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遏制与反遏制:日内瓦会议上印支问题的和平解决回顾(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共党史研究》 陶文钊 参加讨论

越南民主共和国外交部长范文同在10日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了长篇发言。他回顾了印支战争的历史,指出战争的责任应由殖民者负担,战争的延长和扩大应由美国的干涉负责。接着他提出了恢复印支和平的8点建议:1.法国承认越南在越南领土上的主权与独立完整, 并承认高棉与寮国的主权与独立;2.缔结协定,规定在交战双方同意的时限内,自越南、高棉与寮国领土撤退一切外国军队;3.在越南、高棉、寮国举行自由普选;4.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就该国愿意加入法兰西联邦问题发表声明,高棉与寮国政府也发表相应声明;5.越南民主共和国及高棉、寮国承认法国在这些国家现存的经济与文化利益;6.交战双方保证不对在战争期间与另一方合作的人起诉;7.交换战俘;8.在实行上述规定前,首先在印度支那实行完全停火;完全停止从境外把新的武装部队、武器和弹药运入印支;由印支三国交战双方成立联合委员会监督停火〔16〕。比较法、越两方的方案,其主要的对立在于:1.法国只关心停火,不提印支问题的政治解决;越盟强调政治与军事问题一起解决;2.法国认为老挝与柬埔寨问题与越南问题要分别解决,越南强调整个印支问题一起解决。范文同的建议得到苏联和中国代表团的支持,遭到美国代表的反对。史密斯称,印支问题的任何解决都必须保证真正的和持久的停火,这就必须先达成停战协定,而停战协定要有效实行又必须有国际监督〔17〕。
    为便于讨论,艾登向各代表团长建议举行限制性会议,并得到各方赞同。在5月17日和18日举行了两次限制性会议,主要的争论问题是, 是否应当将柬、老问题与越南问题分开来考虑。
    皮杜尔主张柬、老问题应当单独处置,这一立场得到柬、老两国的支持。老挝代表说,老挝的问题是越盟侵入了靠近边界的一小部分地区,撤出入侵的武装力量是老挝的唯一要求;定于1955年举行的选举将使老挝人民自由表达他们的意志。柬埔寨代表说,柬的问题仅仅是得到一小部分叛乱者支持的外国入侵,无论从宗教、人种、意识形态来看,入侵者都是外来的;法国军队已经撤出。范文同认为,印度支那的战争与和平问题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问题,三国人民都在为反对外国的干涉而战斗。自由高棉和寮国抗战政府控制着广大的领土,得到几百万人民的支持。在整个印支都有同样的政治与军事问题,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在整个印支同时实现停火,然后实现能导致统一的政治解决〔18〕。莫洛托夫在发言中支持范文同的主张,拒绝将柬、老问题与越南问题分开解决。
    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承认、同情和支持柬、老两国要求民族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愿望;第二、两国情况与越南不同,两国的王国政府还得民心,抗战政府影响很小,这两国人民要求的是民族独立与解放,而不是人民革命,革命在这两个国家目前条件还不成熟,革命不能输出,印度支那革命化的目标是不现实的,提出这一目标会把两国推到美国那一边去;第三、两国政府应当承认本地抗战力量的存在,抵抗力量应承认王国政府;抵抗部队本身应停止战斗,就地集结,然后或编入王国军队、警察,或复员;第四、两国要求越南军队撤出的愿望是合理的;第五、两国在取得真正的独立后,中国愿意看到它们与法国保持友好关系,也可以继续留在法联邦里;第六、越、老、柬三国的民族和国家界限都很明显,不顾这种界限而提出建立印度支那联邦,是对柬、老两国主权和独立的严重损害;第七、在两国决不能有美国的军事基地,两国决不能加入美国组织的军事集团,两国应成为东南亚型的国家,如印度、印度尼西亚,不能亲美。