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美国缘何支持欧洲一体化?(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赵怀普 参加讨论


    欧洲是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支持欧洲一体化是其对欧政策的基础,之所以如此,盖因欧洲及其一体化对美国有重要的利益关系。其实,美国支持欧洲一体化并非首先和完全为了欧洲(尽管它认为其政策最符合欧洲的利益),而主要和更多的是其自身利益驱动的结果。归纳起来,战后美国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动机和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
    1、对苏联和德国实行“双重遏制”
    对苏、德实行“双重遏制”是美国支持欧洲一体化的最重要和最深刻的动机,它直接反映了美国在冷战时期最重要和最现实的安全利益,这可称为美国支持欧洲一体化的政治上的动机。这一动机是初始的,也是持久的。如果说华盛顿有某些政策制定者对欧洲一体化会给美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表示怀疑的话,那么,在战后45年中,所有的政策制定者都始终不移地坚信,一个更加统一的欧洲将有助于遏制苏联,从而有助于美国的国家安全。
    1947年美苏冷战爆发后,推动西欧联合以遏制苏联便迅速成为美国对欧政策的基础。“马歇尔计划”虽未公开针对任何国家,但实际上遏制苏联构成了其出笼的最重要的背景。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更是明显针对所谓苏联共产主义威胁的。艾森豪威尔总统宣称:“欧洲国家如能组成为一个整体,那将给北约带来巨大的好处。”(注:美国国务院:《公告》,1951年7月30日,第164页。)美国同时也期望欧洲一体化能有助于使东欧获得“解放”。其根据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将逐渐对苏联的东欧“卫星国”产生吸引力,从而促使它们摆脱苏联的控制。最终,东欧将以和平演变的方式获得“解放”。艾森豪威尔尤其热衷于和平演变策略,他认为,“一旦西欧形成一个坚固的力量整体,将最终把苏联的卫星国吸引过来,那样,对和平的威胁将会消失。”(注:美国国务院编:《美国对外关系(1955-1957年),编者按》(FRUS,1955-1977:Editorial Note,Remarks by Eisenhower)第4卷,第349页。)总之,在美国看来,西欧统一不仅直接有助于对苏联的遏制,而且是促使东西欧逐步消除意识形态对立并最终在民主和自由市场的基础上实现统一的第一步。
    此外,美国还试图通过欧洲一体化将西德纳入并限制在西欧联合体当中,此所谓对德国的遏制。这一考虑在4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表现得特别强烈,并且与遏制苏联的动机密切相连。美国希望藉此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一方面消除欧洲不稳定的根源,同时利用西德加强西欧抗衡苏联的能力。作为将德国纳入西欧的第一步,杜鲁门政府在1947年决定重建德国西占区,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美国及其他西欧国家同时又疑虑重建后的西德会有可能重新走上扩张主义的老路。1949年5 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成立,最终使美国及其他西欧国家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如果同意给予西德在西方世界内与其他国家平等的地位(若要避免德国民族主义复活就必须这样做),一体化是除了允许它完全独立(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之外的唯一选择。
    由是而言,通过一体化的方式将西德对平等地位的要求与欧洲遏制西德的需要结合起来可能是欧洲一体化最深层的原因。然而,由谁来领头以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呢?由于英国因反对出让主权和执行“三环外交”政策而无力领头,将西德纳入西方体系的重任便历史性地落在了法国肩上。美国无疑在背后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1949年10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对法国外长舒曼明确地说:“现在是由法国采取主动将联邦德国纳入西欧的时候了。”次年5月“舒曼计划”发表后, 美国很快作出反应。艾奇逊国务卿对美国驻欧洲国家大使馆发出指令称:“美国对有助于法德和解的舒曼原则给予最大的重视与支持。”(注:美国国务院编:《美国对外关系,1950年,国务卿致美某些外交机构函,1950年7月8日》(FRUS,1950,Secretary of State to CertainDiplomaticOffices,8 July 1950)第3卷,第740页。)