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三次“左”倾错误在鄂豫皖根据地的危害(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江汉论坛》 程少明 参加讨论

二、在阶级关系问题上,加紧反对富农、中农
    党的“二大”明确指出:党在目前阶段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中共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专题讲义》(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48页。)党的“六大”指出:“中国革命现阶段底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如认为中国革命目前阶段已转变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这是错误的。同样,认为中国现时革命为‘不断革命’,也是不对的。”(注:《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一),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页。)党的六大还指出:“故意加紧反对富农的斗争是不对的,因为这就混乱了农民与地主阶级的主要矛盾。”并指出反对富农的斗争要根据富农的态度。“在富农还没有消失革命的可能性,因军阀官僚的压迫而继续斗争的时候,共产党应企图吸收富农于一般农民反军阀反地主豪绅的斗争之内。当富农动摇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时期,在不妨碍贫雇农斗争范围之内,党不应该故意加紧对富农的斗争,使之更快的转入反革命方面去,而变为革命的积极的仇敌。”(注:《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一),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0页。)但是,1930年3月22日,中共中央给鄂豫皖特委指示中提出:“肃清富农的路线……特委的富农与机会主义的路线非常的严重。”(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第96页。)在这种“左”倾政策指导下,鄂豫皖根据地开始加紧反富农斗争。中共六安中心县委在7月提出“坚决反对富农”的口号(注:中共六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皖西革命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4页。)。在经济上实行大量的征发,并没收富农的一切土地。六安六区和霍山三区发生打倒富农,没收富农的财产,把富农赶上山头上去开垦等过火行为。由于“加紧反富农斗争”,致使农村阶级关系紧张,富农强烈不满。1930年秋,黄安县发生地主和反动富农煽动落后农民群众“反水”(反对共产党)事件。
    王明在反富农问题上提出:“富农(大多数是封建的剥削者)的土地亦在没收之列,但是在他自己耕作的条件下,他可分得一部分坏的劳动份地。”(注:《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一),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7页。)“向富农及一切剥削者征发。”(注:《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一),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3页。)张国焘在鄂豫皖根据地积极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强调在土地政策上集中火力反对所谓“右倾机会主义”和“富农路线”,主张“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在1931年6月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第一次扩大会上(以下简称中央分局),批评“有些地主富农分得了好的土地。”(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第280页。)7月,又规定“富农土地亦应没收,没收后在用自己的劳动力耕种条件之下,可分得较坏的‘劳动份地’。”“富农多余的牛和耕具房子可以没收。”(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第323页。)根据中央分局规定,出现了许多“左”的作法:对地主“扫地出门”,不分给任何土地,罚其做苦工。甚至地主家中寡妇也不给予出路。黄安县桃花四乡的农民把富农的小麦草头拿去填牛栏,紫云八乡把富农所有的东西全部没收。富农的猪还未养大,就杀着吃,怕被没收了。不准富农做小贩,富农做生意不给他路证。皖西北地区规定地主阶级和富农的土地全部没收过来,地主阶级土地没收后,不能取得任何丝毫的土地,富农如果要田地,可以给较坏的地,但必须自己耕种。富农收下的粮食只留给一点给他吃,其余的征发。有的地方曾驱逐富农。商城县有的地方实行“调换”,富农的好田与贫农的坏田换;富农的好稻子与贫农的差稻子换;富家的好房子、家具、农具与贫农调换。
    侵犯中农利益。党的六大指出:“在中农占多数的地方,尤不可强施‘平分土地’。”(注:《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一),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0页。)“与中农联合,是保证土地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注:《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一),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8页。)而张国焘在鄂豫皖根据地规定:“使中农自动地拿出土地来平分。”“对过去分得好的土地不愿意拿出来重新分配的人,要号召广大群众起来与他斗争。”(注:于吉楠:《张国焘其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4月版,第61页。)这样,不仅抽出了中农多余(超过平均数)的土地,而且有的地方把中农的好地也抽出来了。在划阶级成分标准上,有的以余粮多少作为标准,结果把一些中农错划为富农。商城县四区六乡在重划阶级中,富农由21户增加到80户,中农由86户增加到118户,贫农由原来的348户减少到230户。这些作法,违背了团结中农的政策,损害了农民内部的团结,造成许多富农和富裕中农外流,树敌过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