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历史客观性形成的机制 研究历史客观性的形成机制,必须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能到社会历史之外去寻找形成历史客观性的原因,而应当在社会历史内部,即在人的社会历史活动内部寻找其原因。人们为了简便起见,往往把历史还原为自然,以此说明历史的客观性。例如,有的同志在解释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性时,就是采用的这种办法。他们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之所以是客观的,就是因为构成生产力的三个要素都是自然物质的:劳动对象是自然物,劳动工具是用自然物质材料制成的,劳动者的身体也是自然物质。这种解释是不能说明问题的。这是因为,历史客观性是人的活动的客观性。生产力是人的生产活动的内容,生产只有在活动中,三要素才能结合起来,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如果我们把它们从活动中分离出来还原为自然物之后,它们也就失去了生产力的性质,成为一般的自然物了。用自然物质性解释生产力的客观性的道路是行不通的。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但它不是一般的自然物质力量,而是主体活动的能动的物质力量,它之所以是能动的,就是因为有人的主观精神的作用于其中,劳动工具和身体的运动都必须服从人的目的。上述那种解释历史客观性的方法,是人们为了摆脱解释历史活动客观性困境而采取的一种简单化的做法。这种做法还没有找到社会历史客观性形成的特殊机制。那么,历史客观性形成的特殊机制应当是什么呢? (1)社会决定性机制。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用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说明人们的历史活动的客观性。马克思说: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0页)。恩格斯说:历史“最终的结果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的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力量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同上书,第478 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揭示的正是社会决定性机制,这种机制是由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即相互作用形成的。相互作用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正是由于人们之间的这种社会关系,才使得在主观目的支配下的个人活动所形成的社会整体产生了客观性。 相互作用在本质上有下述两种社会效应:第一,不同个别意志之间的“相互制约”。在相互作用中,其中每一个意志都要受到参予互相作用的其它个别意志的限制,也同时以自己的意志制约其它的个别意志。相互作用抵消了个别意志中相互冲突的方面,其结果就形成了一个客观的、不依每一个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过程。第二,“相互促进”。不同个别意志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包含着相互制约,而且还包含着相互促进的效应。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一个合力,这个合力是任何单个意志都无法达到的。这是一种“社会力”、“集体力”。它远远地超越了单个意志和力量的总和。这个后果,也是个别意志所意识不到的、客观的。在这种“交互作用”中,隐藏着的是社会关系、社会整体对单个的个别意志的决定作用。正是由于这些个别意志之间的相互关系,才造成了一个客观的社会后果。这是一种“社会决定性”。如果个别意志之间不发生上述社会关系,就不可能有这种客观性。这种客观性,从自然物质性中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出来的。 (2)历史决定性机制。马克思在说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时, 不是用生产力要素的自然物质性,而是用历史决定性来说明的。马克思认为,人们对生产力是不能自由选择的,“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活动的产物。所以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了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所创立的社会形式。单是由于后来的每一代人所得到的生产力都是前一代人已经取得而被他们当作原料来为新生产服务这一事实,就形成人们的历史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同上,第321页)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之所以是客观的、不能自由选择的,是因为每一代人在创造他们的生产力时,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不是由他们自己创造,而是由前一代人创造的。这是前后代人之间的“历史联系”。人的活动的历史性本质,决定了人的社会活动的客观性。 严格地说,动物没有自己的历史,历史是人独有的。动物的每个种内个体,其能力、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都是由物种决定的,是不变的。而人类则总是不断地超越过去,走向未来,形成自己的历史。人类始终是生活在过去与未来的矛盾之中的,他每时每刻(每一个“现在”),都必须面对已经过去了的“过去”,同时又把自己的行为(通过目的)指向未来。他必须以过去的成果作为现在活动的起点,并受过去活动成果的制约,他不能选择自己的过去,因而对于今天的活动也是不能自由选择的。这种历史联系的机制就形成了人的活动的客观性。另一方面,人类又不是消极地接受过去成果的限制,而是把过去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今天的能力,并以此为手段去改造过去,从而超越过去,走向未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既有客观规律性、又具有超越性、在时间中进化的历史过程。历史在本质上正是继承性(受制性、客观性)和超越性的内在统一。 历史决定性机制是我们理解“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人是历史的产物”这个二律背反的一把钥匙。离开人们的历史联系,我们就无法把上面两个对立的命题统一起来。我们说人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人的活动又是在主观意志支配下的,那么,做为人的活动结果的历史为什么具有客观性呢?这是因为,当人们创造历史时,人们首先是做为历史的产物存在的。人们是历史的产物,实质上说的就是人们是前辈们的创造历史的活动的产物。在这里,产生他们的前辈们的活动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先定”的存在,是不能由他们自由选择的,是决定着他们的“初始”的本质和活动起点的客观条件和前提。由于他们对产生他们的客观前提不能自由选择,那么,他们对自己的活动也就不能自由选择,他们必须承认这个既定的事实,并在此基础上从事他们的创造历史的活动。每一代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每一代人又都是历史的产物,即先辈们活动的产物,每一代人又都在创造着他们的下一代(的活动前提和条件)。正是在前后代活动的历史联系中,人们才获得了“创造者”和“产物”的二重本质,由此形成的历史过程才是既体现着人的活动的创造性、超越性,又体现着人的活动的继承性、受制性的客观的发展过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