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的历史观(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陈晓明/杨宏云 参加讨论

二波普反历史决定论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第一,科学知识增长是不是否定了马克思依据经济发展作出的历史预见?
    要说明这一点,必须弄清科学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关于科学发展的动力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了十分详尽的研究。他们把科学技术看成是一种社会现象,从科学与生产、科学与经济、科学与社会政治制度等关系中考察其发展的规律性。
    首先,对生产的依赖关系是科学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决定其它社会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科学技术产生的前提和发展的推动力量。恩格斯曾考察了古代天文学、数学、力学产生和发展的先后次序,说明“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早就被生产所决定。”⑩近代自然科学也是在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恩格斯说:“在中世纪的黑暗之后,科学以预料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高速发展起来,那末,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11)后来他在批判19世纪编纂科学史的德国学者把科学看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错误时指出:“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末科学状况却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12)就是说生产的需要为科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性,而生产本身又为科学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并使它由可能变为现实,生产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次是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的影响。科学技术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条件下发展的,必然受到一定社会制度的制约。列宁在深刻地揭示不同的社会制度制约着自然科学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时指出:资本主义“创造了无可比拟地超过以往各个时代的高度发展的技术。”(13)但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这只是通过使工人从属于资本,只是通过压制工人本身的智力和专业的发展来实现的。”(14)所以,资本主义制度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既可能推动技术进步,亦有可能人为地阻碍科学技术进步。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历史的发展使这种社会生产组织日益成为必要,也日益成为可能。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将从这种社会生产组织开始,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人们自身以他们的活动的一切方面,特别是自然科学,都将突飞猛进,使已往的一切都大大地相形见绌。”(15)
    显然,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在“社会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在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进行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制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条件和社会政治制度,这就完全有理由说是经济决定思想和知识。波普强调人类历史的进程受人类知识增长的影响,其实质是回避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个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把知识这个属于意识的范畴当成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马克思主义肯定知识因素对生产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作用,但否认把这种作用强调到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地位。人类知识确定的进步是有规律可循的,今天的社会生产实践提出的问题,大致就是明天的科学知识发展的方向。重要的是,科学知识要影响社会进程,首先要通过人们的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这种转化又受到现存社会状况的制约。这一事实不是否定而是证实了马克思依据经济发展作出的历史预见。
    第二,应用于自然科学的重复律能否适用于社会历史领域?
    波普认为规律性要通过现象的不断重复表现出来,由于单一性和不可重复性是社会事件的特点,因此社会历史没有规律。实际上,任何个别事物、个别事件都具有单一性和不可重复性。但正如从大量单一的自然现象可以抽象出自然运动规律一样,从大量单一的社会事件也可以概括出社会的运动规律,因为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偶然现象的背后存在着必然性。在考察社会历史的变化规律时,可以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看作遵循同一规律发展的分立系统,通过比较去发现其中的重复性的重复性和常规性。比如说,“划分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和另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东西,研究出资本主义国家所共有的东西。”(16)由于社会现象是有意识的人参与的,使得社会事件错综复杂,难以发现两个事件的重复性。如何发现社会生活中的重复性和常规性呢?马克思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这样,就无须从单一事件中,而是从社会关系方面去寻找重复性。列宁指出:“一分析物质的社会关系……立刻就有可能看出重复性和常规性,就有可能把各国制度概括为一个基本概念,即社会形态。”(17)而发现社会生活的重复性和常规性即发现社会规律的唯一正确的途径,就是如恩格斯指出的,要探讨隐藏在思想动机背后的客观动因。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就既能以此发现,也能以此演化历史的规律。
    波普把规律和趋向对立起来,认为在社会变化中存在着趋向,但趋向不等于规律。规神和趋向的区别在于规律是无条件地、永恒地有效的,而趋向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发生。波普指责历史决定论者从不考虑趋向对条件的依赖性,并把趋向看作预言的依据。必须指出,波普把规律和趋向绝对对立是错误的。趋向不等于规律,但规律总是趋向,趋向是规律的一种重要表现,是事物在规律支配下向未来的特定阶段进展的可能性。趋向依赖于条件,规律同样也要依赖于条件。历史发展的总趋向依赖的条件是社会本身生存的条件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由于它的实现途径或具体条件不同,因而并非一切民族都无一例外地经过所有的社会形态。历史决定论坚持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承认社会的实际进程是多侧面、多层次的规律“群”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