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史学研究
一 1927年香港大学中文系之建立,当为严格意义上香港史学(限于华人)之发端。香港富商冯平山为鼓励和发展国学研究,捐资10万元在港大兴建“冯平山中文图书馆”,于1932年完工,发展成为香港最重要的中国史籍资料库。初期的中文系师资,多是从国内来港的清廷遗臣及名儒学者,如赖际熙、区大典、朱汝珍等,学术局限在旧国学范围。1935年,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许地山从燕京大学南来,应聘为港大中文系主任,按西方汉学之体系,将中文系改组为文、史、哲三科,使原来只侧重朝代更替的单一政治史,又增添了宗教史、文化史、交通史等领域。许氏本精于佛、道二教史,来港后又对香港史产生了兴趣。许氏在港大,直至1941年8月逝世。1939年夏,史学大师陈寅恪离开西南联大,由昆明抵港,欲赴英国牛津大学出任汉学教授,值二战爆发,未能成行。1940年夏,陈氏由昆明再至港,仍未能赴英国,乃应聘为香港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陈氏在港撰成《唐代政治史略稿》,后在重庆印行时易名为《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氏在港撰成的论著尚有《读东城老父传》、《读莺莺传》和《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等文。许地山逝世后,陈寅恪继任为港大中文系主任。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为日本人占领,陈先生离港大闲居,力拒日本人邀其筹办东方文化学院之请,于1942年5月回到内地。总体而言,1949年以前之香港史学,尚处于草创阶段,可述者不多。 二 香港史学的发展,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界标。这一年,一批学者由中国大陆来港,如钱穆、罗香林、简又文、左舜生、饶宗颐等,大陆之史学,因此部分转移到了香港,香港史学从此进入了一个较大发展期。1952年,港大聘任英籍汉学家林仰山教授(F.S.Drake)主持中文系(林氏前此曾任教山东齐鲁大学)、延聘罗、饶二氏任教,成为港大教授中国史的主要教授,历年造就双语文史哲人才不少。钱、简二氏则被聘为港大东方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钱穆等人创办新亚书院,培养了余英时等一批史学人才。1963年,新亚书院与崇基学院、联合书院合并,组成香港中文大学。钱氏等乃另立新亚研究所,继续培养史学人才。60年代前后,牟润孙、严耕望、全汉升、李定一、王德昭、陈荆和、王曾才等亦由台湾、南洋等地来港,执教于香港大专院校,进一步充实了香港史学队伍的力量。60、70年代,一批在本港培养的学者登上大专讲台。70年代以后,一批在本港接受基础训练的学子负笈欧美,获得博士学位后,返港进入大学担任教职。有的在海外从事教学研究一段时间以后,于80、90年代亦回港执教。同时,亦有台湾留美学人来港执教。这些学者兼有中国与西方两种学术研究的训练,为香港的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成份。70年代,尤其是80年代以后,一些海外知名华人学者先后应聘来港执教,如余英时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院长两年,陶晋生、许卓云、陈学霖先后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陈氏并兼任系主任,王赓武出任香港大学校长,丁邦新出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等,大大提升了香港史学的国际地位。这种趋势还在延续,如旅美著名思想史学者张灏,将于98年秋季应聘到香港科技大学执教。大陆开放以来,亦有少量学者移居香港,在大专院校从事教研工作。目前,除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香港大学中文和历史系、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外,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岭南学院、香港公开进修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等政府资助院校,均有史学专业的教师,参与相关教研的工作。私立的树仁学院、珠海书院亦设有历史系,新亚研究所开办有历史学研究生课程。概而言之,至70年代末中国大陆开放以前,香港史学界与台湾及海外学者的联系较多。大陆开放以后,两地交往日多,香港史学界形成与大陆、台湾及海外学者全方位交流的局面。 三 以下对香港史学研究的情况分三大类作简略介绍。 (一)中国专题史研究 中国史学史:从研究范围及成就而言,以明清及现代为重点,成果较丰。以研究者而论,分为两类:一为长期在港学者如饶宗颐、许冠三、汪宗衍、牟润孙、周亿孚、刘伟民、赵令扬、罗炳绵、何冠彪等,另一类为曾在本港居留者如钱穆、余英时、逯耀东、杜维运等。泛论性的有钱穆的《中国史学之特点》和《中国史学之精神》,牟润孙《从中国的经学看史学》等文。讨论史学上的正统观,有赵令扬《关于历代正统问题之论》和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中国史学观念探讨之一》两部著作。中西史学比较研究方面,曾任教于香港大学的杜维运著有《与西方史学家论中国史学》及《中西古代史学比较》两书。关于史学方法,有罗香林《史学方法论》(讲稿本),柳存仁《中国历史研究法》,许冠三《史学与史学方法》,杜维运《史学方法论》,严耕望《治史经验谈》等书。其它论著有钱穆《〈史记〉地名考》,许冠三《刘知几的实录史学》,杜维运《赵翼传》、《清代史学与史家》,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1900-)》,逯耀东《中共史学的发展与演变》、《史学危机的呼声》等书。60至80年代,港大中文系有一批硕士论文选题为明清史学,如何冠彪《邵廷采思想研究》(1978),曹光明《潘耒的史学--兼论顾炎武史学的继承》(1985)等。 中国政治制度史:这方面的研究,50、60年代成果较丰。第一代学者以严耕望、徐复观较重要。牟润孙、饶宗颐、王德昭亦有重要论著发表。钱穆主持的新亚书院,有关的硕士论文就有孙国栋《唐代三省制之发展研究》(1957),罗球庆《北宋兵制之研究》(1957),陈启云《两晋三省制度之渊源、特色及其演变》(1958),黄开华《明代土司制度设施与西南开发》(1959),金中枢《北宋之科举制度》(1960),梁天锡《宋代祠禄制度研究》(1963)等。孙氏等属第二代学者,从钱穆、牟润孙、罗香林诸先生受学。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60、70年代,还有林天蔚、曾一民、李弘祺、吕元聪,分别研究宋代相权、唐代考课制度、宋代官学教育制度与科举、清代监察和翰林院等;70年代以后,有严耕望门生廖伯源、苏基朗、刘健明等,分别研究汉代爵位制度、唐前期都督制度、五代枢密院等,刘氏之博士论文为《中唐政府权力转移之研究》(中大,1984)。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