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未领导实现对“卡夫丁峡谷”的跨越吗?(3)
中国革命“两步走”即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两个阶段的任务是有区别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其内容看是要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解决中国的民族独立、农民平均地权和政治民主问题,这些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都是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我们党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最低纲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是我们党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最高纲领。毛泽东一再告诫全党不要混淆了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不要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必定要给这一革命打上本阶级的烙印,即要使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发展扫清更广大的道路,争取社会主义的前途。 中国革命“两步走”即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两个阶段的任务又是密切联系的。我们党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论者。毛泽东反复提配不要把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割裂开来,不要只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忘记了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他说,中国革命的终极前途不是资本主义的而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是没有疑义的。在经济落后的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一个方面的不可避免的结果是资本主义一定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中国现时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是为了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的阶段。两个革命阶段中,第一个阶段为第二个阶段准备条件,而两个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发展论。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的最后的完成。共产党人要在完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在条件具备时把它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上去,绝对不能半途而废[5](P674-685)。 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可割裂的两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最低纲领后,当然要不失时机地转向社会主义革命、争取实现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最高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即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原则上又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起点,新民主主义社会把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联结了起来。从一定意义上说,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时期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也就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刘少奇1954年9月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以及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必然性作过精辟的阐述:能不能把新民主主义社会这种既有资本主义又有社会主义的现状永远保存下去,不要改变,从而既不走资本主义道路也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呢?答复是否定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相反的生产关系,在一个国家里互不干扰地平行发展,是不可能的。中国不变成社会主义国家,就要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要它不变,就是要事物停止不动,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我国只有社会主义这条唯一的光明大道可走,而且不能不走,因为这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10](P143)。 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曾先后提出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两种战略构想。最初的设想是搞相当长时期的新民主主义建设,然后再采取“社会主义的全线进攻”以便进入社会主义,其中新民主主义建设的时间有过15年、20年的设计,1951年缩短为13年,毛泽东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思想。1952年9月24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对社会主义革命时间表作了重大调整,提出要10年到15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而不是10年新民主主义建设以后才开始过渡到社会主义。1953年又提出用15年左右时间实现国家工业化与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有的学者完全肯定建国后最初的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战略构想,而对改变后的战略构想即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予以否定;有的学者则认为,最初战略构想并非理想的蓝图,改变后的战略构想有不少做法符合中国国情,基本上是正确的[11]。我们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以及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间的长短,与我国是否实现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一个从量变、部分质变到根本质变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是量变中有部分质变,社会主义改造则是根本质变。毛泽东说过,新民主主义是暂时的,过渡的,是一个楼梯,将来还要上楼,和苏联一样。[12](P173)新民主主义社会或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即是“上楼”,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日,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终结和过渡时期任务完成之时,也就是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为中介,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跨越的成功之时。 三 不发达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有条件的跨越。如何认识“跨越”的条件,理论界是有不同看法的。有的学者把具备现代工业生产力视为走向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并根据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结束时尚未实现国家工业化而判定毛泽东领导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任务未能完成。这里有一个误区,就是把制度跨越与生产力跨越这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搞混淆了。我们必须把新民主主义社会或过渡时期之后已实现的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跨越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正在努力推进的对生产力发展的跨越区别开来。 毛泽东明确指出,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13](P1060)所以他高度重视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历史条件的问题,率领全党全国人民努力创造条件以实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跨越。 第一,毛泽东分析了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时代特征和国际条件。1937年6月毛泽东与尼姆·韦尔斯谈话时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像西欧那样发展资本主义的前途是没有的。在中国,有无产阶级的领导,这个条件使中国在将来能跳过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从整个世界的形势看,中国具有不经过资本主义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我们的结论是:中国可以避免资本主义而直接实现社会主义[14]。1939年底、1940年初,毛泽东又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处在革命和战争的新时代,是资本主义决然死亡和社会主义决然兴盛的时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这种革命是彻底打击帝国主义的,因此它不为帝国主义所容许,却为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的国际无产阶级所援助。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