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后族萧氏的由来 关于萧氏的由来,有的学者认为,萧是“审密”的音译,唐代武则天时期与李尽忠一起举兵反唐的契丹首领孙万荣即出自审密氏,孙即“审密”,石抹也是“审密”的异译。因而断定“孙--审密--萧--石抹只是不同历史时期采取的不同汉译”(注:蔡美彪。试说契丹耶律氏萧氏之由来[J].历史研究,1993,(5)。)。笔者以为审密、孙、石抹为同音异译,从史实或发音方面考察还都基本说得通,但把“萧”说成是审密的异译,从发音上讲似有牵强之嫌。要想弄清这一姓氏的来历,应结合耶律氏自称是黄帝之裔和兼称刘氏的史实来考察,或许会得到真解。从史料记载和出土的辽代碑刻资料来看,辽宗室耶律氏封爵多以漆水为郡望,即与周、汉两个王朝密切有关。 据《辽史》记载,耶律颓昱、耶律海里、耶律挞不也、耶律阿思、耶律斡特剌、耶律撒剌、耶律苏撒、耶律石笃、耶律抹只、耶律景、耶律合葛、耶律敌烈、耶律敌鲁古、耶律俨、耶律制心等皆封漆水郡王(注:以上见《辽史》各传、纪和皇族表。)。这里除了耶律俨和耶律制心之外,其余都是宗室成员,耶律俨本是南京析津府汉人李俨,耶律制心原名韩制心,是韩知古的后裔,二人皆因得赐“国姓”,被封为漆水郡王。《耶律琮神道碑》:“公讳琮,字伯玉,姓耶律氏,世为漆水人也。”其封爵为“漆水郡开国公”(注:全辽文:卷8[M].)。耶律延宁,“其先祖以来是皇亲”。封爵是“漆水县开国子”、“漆水郡开国伯”(注:全辽文:卷5[M].)。《耶律宗政墓志》:“昔我太祖,创业称皇。漆水源浚,银河沠长。……漆水同源。”封爵是“漆水县开国伯”(注:全辽文:卷7[M].)。《陈国公主耶律氏墓志铭》:“其先漆水人也。”(注:文物,1987,(11)。)耶律琮是太祖弟迭剌之孙,耶律宗政、陈国公主是圣宗皇太弟隆庆之子女,耶律延宁亦出自宗室。 漆水并非是契丹人的故乡,而是周室勃兴之地。《史记·周本纪》载后稷之裔公刘“自漆、沮渡渭取材用”。引《正义》:“公刘从漆县、漆水南渡渭水”。又引唐李泰《括地志》:“豳州新平县即汉漆县也,漆水出岐州普润县东南岐山漆溪,东入渭。”漆水是渭河的一条支流,在今陕西省岐山县附近。后稷、公刘是周室先祖。汉高祖刘邦自称是唐尧后裔刘累之后,刘邦的先祖经夏、商、周、春秋,至战国,其中有一人任魏国大夫,秦灭魏,刘氏“随魏徙大梁,后居丰”(注:史记:高祖本纪[M].;新唐书:卷71[M].宰相世系表。)。据《史记·五帝本纪》和《史记·周本纪》记载,后稷和唐尧是兄弟,二人同为帝喾高辛氏之子,帝喾是黄帝的曾孙。辽朝宗室耶律氏以漆水为郡望封爵和改汉姓为刘,正是视黄帝为其远祖,将自己比附为后稷、唐尧的后裔,与周、汉一脉相承。辽朝建国后,在撰修“国史”时,出于封建传统正润史观的考虑,耶律俨主张“称辽为轩辕(即黄帝)后”(注:辽史:卷63[M].世表·序。),这与耶律氏以漆水为郡望封爵是一致的,与《金史·国语解》“移剌曰刘”的记载亦相吻合。“周室德业,文母居先。汉朝遗范,马后称贤。至延祚七百载,克流芳于二百年。伊彼往矣,其谁继焉?”(注:全辽文:卷2[M].)这明显是辽绍周、汉继统思想的反映。《辽史·耶律颓昱传》记,颓昱在世宗天禄三年就被封为漆水郡王。由此推断,这种继统的思想,可能早在辽初就已经确立了。 耶律兼称刘氏既然与周、汉有关,那么“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的说法就不能视为空穴来风。通过对史料的考察,证明这一说法亦非无根之言。萧相国,毫无疑问是指汉初宰相萧何,辽朝后族萧氏封爵以“兰陵”为郡望,就与萧何有关。检《辽史》,萧朴、萧挞凛、萧孝友、萧排押、萧匹里、萧韩家奴、萧兀纳、萧得里底、萧酬斡、萧奉先等,皆得封兰陵郡王。萧恒德、萧速撒、萧挞不也等死后追封为兰陵郡王;萧阿鲁带曾封兰陵县公、兰陵郡公(注:均见《辽史》本传。)。据出土的辽代墓志记载,萧继远(即《辽史》所记的萧继先)、萧孝诚和萧孝友兄弟,皆曾被封为兰陵郡王(注:全辽文:卷6[M].)。萧义(即《辽史》所记的萧常哥)曾被封为“兰陵郡陈国公”(注:全辽文:卷9[M].)。有的墓志则更明确地记载萧氏“兰陵占籍,厥族炽昌”(注:全辽文:卷8[M].),“兰陵萧氏”(注:全辽文:卷7[M].),“其先兰陵人也”(注:全辽文:卷9[M].)。 历史上称兰陵的地方有两处:北兰陵在今山东境内;南兰陵在今江苏常州市西北。兰陵是南朝齐政权建立者萧氏的郡望,史载南朝萧氏是汉相萧何后裔(注:南齐书:卷1[M].高帝纪·上。)。辽后族以兰陵为郡望封爵,并自称其先祖是兰陵人,正是将自己附会为萧何的苗裔。辽太祖建国,始以其妻兄萧敌鲁任北府宰相。有辽一代,后族几乎全部垄断北府宰相预选权,是后族即宰相之族,与“比萧相国”的说法相符。 元代修《辽史》,不同意耶律俨关于契丹耶律氏出自轩辕的说法,而是沿袭了《周书》的说法,认为是出自炎帝,所以《辽史·世表》“序”说契丹是葛乌菟之后。年代越久远,历史的疑案就越难释解。契丹人本是春秋战国时期东胡的后裔,系东北地区的土著民族,其先祖与炎黄部落有继承关系的说法,恐怕只能是当时修史者出于某种政治目的的附会。因此有的学者指出:“这些记载是后人假托之辞,不可作为信史。”(注:孙进已。东北民族源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60.)虽然远在陕西渭河流域的漆水、山东和江苏的兰陵与龙兴于西剌木伦河的契丹族风马牛不相及,但契丹人却以漆水、兰陵为郡望封爵,这种看似荒唐的比附关系,却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不承认这一点,当然就无法理解“耶律兼称刘氏”和“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的历史记载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