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毛泽东未领导实现对“卡夫丁峡谷”的跨越吗?(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 汪青松 参加讨论

    第二,毛泽东分析了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国内政治经济条件。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说,中国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这种社会主义因素就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政治势力中比重的增长,农民、知识分子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承认无产阶级和共产党领导权,民主共和国的国营经济和劳动人民的合作经济。这些社会主义因素加上有利的国际环境,便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结果具有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实现社会主义前途的极大的可能性。[5](P650)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突出强调的是没收官僚资本、发展国营经济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的意义。过去长期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1947年底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不仅要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还要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毛泽东在杨家沟会议上提出没收蒋、宋、孔、陈垄断资本日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的口号,指出,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当权20年,已集中了100-200亿美元的巨大财产,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并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是压迫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损害中等资产阶级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替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15](P1253)1948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报告说,“六大”决议案没有提没收官僚资本,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对民族资本与官僚资本的区别尚不明晰。“七大”讲到社会主义因素,只讲了政治条件,没讲没收官僚资本。现在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已在1.6亿人口的解放区中变成现实了。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国家经济的领导力量,它的发展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毛泽东分析了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生产力条件。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十分关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条件问题。他说,实现社会主义不能离开当前的实际条件,中国社会的进步将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工业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基础,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是我们革命的任务。[16](P184,207)这表明毛泽东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与俄国民粹派空想社会主义有着严格的区别。新中国成立前后,我们党之所以计划先进行15年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其目的也是为社会主义奠定雄厚的工业化生产力基础。
        然而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形势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就提出了应该辩证地而不是机械地看待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生产力条件问题。毛泽东与时俱进,努力进行理论创新,指出,从世界的历史来看,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不是在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国家以前,而是在这以后,都是先把上层建筑改变了,生产关系搞好了,上了轨道了,才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为物质基础的增强准备了条件。他还指出,既然西方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工场手工业阶段,即尚未采用蒸汽动力机械而依靠工场分工以形成新生产力的阶段,则中国的合作社,依靠统一经营形成新生产力,去动摇私有基础,也是可行的[17](P166)。毛泽东讲得很清楚,资本主义革命是先变革生产关系、后进行工业革命的,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也不能坐等国家工业化,完全可以在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先实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跨越,为生产力跨越开辟道路。
        毛泽东关于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客观条件的论述实践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跨越论思想。经济不发达国家正因为生产力落后才存在一个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马克思要求跨越时要“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1](P451);列宁提出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一定文化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赶上别国的人民[18](P777);毛泽东提出的则是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并举的“一化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实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之后,党的“八大”即宣布今后的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建设,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进一步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些都是要争取实现国家工业化,即在制度跨越的基础上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客观地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制度跨越后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是正确的。虽然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一些失误的挫折,但这并不能成为否定我国在1956年已实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由。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责任不是有的学者所说的继续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是总结“跨越”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已进入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正确定位,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施“三步走”现代化发展战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伟大使命是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19](P156)。只要我们党在新的21世纪自觉实践“三个代表”,巩固和发展我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成果,就一定能再创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任建树等。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C].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3]共产主义小组(上)[C].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4]“一大”前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毛泽东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文集:第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毛泽东文集:第7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龚育之论中共党史(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9]中国共产党建设全书:第9卷[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10]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1]高化民。建国前后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两种战略构想[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2)。
        [12]毛泽东年谱(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3]毛泽东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转引自《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1)。
        [15]毛泽东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毛泽东文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7]沙健孙,王顺生。毛泽东思想概论[M].北京出版社,1999.
        [18]列宁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