自然,中国代表团也不是在会议一开始就有了这样一套完整的设想,而是在会议进行过程中,在与有关各方的接触和商讨之中,不断了解情况,及时调整政策,才逐渐形成的。周恩来与范文同、莫洛托夫多次交换意见,反复向他们说明,对柬、老两国要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如果一味追求印度支那联邦或印度支那革命化的目标,只能使柬、老两国害怕,倒向美、法一边,使谈判破裂,战争扩大,这对中国、越南都不利。他非常敏锐地指出,用什么办法可以争取团结柬、老两国?“是用战争团结东南亚呢?还是用和平团结它们?答案是用和平可以团结它们,用军事则只有使它们投向美国”〔19〕。
    经过几次限制性会议及私下讨论,与会代表团在停止敌对行动问题上观点有了接近,也还存在许多分歧。在5月27日的第7次限制性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一份《关于在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的建议》,主要内容是:1.交战双方的一切武装力量在印度支那全境同时实现完全停火;2.双方就双方占领地区的适当调整和在进行调整时双方军队的转移,以及可能发生的有关问题,开始谈判;3.停火期间停止从境外进入各种新的部队和军事人员以及各种武器和弹药;4.由双方司令部代表组成联合委员会,对停止敌对行动协定各项条款的履行,进行监督;对上述协定的履行,并应由中立国委员会进行国际监督;5.日内瓦会议与会各国负责保证协定的履行;6.互相释放战俘和被拘的平民〔20〕。周恩来接着就上述各点逐一作了说明。各国代表根据中国代表团的建议进行了反复的商讨。在此基础上艾登提出了关于双方司令部的代表立即在日内瓦进行会晤,研究在停止敌对行动后军队的部署问题,首先是在越南的重新集结地区问题的方案,并在5月29日的第8次限制性会议上通过。这是关于印支问题的日内瓦会议的第一个实质性成果。根据这一建议,越南人民军和法国远征军总司令部代表于6月2日在日内瓦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就工作程序达成了协议,并同意双方司令部代表尽早在印度支那当地开始直接谈判。
    从5月31日的第9次限制性会议起,日内瓦会议开始讨论停战协定履行的监督问题。讨论涉及中立国监察委员会的组成,该委员会与联合委员会的关系,该委员会的表决原则等问题。
    6月16日上午,周恩来往访艾登,讨论柬、老问题。周表示, 中国愿意承认两国的王国政府,只要这一地区没有美国的基地,他也可以说服越南把军队撤出两国。当天下午,周恩来在第14次限制性会议上提出了《关于解决老挝和柬埔寨问题的建议》,主要内容是:1.同时宣布两国境内的敌对行动的停止与越南敌对行动的停止;2.交战双方司令部代表就停止敌对行动问题在日内瓦及当地开始直接谈判;3.敌对行动停止后不得从境外运入新的军事人员及武器弹药;4.国际监察委员会权力扩展至两国;等等。这一建议在会上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几乎所有代表团都认为中国建议是富有建设性和协商精神的,连美国代表史密斯也承认中国代表团的建议是“温和的,合理的”,“许多地方是可以同意的”。17日,周恩来又会晤皮杜尔,继续商讨柬、老问题。但在18日的限制性会议上,代替史密斯参加会议的美国代表罗伯逊(Walter S. Robertson)却出乎意料地对中国提案提出了“猛烈而完全出人意外的抨击”,受到周恩来的严厉驳斥,也引起与会代表的普遍反感。柬、老两国代表对中国建议表示欢迎。会议挫败美国的阻挠,以中国建议为基础,在6月19日的第16 次限制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在柬埔寨和老挝停止敌对行动达成协议的公报》,其中规定,双方司令部代表将立即在日内瓦或在当地会晤,就停止敌对行动的各项问题进行研究,而从撤退在该两国的一切外国武装力量问题开始。公报还要求越、老、柬三国在21天内向会议提出临时报告或最后报告。美国破坏在柬、老问题上达成协议的企图没有得逞〔21〕。
    总起来说,在会议第一阶段主要是有关各方阐明各自的观点,具体成果不多。法、越双方军队代表之间在日内瓦进行的谈判也没有取得真正的进展,主要分歧是集结地区的划分。
