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原始社会与早期国家研究中重要相关问题的再认识(4)
⑦《列宁全集》第21卷,第279页。 ⑧参[美]乔纳森·哈斯《史前国家的演进》,罗林平等译,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按,恩格斯在讲到国家起源的三个途径时,曾说德意志人的国家,乃是“作为征服外国广大领土的直接结果而产生的”,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166页。 ⑨同④第124页。 ⑩见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上册,第122页引《剑桥古代史》。 (11)同④第115页。 (12)同⑩第134页。 (13)参林之纯《百年来关于国家起源史研究的实际和理论》载《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 (14)以上参见注⑧书的导言及第二章。 (15)同⑧书的第61页。 (16)参金观涛·唐若昕《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第一章。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64页。 (18)同④第161页、第104页。 (19)见李玄伯译《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商务印书馆。 (20)《古代法》中译本第6页。 (21)《礼记·檀弓上》孔疏引《白虎通》对夏称后,殷周称人一事论曰:“以揖让受于君故称后,殷周称人者,以行仁义,人所归往,故称人。”则试图对夏与殷周在称号上的这种区别,给以解释。 (22)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第28页,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23)如据《左传》僖公三十二、昭公二十九及哀公元年,有夏后相、夏后皋,孔甲亦称夏后。又古本《纪年》,除禹不称“后”外,计称后者有:后启、后相、后芬、后芒、后泄、后昊、后发、后桀。《国语·周语上》载《夏书》亦曰:“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 (24)见古本《纪年》、《孟子·万章》、《楚辞·天问》、《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国策·燕策一》、《史记·夏本纪》等。 (25)同④第149页。 (26)《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尚书·周官》也说:“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夏商官倍,亦克用乂。”是三代国家职官制度的设置,其源可溯自对虞舜时代部落联盟机构的因革损益。 (27)见金景芳先生《中国奴隶社会史》第37页。 (28)《墨子·非儒》:“古者羿作弓。”《吕氏春秋·勿躬》:“夷羿作弓”,又《世本》言:“挥作弓”,历来以挥为黄帝臣。据《说文》:“弓。竆也……古者挥作弓。”是“挥作弓”应即“羿作弓”。挥与{K1C204.JPG}可通,如《史记·鲁世家》之公子挥即《十二诸侯年表》大夫{K1C204.JPG},{K1C204.JPG}字羽父,见《春秋》隐公四年及《左传》、杜注。是挥即{K1C204.JPG},而{K1C204.JPG}与羿同从羽、音、义相近,可通。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