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美国缘何支持欧洲一体化?(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赵怀普 参加讨论

一个理性的和有效率的欧洲固然符合美国及整个西方的利益,但美国支持建立这样一个欧洲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即期望它来减轻战后美国所承受的负担。美国之所以在马歇尔计划中坚持要欧洲制定一个四年经济复兴计划,就是要避免使欧洲人四年后再回过头来向它要钱。艾森豪威尔始终认为,欧洲的统一“将意味着(欧洲)尽早脱离美国及其他大西洋国家的援助”(注:美国国务院:《公告》,1951年5月30日, 第164页。)。肯尼迪当政期间对美国收支不平衡的状况极为关注, 他认为,一个统一的欧洲将能够在共同防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能够为援助贫穷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能够同美国及其他国家一道共同降低贸易壁垒,解决商业和金融问题,甚至能够“在广泛的经济、政治和外交领域发展协调一致的政策”(注:《总统公文:肯尼迪,1962 年》, 第538页。 )。尼克松上台时,已开始认识到美国的相对衰落以及世界其他大国包括西欧的日益崛起,他认为,“一个高度凝聚在一起的西欧将使美国摆脱许多负担。”(注:施沃布:《冷战后时代的美国与欧共体关系:冲突还是伙伴关系?》(Rene Schwok ,US-EU Relation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Conflict or Partnership?), 博尔德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220页。)简言之, 美国希望一个一体化的强大的欧洲能够使美国部分地摆脱因遏制苏联而日益增加的防务开支,并且分担对不发达国家的援助。
    需要指出的是,从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的收支不平衡状况日趋严重,在它期望欧洲多作贡献以减轻自己负担的考虑之上,又增加了这样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即欧共体能否给美国带来经济上的利益?约翰逊、尼克松政府对美欧间的经济竞争深感忧虑,认为欧共体在欧洲对美国企业树立壁垒并在第三国市场上对美国商品进行歧视。里根政府更是对建设中的欧共体内部统一市场有可能变成“欧洲壁垒”表示担心。但总的来说,大多数美国政府认为美欧之间新的贸易关系的建立对美国利大于弊。克林顿政府就认为:“一个经济上更强大的欧洲比一个更虚弱的欧洲,对美国更有好处,欧洲越强大,它吸收的美国出口就越多。”(注:美国新闻署:《美国-欧盟首脑讨论纪要,1995年6月15 日》,第2页。 )不过,这种总体上的乐观结论并不能掩盖美国对许多欧盟经济政策所持的强烈的批评和反对态度,更不能掩盖冷战后美欧经济矛盾日益加剧的事实。事实上,随着美欧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越来越不利于美国以及东西方冷战的结束,华盛顿对通过以经济上的代价来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容忍程度在不断降低。
    3、在欧洲推广美国模式
    当今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都有权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战略和生活方式(注: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8页。)。然而,对于美国来说,这似乎从来就不是一个应被普遍尊重和接受的公理。自建国之日起,美国就自认为肩负着由上帝安排的拯救全人类的使命,即所谓“天定命运”。因此,它把本国模式的诸多特征如联邦制、政治民主和开放的市场看成是普遍的,是世界其他地区所应该仿效的。在这方面,即使是与美国同属资本主义体系的西欧也不能例外。而二战的结果恰好为华盛顿提供了一个用美国模式改造欧洲的绝佳机会。于是,在1947年3月, 美国参议员富布赖特和托马斯以及众议员伯格斯率先在美国国会提出一项决议案:“国会赞同在联合国的框架下建立一个欧洲合众国”。虽然该决议案最后未被付诸表决,但却较早地表明了这样一个思想,即“美国奉行的建国思想和治国模式适用于战后欧洲新的形势”(注:费雷尔:《杜鲁门时代与欧洲一体化》(Robert H.Ferrell,The Truman Era and European Intergration), 载于赫勒和吉林厄姆主编:《美国和欧洲的一体化:战后时代的遗产》(in Francis H.Heller and John R.Gillingham eds.,The United StatesandtheIntergration of Europe:Legacies of thePostwarEra ), 纽约1996年版,第33-37页。)