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十六国时期南凉文化(2)
2、中枢之官 1〉、属于汉魏以来尚书台(省)职官有: 录尚书事傉檀及世子武台曾任录尚书事职。《晋书·职官志》:“录尚书,案汉武帝时,左右曹诸吏分平尚书事,知枢要者领尚书事……录尚书事,位三公,在三公上,汉制遂以为常,每少帝立则置太傅录尚书事,犹古冢宰总已之义,薨辄罢之。自魏晋后,亦公卿权重者为之。” 尚书左、右仆射有左射赵晁、右仆射郭倖。《晋志》:“仆射,服秩印绶与令同。案汉本置一人,至献帝建安四年……分置左右,盖自此始。经魏至晋,迄于江左,省置无恒,则为左右仆射。” 尚书左丞有尚书左丞婆衍仑。《晋志》:“左右丞,自汉成帝建始四年置尚书,而便置丞四人。及光武始减其二,唯置左右丞,左右丞盖自始也。自此至晋不改。晋左丞主台内禁令、宗庙祠祀、朝仪礼制、选用署吏……” 祠部郎中有祠部郎中史暠。《晋志》:“祠部尚书常与右仆射通职,不恒置,以右仆射摄之,若右仆射阙,则以祠部尚书摄知右事。”郎中,魏晋时尚书诸曹司长官。 2〉、属中枢门下省职官有: 中散骑常侍有中散骑常侍张融。《晋志》:“散骑常侍,本秦官也……魏文武黄初初,置散骑,合之于中常侍,同掌规谏,不典事,貂珰插右,骑而散从,至晋不改。” 散骑侍郎有散骑侍郎阴利鹿。《晋志》:“散骑侍郎四人,魏初与散骑常侍同置。自魏至晋,散骑常侍、侍郎与侍中,黄门侍郎共平尚书奏事,江左乃罢。” 3〉、属中央行政机构的职官有: 大司农有大司农成公绪。大司农为魏晋列卿之一,《晋志》:“统太仓、藉因、导官三令,襄国都水长,东西南北护漕。” 卫尉有卫尉伊力延。卫尉亦魏晋以来列卿之一,《晋志》:“卫尉,统武库、公车、卫士、诸冶等令……”。 博士祭酒有博士祭酒田玄冲、赵诞。《晋志》:“晋初承魏制,置博士十九人。及咸宁四年,武帝初立国子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 国纪祭酒有国纪祭酒郭韶。《史通》卷11《史官建置篇》:“南凉主乌孤初定霸基,欲造国纪,以其参军郭韶为国纪祭酒,使撰录时事。” 太史令有太史令景保。太史令秦汉均置,掌天文、历法兼记事修史。魏晋以后,专门掌历法、天文和祭祀的良辰选择,修史之任另属秘书监的著作郎。 司录校尉有司录校尉敬归。该职始设西汉初,专门辑捕巫蛊案和其他特别重大案件人犯。后改职掌为察举京畿三辅、三河、弘农七郡官民犯法者,受御史大夫节制。东汉时渐变为郡以上的督察官,除三公外都可纠弹。与尚书令、御史中丞一道号称“三独座”。 4〉、中央各机构的僚属职官有: 记室监有记室监麹梁明。《晋志》:“诸公及开府从公加兵者,增置司马一人,秩千石;从事郎中二人,秩此二千石;主簿、记室督一人……”此职当为三公等下所置。 太府主簿、录记室事有太府主簿、录记室事宗敞。太府一职置于西周,掌皇室库藏。下有主簿。《通典》卷26:“主簿,亦周官太府下士之任,自后无闻。梁置一人,陈因之,后魏亦然……”此处“录”是“参决”之意,当为诸公开府下的记室督。 军谘祭酒、辅国司马有军谘祭酒梁裒、辅国司马边宪。《晋志》云诸公及开府加兵者,增置司马、东西阁祭酒、诸曹祭酒等属员。此二职当为秃发王族之属官。 左、右长史有左长史赵晁、右长史郭倖。长史一职战国始置,汉魏因之。晋诸公及开府者皆置此职,当为三公及开府位从公者之辅佐。 左司马有左司马赵振、杨桓、孟祎。司马一职始置西周,历代沿用。汉末曹操为相时,属员有司马一人。魏晋因之。当为将军之下总管军府、参预军事谋划之职。 参军有参军郭韶、关尚。东汉置掌参谋军务职。建安时曹操任相,僚属多用“参丞相军事”名义干事。三国作正式官号,诸王、三公及将军开府者,幕府多以此职任事。当为秃发王族属官。 西曹从事有西曹从事史暠。《晋志》:“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置长史一人,秩一千石。东西阁祭酒,西东曹椽、户仓贼曹令史属各一人……西曹称右西曹,其左西曹令史已下人数如旧令。”西曹一职在秦汉时主管丞相府诸吏官的任命。当为秃发王族属吏。 宾客有宾客杨轨。当为“太子宾客”,是太子属官中的高级辅佐。 上述南凉中枢及其僚属职官中看出,官号24个,任职者28人。除王族傉檀、俱延、虎台,他族杨轨、婆衍仑、伊力延6人外, 其余都由汉族充任。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