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战全面爆发初期的英苏关系
一 自社会主义苏联诞生之日起,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就一直难以建立一种稳定的正常关系。当时欧洲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典型。整个20世纪20、30年代,英国顽固奉行反苏政策,严重阻碍了两国关系的发展。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然而,世界风云的这一突变,并没有立刻给英苏关系的改善带来契机;相反,在大战爆发后张伯伦执政时期,两国关系更加恶化。其间,英苏关系的发展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战爆发后第一个月,英苏关系很紧张。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英国就掀起了1939年的第一次反苏浪潮。当时,英国舆论纷纷指责苏联在英法苏三国谈判中“缺乏诚意”,“脚踏两只船”〔1〕。这场反苏运动影响很大。二战全面爆发后, 英国的公司立即取消了苏联在战前与其订立的购买机床、机械设备合同。英国政府则公开限制与苏贸易,拒发对苏出口许可证,扣留苏方船只。苏联立即作出反应,扣留英国船只。由贸易协定维系的脆弱的英苏关系濒于破裂。 9月17日,苏联出兵占领波兰东部地区,并与德军会师。28日, 苏德签订了瓜分波兰的“边界友好条约”,联合发表“和平宣言”,呼吁英法与德国终止战争状态,声称“若苏德努力无效,英法应对战争的延续负责”〔2〕。 由此引起了英国的普遍愤慨和是年的第二次反苏浪潮,公共舆论谴责苏联在波兰“背后戳了一刀”〔3〕。 苏联则一再重申其“中立”政策,极力为它在波兰的行动辩解。面对苏联的行动和英国舆论的反应,英国政府发表了一个谨慎的声明,谴责苏联的不义之举,表示英国决不接受对波兰的新瓜分,也不附和以牺牲波兰为代价的任何和平倡议,强调“这些事情的全部含义尚不明显”,“俄国仅推进到实质上由寇松勋爵所提议的那条俄国边界线”〔4〕。 第二阶段,1939年10月至11月底苏芬战争爆发前夕,英苏关系有所缓和。 1939年10月1日,海军大臣丘吉尔代表英国政府发表广播讲话。 他谴责苏联奉行“冷酷的利己政策”,但对苏联也表示“理解”,认为苏联进军波兰东部“显然是为了本国安全的需要,以防御纳粹的威胁”〔5〕。英国政府的这一举动,虽然不排除离间苏德关系的意图, 但主旨在于向苏联表明,英国愿意和苏联接近。 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后,英国为改善英苏关系做了进一步努力。 10月11日,英苏签订了关于木材和橡胶等物资交换的协定, 恢复了双边贸易关系。此后,英苏还计划就发展两国贸易关系继续谈判。然而,这种昙花一现的缓和,很快就被日益升级的苏芬争端破坏了。 第三阶段,1939年11月30日至次年3月的苏芬战争期间, 英苏关系极度紧张。 1939年11月30日苏联入侵芬兰,苏芬战争爆发。西方世界立即掀起一场空前的反苏浪潮。战争一爆发,英国政府就毫不犹豫地表示,坚决支持芬兰抗苏,向芬兰提供贷款和武器装备,甚至一度拟派远征军去芬兰。12月14日,英法控制的国联把苏联开除。月底,英驻苏大使西兹回国“度假”,英苏关系恶化,贸易往来中断。这种紧张关系直至1940年3月12日芬兰和苏联订立和约才告结束。 第四阶段,从苏芬战争结束到5月10日张伯伦下台, 英苏关系再度趋向缓解。 苏芬战争一结束,苏联就频频发起低层次的对英外交攻势,要求重开贸易谈判,并保证从英法美等国进口的物资不会被转送至德国。虽然英国政府内部对苏联建议的看法不尽一致,但总的倾向是寻求恢复双边贸易谈判的可能性,以“避免国内舆论对政府错过了把苏联从德国那边拉过来的机会的谴责”〔6〕。 从4月19日至5月8日,英苏之间就贸易问题互换了好几个备忘录。 但由于英国提出了旨在削弱甚至中断苏德贸易关系这个苏联“无法接受”的要求,贸易谈判最终陷入了僵局。 综上所述,二战全面爆发后张伯伦执政时期的英苏关系始终处于紧张与缓和的交替循环之中,紧张是其主流。所谓缓和只是相对而言,英苏关系并未真正改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以从英国和苏联两个方面来分析。 就英国而言,大战全面爆发后,为捍卫大英帝国的霸权利益和英伦三岛的安全,采取了一定的抗德政策。张伯伦拒绝了希特勒的和平诱饵,首先对德宣战。但令人遗憾的是,张伯伦的抗德决心并不坚定,没有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他认为,“系统地提出详细的战略目标为时尚早”〔7〕。对德国采取消极防御,即在海上实行经济封锁, 在陆上迷信马其诺防线的屏障,希望以此赢得时间,最终仍与德国达成“合理的妥协”〔8〕。 张伯伦承认:“我所希望的并不是军事胜利--我对这种可能性也深感怀疑--我希望的是德国内部的崩溃。”〔9〕 由于张伯伦政府对德“姑息政策的阴魂未散”〔10〕,对苏始终采取敌视政策,“祸水东引”这股暗流仍然存在,导致世界上两个主要大国在大战全面爆发初期不仅没有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而且未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这种不幸局面的形成,英国不能不负有重大责任。 