    三、邪不压正:印支问题达成和平解决
    6月20日,莫洛托夫、艾登和史密斯先后离开日内瓦回国, 他们都要到7月10日左右才返回日内瓦。在此期间,日内瓦会议并未中断, 讨论的中心是停战监督问题。同时,各国代表团都进行了许多会外活动,会议的主要协议实际上是这一时期在会外达成的。周恩来紧张工作,频繁会见各国代表,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6月20、21日,周恩来同柬埔寨王国代表团团长泰普潘、 老挝王国代表团团长冯·萨纳尼空进行会晤。柬、老两国代表表示,他们与中国很容易接近,但担心越南取代法国统治柬、老;柬、老两国情况与越南不同,不存在越南那样的停战后进行选举的政治解决的问题。他们还要求驻扎在两国的越南军队撤出两国。周恩来一方面打消两国外长的疑虑,指出,越南与柬、老两国是兄弟之邦,过去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现在应该接近起来,友好相处;同时表示:外来的支援部队(指越南部队)应当撤出,本地的问题可以由当事双方直接解决;希望两国王国政府团结当地解放力量,作出合理的政治解决;和平恢复以后,三国可在自愿基础上参加法国联邦,建立与法国的友好关系;按照法老军事协议,法国可在老挝继续保留军事基地和军事训练团;印度支那任何一国不能参加美国组织的军事集团,不能有美国军事基地。柬、老两国对周恩来的上述主张表示非常满意。在与柬、老两国代表进行成功会晤的基础上,周恩来于21日晚宴请了柬、老、越三国代表团主要成员。宴会同样非常成功。范文同同意从柬、老撤出越南“志愿兵”,同意接受法老军事协议,包括继续在老挝保留法国基地〔22〕。
    会议期间,法国国内政局发生变化,拉尼埃政府因和谈不力于6 月13日被迫下台,6月17日, 积极主张和谈的孟戴斯-弗朗斯组成新政府。孟戴斯-弗朗斯在就职演说中保证,新政府将在四周内实现印度支那停火,否则,他将提出辞呈。这对会议成功是一个好的征兆。周恩来决定通过与法国总理会晤来推动会议的进展。6月23日, 两国总理在伯尔尼举行会晤。周恩来首先系统阐述了他的主张,孟戴斯-弗朗斯表示在主要之点上与周的看法接近,尤其是:柬、老的情况与越南不同,应用不同的办法解决;越南问题应分两阶段解决,第一阶段是停火,第二阶段是实现和平,在停火后还要经过选举,确定国内制度;在印支三国不能有美国军事基地,三国不能加入美国策划的军事集团。周恩来并表示,中国不仅要推动越南民主共和国与法国接近,而且要促使它与保大接近,可是保大很难接近,“困难来自何处,总理会了解的”,他要求法国影响保大,使越南双方接触,“以便减少困难,不让外国来破坏”,即不让美国来干扰和破坏。会见持续了数小时,两位总理兼外长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法双方并发表公报称:两国总理“就有关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进行了自由的交谈。谈话的结果使他们能够期望日内瓦会议取得进展”〔23〕。中法两国总理的会晤对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及达成协议确实起了重要的催生助产作用。
    在此期间,法越双方也举行了多次会晤,仅7月11日至13 日间范文同与孟戴斯-弗朗斯之间就会谈三次。双方的主要分歧在如何划分军事分界线。范文同起先想以北纬13度线划界,后来同意移到14度。孟戴斯-弗朗斯主张以18度线划界。双方分歧很大。
    周恩来认为越南代表团对奠边府战役的胜利估计过高,在军事分界线问题上有必要采取更现实的态度。7月3日至5日, 他在广西柳州会见了胡志明,向胡详细报告了日内瓦会议的情况,就谈判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案与胡达成一致意见。越南劳动党随即以《七·五文件》的形式发给了在日内瓦的范文同。文件明确规定了谈判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应采取积极推动的方针,不应消极等待,并应主动提出我方方案。具体谈判方案是:在越南争取以16度划线,但考虑到16度以北的九号公路是老挝出海必经之路,对方可能不会让步,因此可在16度线基础上往北再作小调整;在老挝争取把靠近中国和越南的桑怒和丰沙里两省划为抗战力量的集结区;在柬埔寨只争取政治解决〔24〕。
