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中华民族的世纪巨变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光明日报》 金冲及 参加讨论

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经历了暴风雨般的革命洗礼。千百万人之所以奋不顾身地投身革命,并不是由于“急躁”,而是由深刻的社会原因所决定的。革命是在和平的方法行不通的残酷现实下无数志士仁人迫不得已的最后选择。
    回顾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走过的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是又一个显著特点。因为,无论是搞革命,还是搞建设,都没有先例可循,因此,只有大胆地往前闯,在实践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才能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来。
    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动荡剧变的世纪,又是空前发展进步的世纪。这一百年间发生的巨大变化,远远超过了以往的几千年,是人们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对中国来说,这个世纪是决定我们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转折时期,是国家从极度衰弱、备受屈辱到奇迹般重新站立起来、大踏步走向繁荣富强的一百年。回顾中华民族百年沧桑巨变走过的路,许多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总结前人取得成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的教训,可以得到重要的启示。
    振兴中华是几代中国人顽强追求的目标
    当二十世纪到来的时候,中国已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上蹒跚地走过了整整六十年。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相交的时候,这种不断沦落的步伐大大加快了。一八九四至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国人带来太大的刺激。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中国的神圣领土台湾被割弃,还要向日本缴付二万万三千万两白银的巨额赔款。此后,西方列强把中国看作一艘快要沉没的破船,纷纷扑来划分势力范围。他们的报纸上,起劲地议论着“瓜分中国”的问题。翻开二十世纪的第一页,展现在中国人面前的是一幅更加令人痛心的图景:为了镇压义和团的反抗行动,英、俄、日、美、德、奥、法、意八国联军武装占领中国的首都北京,军队在城内洗劫三天,把北京城区划分为各国的占领区,强令居民悬挂这些国家的国旗。这种状况延续了整整一年,最后以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而告一段落。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四千年绵延不绝的历史、并且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的民族,在近代却落后了。辉煌的过去同衰败的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使中国人对这种屈辱的生活格外觉得难堪而无法忍受。“振兴中华”这个响亮的口号,便是孙中山先生在一八九四年喊出来的。它体现了当时无数爱国者的共同心声,并且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顽强追求的目标,成为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这两个强大敌人的重重压迫下,要使中华民族从这种近乎绝望的困境中摆脱出来,重新崛起,实在太艰难了。有些没有骨气的人曾经灰心丧气,以为中国处处不如人,已经没有多大希望。中国的先进分子却从来没有灰心过。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地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他们是中华民族足以自豪的脊梁骨。
    但是,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这以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出于称霸东亚的野心,对中国进行规模空前而极端野蛮的侵略掠夺。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日本侵略军铁蹄所到之处,当地各族人民都沦为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的“亡国奴”。大家清楚地看到:离开祖国的独立和解放,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是根本谈不上的。这就毫不奇怪,当人们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是危险的时候”时,不管是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彝族、藏族,还是其他许多兄弟民族,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外来的横暴侵略,把中华民族更加紧密地凝聚成一个利益与共、命运与共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谁能够领导人民抵抗外来的侵略、把祖国从危难中拯救出来,谁就能够得到人民出自内心的信任和支持;否则,就会被人民所抛弃。中国人民正是在实际生活中逐步熟悉并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这个党在成立的第二年,就旗帜鲜明地提出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主张。这以前,中国人还不曾有过这样明确的认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发起并坚持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支持八年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的中流砥柱。这个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者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随后的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全部撤走,帝国主义列强原来享有的内河航行、自由经营、领事裁判、海关管理等种种特权,自然地被--取消。耀武扬威的洋人在中国土地上为所欲为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这真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时刻!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了一段令人难忘的话:“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庄严的宣告,这强烈的感情,没有经历过中华民族那段苦难生活的人也许很难完全体会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一百多年来备受苦难和屈辱的中国人终于挺身站立起来;多少年来国家四分五裂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不再存在;一向遭受压迫和践踏的劳苦大众和普通人,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人们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中华民族的历史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新中国成立后,“振兴中华”的口号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中华民族在政治上获得独立和解放,这只是走了第一步。如果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和发展,政治上的独立是不巩固的,更谈不上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了。中国人以空前的热情,用三年时间恢复了遭受战争惨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开始投身到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去。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尽管中间犯过急于求成的“左”的错误,遭受过严重的挫折,但总的说来,祖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物质技术的初步基础,成为继续前进的出发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成为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尊重的国家。但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任务还十分艰巨。“振兴中华”这个几代中国人共同向往的理想,依然需要我们付出顽强的努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