从苏联方面来看,战争全面爆发后虽然公开声明保持中立,但事实上却执行了一条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姑息德国的政策。经济上,开战后一年内,苏向德提供了粮食150 万吨、石油90万吨、棉花10万吨、铁矿砂和磷酸盐各50万吨,价值8亿马克〔11〕。苏还在北冰洋、 黑海和太平洋沿岸向德提供进口原料的港口。在英国致力于对德海上封锁之际,苏联却给德国的战争机器加油,其危害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政治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完全放弃了对德国的舆论讨伐,并反过来颂扬德国的侵略行径,而将谴责的矛头集中指向英法等国,说它们最热衷于扩大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莫洛托夫居然把德国说成是“爱好和平的国家”,而英法为“侵略国”。斯大林也公开表示,“不是德国进攻英法,而是英法进攻德国”〔12〕。苏联如此倾心于苏德“友谊”,把对德关系放在战略考虑的中心,决定了它与德国的敌人英国只能维持一种低层次的外交关系。“奇怪战争”更使苏联对英法存有戒心。因此,苏联不愿也从未采取主动行动去改善对英关系,对英国的一些主动接近持“冷淡的静观态度”〔13〕。 苏联建立“东方战线”,与德国共同瓜分波兰,对芬兰发动战争等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的行径,既损害了苏联这个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也不利于英苏关系的改善。因此,苏联对这一时期英苏关系未能改善也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 如何评判英苏双方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呢?必须从当时的历史实际出发,才能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30年代和二战期间,世界主要矛盾是反法西斯国家与法西斯集团之间的抗争。苏联明知德国迟早要进攻自己,却一味地纵容和支持德国,走得太远,并有“祸水西引”之意。英国虽然仍未放弃“祸水东引”企图,绥靖阴魂未散,但这毕竟是一股暗流,主流是拒和、备战。英苏双方均缺乏改善关系的诚意,互不信任。因此,1939年9月至1940年5月英苏关系未能改善的责任不能只由英方承担,也不能说只由英方负主要责任,而是双方都负有主要责任。 二 1940年5月10日,德国进攻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 英国张伯伦政府下台,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为英苏关系的改善提供了新的契机。 6月4日,丘吉尔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尽管我们失利, 但我们决不投降,决不屈服。我们将战斗到底。”〔14〕英国终于走上了坚决抗击法西斯的道路。 从丘吉尔上台到苏德战争爆发前的英苏关系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0年5月10日至7月下旬,两国关系呈缓和状态。 丘吉尔政府首先从打破英苏贸易关系的僵局入手。5月20日, 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通知迈斯基,英国决定派克里普斯以“负有特殊使命的全权代表”身份去莫斯科,直接谈判贸易问题。然而,苏联对此反应十分谨慎,极力缩小克里普斯赴苏的政治影响。5月22日, 苏联发言声明,指责英国在苏芬冲突中采取敌视苏联的立场,缩减和限制对苏贸易,“这一切都无法使谈判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15〕。迈斯基表示,克里普斯只能以普通大使身份去莫斯科讨论贸易问题。英方只好让步,于6月5日任命克里普斯为驻苏大使。 法国败降后,丘吉尔加快了改善对苏关系的步伐。6月25日, 他致信斯大林,指出:英苏应抛开社会制度的差异和过去的互不信任,就欧洲问题进行充分磋商。英国领导人如此积极主动地接近苏联是前所未有的。7月1日,克里普斯拜会并提醒斯大林:“德国正力图称霸欧洲……这对于英国和苏联都是危险的。因此两国应商定一个防御德国以自卫的共同政策及重建欧洲均势的办法。”〔16〕斯大林则表示,他“看不出存在任何一个国家称霸欧洲的危险,更看不出德国可能鲸吞欧洲的危险”,他“并不认为德国的军事胜利威胁了苏联以及它和德国的友好关系”〔17〕。可见,斯大林还无意接受英国改善双边关系的愿望和行动。丘吉尔政府欲改善对苏关系的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 第二阶段,从1940年7月23日至10月9日,因波罗的海三国问题,英苏关系又呈紧张状态。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