    当中国方面竭尽努力争取日内瓦会议达成协议时,美国方面却在为阻挠印支问题的和平解决不遗余力。7月13日晚,杜勒斯、艾登、 孟戴斯-弗朗斯在巴黎举行会谈。孟戴斯-弗朗斯向杜勒斯说明了会议的进展情况,并说,共产党反对美国在印支三国建立军事基地,杜勒斯强烈表示,“对任何限制柬、老两国的能力并禁止越南从自由世界得到援助的条件均予拒绝是至关重要的”。杜勒斯解释他和史密斯不能参加日内瓦会议的理由时说,美国不能“与任何可以保障共产党人获得其侵略成果的协议发生联系”,美国“不能处于一种似乎赞同把柬、老、越出卖给共产党人的地位。美国人对雅尔塔会议记忆犹新。美国不可能与在美国将被解释为第二个雅尔塔解决方案的办法发生联系,美国同意举行日内瓦会议这一事实已经在美国被解释成是美国外交的一大失败”〔25〕。美国试图搞出一个表明法、美共同立场的文件。次日,杜勒斯、艾登、孟戴斯-弗朗斯再次进行会谈。面对孟戴斯-弗朗斯非和不可的困境,虽然杜勒斯施尽混身解数,也难以将自己的立场强加于法国。他只好一再向法、英两国表示美国的立场:“美国接受这一事实,即一部分人民成了共产党侵略的牺牲品,美国自己不准备、也不鼓励别人通过战争的手段来改变这一状况,但美国决不会参加任何保障共产党人得到其侵略成果的协定。”最后,两国达成妥协,如果解决方案是美国准备尊重的,它将单方面或只与非共产党国家一起表达这一立场;美国准备同其他有关国家一起寻求一种防务联系,以便在达成任何解决方案后反对直接或间接的侵略,以保护东南亚非共产党地区的完整;如果达不成解决方案,法、美将共同商议应采取的措施,包括考虑是否将问题提交联合国。这就是说,法、美两国实际上在印支问题上已经分道扬镳了。杜勒斯还说,他与总统商量后决定,他不能再返回日内瓦,他不愿使自己处于不得不在公开场合说“不”的地位〔26〕。
    周恩来在柳州会晤胡志明后,即于7月6日返抵北京,9日离北京, 10日抵莫斯科,与马林科夫等苏联领导人进行会谈,讨论日内瓦会议下一阶段谈判方针。马林科夫等完全同意周恩来的意见,他们也认为,当时美国正竭力拉拢法国主战派,对孟戴斯-弗朗斯施加压力,企图以此破坏日内瓦会议;如果在军事分界线问题上坚持孟戴斯-弗朗斯难以接受的条件,则易使美国有机可乘,法国主战派势力又会抬头,一旦孟戴斯-弗朗斯垮台,对解决印度支那问题不利,对越南民主共和国也不利。
    7月12日,周恩来回到日内瓦。当晚他以越、苏、 中三党共同的意见与范文同彻夜长谈。他以朝鲜战争为例说明美国干涉的严重性,而胡志明估计,如果日内瓦会议不能达成印支问题的和平解决,美国扩大干涉是不可避免的。结论是继续战争并不利。关于划界问题,周恩来指出,假如在16度线附近划界,实现停战是对我们有利的。越南民主共和国能有一大片土地连在一起,有首都,有海港,能发展经济。在政治上比朝鲜、民主德国处境有利得多。和平后整个形势发展对我方有利,首先有利于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巩固和发展,也可以争取法、英及东南亚各国,争取高棉和寮国,分化保大,孤立美国。周恩来还说,孟戴斯-弗朗斯政府是今天法国资产阶级主和派可能建立的比较好的政府,我们要争取它。关于撤军问题,周恩来说,要下决心把自己的军队从解放区撤出来不是容易的事,但为了争取全局胜利有时不得不牺牲局部的利益。他以中国抗战时期皖南事变的教训和日本投降后中共及时撤出苏南以加强东北和山东的经验来说明进与退的辩证关系。关于政治解决,周恩来转达说,胡志明认为最好能订出期限,具体规定停火后一年或两年内举行选举。但为了避免形成僵局,可以在这次会议上达成原则性协议,而在以后另行议定期限。周恩来最后说,越、中、苏三党所提的谈判方针是:要主动积极迅速进行谈判活动和解决问题,要使问题简单化,避免使问题复杂化,要以法方为主要对象,提出条件要考虑对方接受的可能性〔27〕。范文同感谢周恩来的介绍和所提的建议,并欣然表示次日按这次谈话精神与孟戴斯-弗朗斯进行会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