美国模式的重要性突出地反映在马歇尔计划上。用迈克尔·霍根略带夸张的话说,“马歇尔计划旨在以一种美国方式重塑欧洲”(注:霍根:《马歇尔计划:美国、 英国与西欧的重建, 1947 -1952 年》(Michael Hogan, TheMarshallPlan: America, Britain, andtheReconstruction of Western Europe,1947-1952 ), 剑桥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45页。)。后来,美国国会通过的“1948 年经济合作法”的导言中指出:“认识到美国国内这样一个无贸易壁垒的大市场的存在给美国带来的巨大利益,以及相信欧洲国家也可获得相似的利益,兹声明,美国的政策是,鼓励这些国家通过一个联合的组织,进行共同而持久的努力,以加速在欧洲实现无贸易壁垒的经济合作,这种合作对持久和平与繁荣是必不可少的。”(注:美国国务院:《美国外交政策的十年:基本文件,1941-1949年》,第299页。)1948年以后,在欧洲推广美国模式的主张虽不如以往强烈,但却逐步成为美国关于欧洲一体化政策的一个持久的组成部分。50年代,艾森豪威尔时常谈到欧洲各个国家应如何从一个密切的一体化中获得利益,并经常用“美国历史的发展模式来阐明他的观点”(注:美国国务院编:《美国对外关系(1955-1957年),编者按》第4卷,第349页。)。他和杜勒斯的最大希望就是美国的联邦主义经验能够在欧洲得以实践。60年代初,肯尼迪指出:“西欧国家今天正联合在一起,就象我们的祖先所谋求的那样,在多样化中寻找到自由,在统一中找到力量。”(注:《总统公文:肯尼迪,1962》,第538页。)进入90年代, 克林顿政府依然将推广美国模式作为其对欧洲一体化政策的一个目标。 1995年6月14日,克林顿在同法国总统希拉克及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会见后,他的发言人是这样总结美国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原因的,他说:“我们认为通过欧洲联盟的形式实现的一体化的欧洲,会在西欧的前敌国中激发民主,会在自由市场国家以及愿意加入自由市场的中欧及波罗的海国家中鼓励民主的发展……”(注:美国新闻署:《美国-欧盟首脑讨论纪要,1995年6月15日》,第2页。)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除了以上三个主要原因和动机外,欧洲国家自身不断向日益紧密的一体化迈进也是促成美国支持欧洲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必须强调,虽然美国支持建立一个一体化的欧洲,但这样一个欧洲决不应是任何“第三势力”意义上的欧洲,而应被永远纳入更广泛的大西洋合作的框架之中,通过在该框架内的合作,美国将能够保持其在西方世界中的领导地位。当然,如果一个超国家的欧洲真的建立起来(尽管这在可预见的将来并无可能),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将很难不受到强烈挑战。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欧洲一体化已从最初的煤、钢等单个部门间的一体化发展成为今天包括经济联盟、政治联盟以及司法内务合作在内的全方位的一体化,应当说它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尽管其过程经历了不少的曲折以及前进的道路上仍面临许多艰难险阻。这种成就的取得固然为多种因素所致,其中欧洲内部因素无疑是最主要的(欧洲一体化本来就是一个欧洲进程),但美国作为一个非欧洲国家从外部对欧洲一体化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也不容忽视。本文侧重分析了美国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动机和原因,以期说明,美国作为一个非欧洲的但却在欧洲拥有重大安全、政治及经济利益的国家,其战后在两党一致的基础上支持欧洲一体化,实非偶然。虽然美国认为它支持欧洲一体化最符合欧洲的利益,但其实更有其自身的深刻动机。关于这一点,着名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在1992年2 月写到:“美国赞同主张欧洲统一的根据和理由很简单:获得便利和使欧洲分担负担……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同时会使它比一个虚弱、分裂的欧洲成为(美国)更好的伙伴……更能够向东传播稳定,促进自由贸易。”(注:《经济学家》( TheEconomist ),1994年2月19日,第20页。)这个分析无疑是正确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