1954年7月,在法国国民议会就欧洲防务集团条约进行投票表决之前,艾森豪威尔甚至对丘吉尔说:“我们不能够失去德国,即使我们不得不失去法国的话。”(注:美国国务院编:《美国对外关系(1952-1954年),艾森豪威尔同邱吉尔会谈备忘录,1954年6月27日》(FRUS, 1952 -1954: MemorandumofConversation Eisenhower-Churchill,27June1954 )第1 卷,第985-987页。)1961年,肯尼迪在会见英国首相麦克米伦时说,美国在欧洲经济共同体问题上的利益是政治上的,“我们认为,只有西欧在政治上日趋一致,我们才能够指望德国问题获得一个稳定的解决”(注:美国国务院编:《美国对外关系(1961-1963年),国务院致美驻英大使馆电,1961年5月23日》(FRUS,1961-1963: Telegramfromthe Depar-tment of State totheEmbassyinthe United Kingdom,23May1961 )第8卷,第20-21页。)。两星期后,他又对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除了希望欧洲在经济和政治上得到加强以外,美国支持欧洲经济共同体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这就是因为它有助于把德国拴在欧洲,但阿登纳之后的德国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并不清楚,因此将德国拴在欧洲的每一个联系都是值得欢迎的”(注:美国国务院编:《美国对外关系(1961-1963年),肯尼迪同戴高乐会谈备忘录,1961年6月2日》, (FRUS,1961- 1963: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Kennedy-de Gaulle,2 June1961 )第8卷,第25页。)。
    应当说,50年代及60年代初是美国及整个西方世界对西德最不放心的时期。这一时期,美国特别担心西德经不住苏联所谓允许德国统一的诱惑而倒向苏联,或者走向中立,虽然阿登纳政府被证明坚定地站在西方一边,从而使美国及其他西欧国家疑虑大消,但它们对阿登纳之后的西德能否继续令人放心仍无把握。1963年6-7月,美国助理国务卿鲍尔指出,到目前为止,由于对苏联怀有恐惧以及美国单独可以对欧洲提供有效的防务,德国人“基本上还是可驾驭的”,但是,在“铁幕”的西边正在发生着变化,绝不能忽视苏联以某种建议为诱饵同阿登纳之后的德国达成妥协的可能性……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一个在机构上不紧密地同西方拴在一起的德国将会成为一个巨大危险的源泉(注:美国国务院编:《美国对外关系(1961-1963年),鲍尔致肯尼迪总统备忘录,1963年6月20日》(FRUS,1961- 1963: MemorandumfromBalltoPresident Kennedy,20 June 1963)第8卷,第209页。)。肯尼迪政府主张在北约内建立一支多边核力量,正表明了美国的这种担心,即如果使德国受到歧视,即使在核领域,便有可能激起德国民族主义的反应,因此不能够歧视德国,但同时又不能使它完全自由解放,显然,一体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即使到了后来德国的国内政治生活趋于稳定以及德国用行动证明它是欧洲一体化的忠实支持者,美国及其他西欧政府也未彻底放下对德国地位的考虑。基辛格在70年代写到,“只有建立起一个联邦的欧洲,才能够消除欧洲的战争,形成对苏联有效的抗衡,将德国永久不可分地同西方拴在一起,并且与我们一起承担起领导世界的责任和义务。”(注:基辛格:《动荡年代》(Henry A.Kissinger.Years of Upheaval ),波士顿1982年版,第143-148页。)他的这番议论可谓是对美“双重遏制”动机的极佳的诠释。今天,面对统一后的德国之经济政治地位不断上升的势头,美国仍寄望于通过欧盟的一体化机制来约束德国,使之继续做欧洲的德国,克林顿政府明确指出,它支持欧洲联盟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为德国在一个一体化的欧洲中发展它的未来提供了一个家园,而不是独立于它”(注:美国新闻署:《美国-欧盟首脑讨论纪要,1995年6月15日》(USIS,US-EuropeanSummitDiscussed,15 June 1995),第2页。 ),虽然很少有人说科尔不是一个一体化主义者或是对他的民主信仰表示怀疑,事实上科尔本人也的确不止一次地说过,通过使德国加入一个政治联盟从而“把一个具有潜在危险的德国遏制在欧洲”,将有助于改善欧洲的和平前景(注:费尔德斯坦:《欧洲货币联盟与国际冲突》(Martin Feldstein,EMUandInternationalConflict),载于《外交季刊》(Foreign Affairs)第76卷第5号,第68页。),但是,又有谁能完全预知未来的德国领导人将会把德国引向何方呢(科尔已在1998年德国大选后下台)?
