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演讲》,《人民日报》1999年10月23日第1版。 [2]孟宪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中国文化遗产》2004年秋季号,中国文物报社。 [3]安志敏:《良渚文化及其文明诸因素的剖析》,《良渚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1999年。 [4]《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 [5]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1961年,第145、146页。 [6]张玉石、杨肇清:《新石器时代考古获重大发展》,《中国文物报》1995年9月10日第1版。 [7]许顺湛:《五帝时代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18页。但文中只提到可能属于礼器的石铲。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称后来没有采纳“铸鼎原遗址群”,颇为遗憾。 [8]费国平:《塘山遗址初论》,良渚文化博物馆编《良渚文化论坛》,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9]张光直:《论“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2004年第1期。 [10]张承志:《鲜花的废墟西班牙纪行》,中国友谊出版社2008年,第56页。 [11]世界知识出版社编:《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 [12]牟永抗:《良渚文化的原始文字》,余杭市政协、文物管理委员会、良渚文化学会、城建局编:《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13]〔英〕海伦斯·特拉德威克总编辑:《古埃及》,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 [14]Jean Bottéro Marie-Joseph Stève著:《美索不达米亚——追溯近东文明的起点》,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59页。 [15]王明达:《良渚文化嵌玉漆杯出土记》,《古美术》2009年第199期。 [16][17][18]夏鼐、王仲殊:《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16~17、17、19页。 [19]〔美〕罗伯特·沙雷尔、温迪·阿什摩尔著,余西云等译:《考古学:发现我们的过去》(第三版),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7页。 [20]国家文物局编:《郑振铎文博文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333页。 [21]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7年,第149页。 (责任编辑:刘晓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