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市舶太监之产生 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出现了首位“市舶使”后不久, 市舶宦官亦产生于岭南。市舶宦官出现于玄宗时与宦官逐渐得势有关。玄宗登基后,一改大唐故旧,宠信宦官,以至《旧唐书》卷184 《宦官列传》说:“玄宗尊重宫闱,中官稍称旨,即授三品将军,门施棨戟”,势力日渐膨胀。故宦官得差,时而南下,中原人士常见“有黄门奉使自交、广而至”(注:(唐)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田廷柱点校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54页。)。在此背景下,“市舶之利”、“南海宝货”也成为宦官垂诞的目标。 开元年间,出任广州市舶使的内侍省内府局丞韦某(某即其名),是有史可考的首位市舶太监,其神道碑文称: 开元十年,解褐授内府局丞,典御府之藏,列内官之秩。勤愿慎密,肃恭矜庄,洵美可观,硕大且俨,事因绩著,官以课迁。寻充市舶使,至于广府。赆纳贡,宝贝委积,上甚嘉之,每宣谕诸道,曾无宁岁,敷易诏旨,人皆悦服。天宝初,拜朝议郎。(注:(唐)于肃:《内给事谏议大夫韦公神道碑》,《全唐文》卷371。) 由碑文知韦某出任不迟于开元十年(722年),任期不详, 未至“天宝初”即除职。韦某是广东市舶史上首任市舶太监,也是中国市舶史上第一位市舶太监。 韦某之后的情况,就如《通鉴》所言:“唐置市舶使于广州,以收商舶之利,时以宦者为之”(注:《通鉴》卷223, 代宗广德元年十二月。),宦官成了市舶使最主要的出任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