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化大革命”十年是党探索社会主义的严重失误期。“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后果大家清楚。如果就把“文化大革命”当作建设理想的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一场“大试验”而言,也可以说这是一种陷入巨大误区的探索。 (五)“两年徘徊”是党探索社会主义由乱到治的过渡期。“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路线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理论和路线是对立的两极,大乱不可能马上转化为大治。这中间需要历史的缓冲。宏观来看,“两年徘徊”起着使国家的发展向社会主义新时期过渡的特殊作用。 对党探索社会主义前期29年的这段历史,邓小平有许多论述。他说:“从一九四九年建国开始,一直到一九五七年,我国的发展形势是非常好的,但往后就出问题了。在这二十年中,我们并不是什么好事都没有做,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但做的事情不能说都是成功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4、116页。)。 邓小平坚持的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是评价这段历史的重要指针。第一,曲折和挫折是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过程中发生的,不能把复杂的原因简单化;第二,这个时期党的指导思想始终存在着两个发展趋向,即使在犯错误时,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发展趋向仍然在以这样那样的形式发生作用,绝大多数干部和群众在为社会主义而忘我劳动或工作。第三,探索过程中犯的错误是由党自己纠正的。因此,邓小平还指出:“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 这些进步主要表现在十个方面: 结束了旧中国受帝国主义长期压迫、控制的半殖民地历史,建立起一个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状态的历史,在中国大陆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结束了旧中国几千年剥削制度统治的历史,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了旧中国广大劳动群众遭受压迫、没有民主权利的历史,建立起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结束了旧中国长期存在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历史,社会主义祖国成为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大家庭;结束了旧中国的一盘散沙状况的历史;实现了包括海外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结束了旧中国近代工业极端落后、国民经济破败不堪的历史,初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结束了旧中国充满文盲、疫病流行,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历史,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得到很大发展;结束了旧中国屡受外国侵略和欺凌的历史,有了国家统一的强大武装力量,在几次反侵略战争中都取得了辉煌胜利;结束了旧中国没有独立外交的屈辱历史,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这十个方面的变化虽然是宏观的,但不是抽象的。它是实实在在的,连海外侨胞都能深切地感受到的变化。这是这段历史的基本方面,是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的主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是当代党史。这既是共和国历史发展上的一个新时期,也是党80年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其具体内容不再赘述,这里想强调三个问题: 首先,要充分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探索社会主义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党的80年历史,经历了两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第一次是遵义会议。第二次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它实现了党在各个方面的拨乱反正。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历史“界限的划分是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9页。)。江泽民也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思想、政治、组织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其次,要充分认识党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探索的创新性及其取得的伟大成就的飞跃性。江泽民在十四大提出两次伟大革命的观点,在十五大论述20世纪的三次历史性巨变,都是旨在突出新时期的探索在党和民族历史上的地位。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的讲话中,他还从巩固国家政权、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扩大、国民经济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香港顺利回归、军事国防建设、国际地位提高和加强党的建设等十个方面,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作了全面总结。在80年的奋斗中,党创造了五度伟大的辉煌。前四度:是参与领导大革命的辉煌;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辉煌;党领导解放战争的辉煌;新中国成立头八年的辉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则是第五度辉煌。它持续的时间最长久,影响最深远。只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被实践证明是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那么这段辉煌的历史还会持续下去。 再次,要充分认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10多年来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毫无疑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一个整体。它坚持的是一个指导思想,执行的是一条基本路线。前述对这20多年的总的分析,即整体认识,也适用于这后10多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