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毛泽东未领导实现对“卡夫丁峡谷”的跨越吗?(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 汪青松 参加讨论

    再次,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因为广大的中国人民不赞成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是反帝反封建的动力。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提出中国的仁人志士有一个从西方寻找真理到抛弃对资本主义幻想的过程。他说,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以为资产阶级文化可以救中国。但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先生老是侵略学生。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包括辛亥革命那样的奋斗都失败了,西方资产阶级文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心目中一齐破了产。
        毛泽东既从反面分析了中国不能搞资本主义,又从正面阐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从而为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必要性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证。其一,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要把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而国家工业化有资本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两条道路。毛泽东说:“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定了的,如果不搞社会主义,那就要两头落空。”[6](P299)只有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才有利于在技术上掀起一场革命,使我国绝大部分社会经济中使用简单的落后的工具农具去工作,改为使用各类机器直至最先进的机器去工作,以便达到大规模地生产各种工业和农业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着的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其二,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克服贫穷,避免中国社会发生新的两极分化。1943年毛泽东在延安就说过,农民几千年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克服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逐渐地集体化,经过合作社达到集体化。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翻身解放;但小农经济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贫富两极分化。1955年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的报告中说,最近几年中间,农村中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一天一天地在发展,新富农已经出现,许多富裕中农力求把自己变为富农,许多贫农因生产资料不足仍处于贫困地位,有的人欠了债而出卖土地或出租土地。这种情况如让它发展下去,农村中的两极分化的现象必然一天一天地严重起来。失去土地的农民和继续处于贫困的农民将要埋怨我们见死不救,不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的那些富裕中农也将对我们不满,因为我们如果不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话,就永远不能满足这些农民的要求。这个问题只有在新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解决。必须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新的社会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6%。毛泽东对这一发展作了科学的分析,指出,我国现在的社会制度比较旧时代的社会制度要优胜得多。如果不优胜,旧制度就不会被推翻,新制度就不可能建立。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当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之后,中国要向哪里去?向资本主义,还是向社会主义?有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是不清楚的。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7](P214)
        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宣布,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这个提法后来曾引起争议。我国党史专家龚育之说:从肯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个意义来理解谁战胜谁的问题已经解决,作这样的历史判断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8](P724)既然我国在1956年就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那就标志着我国已胜利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怎能说毛泽东未能领导实现这一“跨越”呢?
        二
        有的同志否认毛泽东领导我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其根据是所谓毛泽东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似乎只有长期实施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才能实现“跨越”。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毛泽东提出的是“两步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途径,我们应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上把握中国特色的“跨越”之路。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时就制定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目标,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能立即搞社会主义,必须先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了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二大”宣言规定的党的最高纲领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党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等[9](P9)。
        毛泽东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出发,分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动力、对象、任务,制定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深受三大敌人压迫和剥削的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由于中国买办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唯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才有资格和能力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资产阶级所不能完成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