    2、追求一个理性的、有效率的和有助于减轻美国负担的欧洲从维护美国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利益出发,美国强调一个一体化的欧洲应是一个理性的、有效率的欧洲,并且这样一个欧洲将有助于减轻美国为维护西方世界的安全与稳定所承受的负担。由此,对这样一个欧洲的追求便构成为美国支持欧洲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谓理性的欧洲,包括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的含义。就前者而言,美国希望欧洲各国联合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加强和巩固欧洲乃至世界资本主义体系。1951年7月,时任北约最高指挥官的艾森豪威尔说, 只要欧洲继续为“一块一块的领土篱笆”所分割,它将难以解决它的问题。而“一旦欧洲实现统一,法国和比利时的农场和工厂、德国的铸造厂、荷兰和丹麦富裕的农田、意大利熟练的劳动力,将为共同的利益和幸福创造出奇迹”(注:美国国务院:《公告》,1951年7月30日,第164页。)。在政治方面,美国相信一体化将有助于消除欧洲传统的民族主义,从而避免欧洲国家之间的战争。杜勒斯称,美国人“坚定地认为欧洲的分裂是以往彼此间爆发战争的原因。欧洲人应该共同地联系在一起”(注:美国国务院编:《美国对外关系(1955-1957年),杜勒斯同艾哈德会谈备忘录,1955年6月7日》(FRUS,1955-1957:MemorandumofConversation,Dulles-Erhard,7 June 1955)第4卷,第291-292页。 )显然,美国认为一个经济上和政治上统一的欧洲将可以消除欧洲国家间的战争,它同时也有助于抵御共产主义对西欧的侵袭,从而巩固和加强欧洲资本主义体系。这正是马歇尔计划的首要目的。因为归根结底,只有这样一个欧洲,才有可能和有能力帮助美国遏制苏联。
    而一个有效率的欧洲则会使美国更容易与之打交道。60年代初,肯尼迪抱怨没有一个与他(作为美国总统)相对应的欧洲总统。70年代,基辛格称他在有要事需与欧洲盟国磋商时却找不到一个统一的电话号码。应当说,对于一个一体化的联邦的欧洲可能给美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带来的危险,战后大多数美国政府是认识到了的,美国当然反对一个由敌对的大国控制的欧洲向它的领导地位挑战。但是,从凯南到基辛格甚至到更近的美国政策制定者,都倾向于认为,欧洲人不仅必须解决欧洲自身的问题,而且至少从长远来看,美国不应让欧洲依赖自己,换句话说,欧洲在美国的帮助下应逐步走向自立。凯南在1947年围绕马歇尔计划进行的讨论中指出,欧洲人必须采取主动,欧洲各国政府应承受主要的负担,美国不能帮助那些不愿意自助的人(注:美国国务院编:《美国对外关系,1947年,凯南致艾奇逊函,1947年5月23日》(FRUS,1947,Kennan to Acheson,23 May 1947)第3卷,第227页。)。1956年10月,艾森豪威尔更明确地指出:“虚弱不能够合作,而只能够乞讨……美国必须促使西欧国家建立起自信和力量,如果它们要做美国的好盟友的话。 ”(注:沃纳:《艾森豪威尔、 杜勒斯与西欧统一》(Geoffrey Warner,Eisenhower,Dulles andtheUnityofWesternEurope),载于《国际事务》(International Affairs)第69卷第2期(1993),第325-326页。)基辛格也认为,一个依附于美国的欧洲对美国并非好事。然而,必须强调指出,实际上所有的美国政策制定者都希望一个统一的欧洲在大西洋联盟的框架内同美国进行密切的合作,并且大多数政策制定者也认为欧洲会这样做。准确一些地说,美国希望欧洲既独立(自立)又依附(接受美国的领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