉人无异。
    久居江南的蒙古、色目人中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层次较高的学者,对代表着中国文化精髓的文学艺术尤为擅长。比如泰不花就是他们中的最有成就者,他不但精通儒学,而且还有诗集,被顾嗣立收入《元诗选》中,极富个性。除此之外,他也会丹青书法,显示了极高的悟性。小云石海涯在元曲艺术上也有极高的成就,其他在文学艺术上也还有许多人获得了高度评价。成就卓著的学者和艺术家们,继承了汉文化的优良传统,融入了自己的创造,丰富了传统的艺术宝藏。今天通过这一问题的研究,使我们更能理解元代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性,理解这一时期内人们所创造的文明,肯定他们所创造的文明的价值。
    收稿日期:1999-10-6
    【参考文献】
    [1]元史·世祖本纪三[M].
    [2]元史·世祖本纪七[M].
    [3]吴澄。送宋子章郎中序[A].吴文正公集:卷十四[M].
    [4]黄溍。逊都台氏公神道碑[A].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三十五[M].
    [5]袁桷。送达兼善祭山川序[A].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二十三[M].
    [6]吴师道。送达天山之江浙检校[A].吴师道。 吴正传先生文集:卷五[M].
    [7]元史·食货志一[M].
    [8]元史·刑法志一[M].
    [9]元典章·刑部十五[M].
    [10]萧启庆。元代镇戍制度[A].萧启庆。元代史新探[M].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11]程矩夫。林国武宣公神道碑[A].程矩夫。雪楼集:卷四[M]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