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关于中国史学史分期的几个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 吕美泉 参加讨论

研究中国史学史或撰写中国史学史著作,无论主观上愿意不愿意,都不能回避分期问题。自梁启超1926年倡言撰写中国史学史以来,至今已有近50种中国史学史或有关中国史学史的专书相继问世。这近50种著作都涉及分期问题,有的明言,有的通过著作本身显示。另外有些论文或专论也涉及史学史分期问题。意见有分歧。分歧的原因,有理论上的也有实践上的。实践上的原因,更应引起注意,我仅就这近50种著作所反映出的三方面问题,谈谈看法。
    一、中国史学史分古代近代,不如分旧史学新史学好
    三四十年代的史学史著作,在分期问题上受梁启超的影响较大。梁启超1922年发表《中国历史研究法》,其中第二章《过去中国之史学界》,概述中国史学的发展过程,无异是一部中国史学史概要。它对中国过去之史学讲到清代为止,以后的不讲。实际上是给古代近代划了界限,不过未明说而已。1926年发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出版之前叫“广中国历史研究法”),书中第四章《文化专史及其做法》之丑项“史学史的做法”,给中国史学史规定了四项重点内容:(一)史官;(二)史家;(三)史学的成立与发展;(四)最近史学的趋势。他前三项讲的多,第四项最近史学的趋势讲的极简单,只说“最近几年来时髦的史学”存在的时弊。梁氏说的“最近几年”,显然指20世纪以来的二十几年。实际上还是把古代史学与近代史学的界限划在清末。三四十年代的几部中国学史著作,大多只讲古代史学,近代的只是附带涉及。古代史学,一般讲到清末为止,本世纪不讲。意味着不以鸦片战争为界划分古代近代。这与梁氏的影响有关。
    比较自觉解决古代近代史学分期问题的,是1938至1939 年写成、 1944年出版、1957年修订再版的金毓黻的《中国史学史》。金氏在分期问题上,观点前后有变化。初版把有清一代史学全部划为近代,名曰《近代史家述略》,列于第九章。第十章(最后一章)叫《最近史学之趋势》,包括20世纪以来的突出史学成就和重要史家。很明显,金氏划分中国史学史为古代、近代、现代三大段。把清代史学全部划为近代,在当时的同类著作中是独一无二的。这样划分古代近代,是出于个人臆断,谈不到科学根据。1957年出修订本时,金氏观点变了,删掉第十章、第九章标题改为《清代史家之成就》。表明作者分中国史学史为古代近代两大段,有清一代往前划,20世纪算近代。他的书只讲古代部分,20世纪部分不讲,全书的修订主要是分期上的修订。金氏的分期观点,最后与梁启超一致。
    另一种意见,从鸦片战争划界限,鸦片战争以前是古代史学,以后是近代史学。这种与中国社会历史即一般通史的分期方法相适应的史学史分期,在当时是少数人的意见,但是比较现成,容易被接受,因而影响较大。
    最早这样分期的是顾颉刚的《当代中国史学》(胜利出版公司, 1947)一书和齐思和的《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燕京社会科学》第二卷,1949.10)一文。 前者书名所用“当代”一词是指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年。一百年的史学又分前中后三阶段。后者文中所论述是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年中国史学发展的状况。文章题目本身已经表明,它讲的是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学史。
    80年代以来,见到的中国史学史著作十多种,作者们好像有了分工,有的专讲古代,书名叫中国史学史或者叫中国古代史学史。有的专讲近代,书名叫中国近代史学史或者叫中国史学史的近代化过程。无论讲古代的还是讲近代的,古代近代的界限都划在鸦片战争。只有1982年出版的刘节的《中国史学史稿》是个例外,它讲中国古代史学史讲到清代结束为止,不把鸦片战争以后的几十年从清代割出去。
    总之,百分之九十的专家把古代史学和近代史学的界限划在鸦片战争。
    我以为,以鸦片战争为界,划分古代史学与近代史学的办法,是值得商榷的。
    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历史进入近代。中国史学史作为一项文化专史,跟随整个中国历史一道,从鸦片战争划线,以前为古代,以后为近代,顺理成章,在理论上本无问题。可是从实践的结果看,问题不小,史学史以讲史籍编纂为主,而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90年代,史籍编纂情况依旧,无大变化。为了协调这一矛盾,一些史学史著作不得不把叙述的重点由史籍编纂转为史学思想,并且把19世纪后半期叫做中国史学近代化的酝酿期。这就显得牵强,不如按照史学本身的特点,不与通史分期取齐,干脆把19世纪后半算在清代史学内更合适些。
    把19世纪鸦片战争后的50年算在清代以内,以清末划界,以前的史学叫古代史学,以后的史学(20世纪)叫近代史学。史学史这样划分古代近代,与通史分期两层皮,势必造成混乱,显然不妥。怎么办?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换成另一种叫法,所谓近代史学改叫新史学,与之相应,所谓古代史学改叫旧史学。从实际情况看,分新旧能反映史学之质的变化,分古近只能说明时间的推移。
    全部中国史学发展历程,事实上存在两大段。第一段是旧史学,或者称之为传统史学。这一段时间最长,有两千多年之久。其间史学经历千变万化,而万变不离其宗。史官、史家的职掌不外乎记注、撰述两大项。史学的主体不外乎史籍编纂。史籍体裁以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为基本。早期,只有修史(记注、撰述)的史家。稍后,在修史的史家之外,产生了专务评史的史家。这种旧史学直到清朝结束为止,没有质的变化。第二段是新史学,时间极短,涵盖却复杂。从19世纪90年代至今,有西方传入的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理论、方法,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有以疑古为主旨的古史辩派史学,还有旧史学的余韵,仅一个世纪多一点,发生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历史巨变。这一段时间的史学与以前两千多年的旧史学相比有根本的不同,真可谓全新的史学。史学“软件”的变化姑且不论,史学“硬件”的变化如史学的主体、主线、史籍编纂之外,有表现在史学论文和史学概论性著作中的史学思想与之并驾齐驱;原来意义上的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三体的地位,被专题研究取代;史料范围空前扩大,一切传世的历史文献之外,考古学、金石学、甲骨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成为直接支持史学的比肩学科和强有力的史料库,等等。这些崭新的东西,足以把它同以往两千多年的旧史学划分开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它是新史学。新史学在时间上没有限量,除非史学有朝一日发生我们今日想象不出的变化,有更新的史学出现,新史学的概念都可以用。
    可见,从中国史学史自身特点出发,分之为旧史学新史学两段,比以鸦片战争为界分古代近代,更为科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