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撰写中对传统体例的变通与改进 确定了用纪事本末体例撰写山西地方史后,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又进行了多方面的变通和改进。这是一种摸索、尝试,故写出来与大家交流探讨。具体的变通与改进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注意吸收其它体例的优点。 由于纪事本末体例各条目相对独立,故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纪传体的综合性和编年体的时间联系性,亦缺乏章节体的理论综述,对此,我们作了如下改进: 第一,吸收纪传体的综合性。要展现一方历史的全貌,就不能仅叙大事,还应将有关的重要人物、经济状况、文化艺术等内容包含进来。有关经济、文化方面的内容,在传统纪事本末体的书中很少涉及。但就山西地区来说,这方面的内容又往往是独具特色的,如云冈、五台山的宗教文化、雕刻建筑,明清以来的晋商活动,河东盐业,平阳雕版印刷,潞州丝绸,杂剧戏曲,民俗民居,以及遍及三晋大地的祖根文化遗址和远古传说等等,在述说山西历史时,又是重要方面。按本书体例要求,这些内容既不能是简单介绍,又不能是详细罗列,而是要求将史料动态化、本末化,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过程。为此,我们吸收制度专史、文化专史的写法,适当地将其在山西历史进程中的一段辉煌表现出来,与其它重大事件交相辉映,成为山西整体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可看作是运用传统纪事本末体例撰写时,对选材范围的扩大和史料处理的变通,这种扩大和变通,拓宽了反映面,从而使纪事本末史书具备了纪传体的综合性。 人物与事件密不可分。在纪传体中,以人立目,林林总总各种人物都要给写个传记。纪事本末体以事立目,而且在区域史中,其人其事还必须是在本地区范围内才能入选。这就需要对有关人物及其事迹加以斟酌处理。有些人虽为山西人士,曾彪炳史册,但业绩主要在朝中或外地,为了体现优秀人才与本地的密切关系,我们选取其在本地的主要活动作本末叙述。如王通为山西河津人,大半生在外地做官,只是晚年归乡讲学,学术影响极大,我们便立《王通汾阴讲学》一条目,专讲其在山西的贡献,做官的事情便不提了。武则天祖籍山西文水,曾几次回乡省亲,就立《武则天荣归故里》一条目,通过省亲活动讲述她对北都太原城兴建的促进,其它方面不再涉及。类似这样的处理,还有很多,如《元好问私撰金朝史》、《杨深秀在山西》等等。外省人士在山西有业绩的亦作如是处理,如《徐霞客游五台山、恒山》、《张之洞抚晋》等。 有些人物在山西的活动很多,其事迹一篇两篇难于写尽,于是分立多个条目,充分体现因事命篇的体例优势。这实际上是对纪传体人物传记的剪裁熔铸,吸收了纪传体对人物作用的重视,但绝不是为个人立传,而是将个人作用融入到历史发展的具体事件里,纳入了山西整体历史的发展中。这可看作是我们在撰写区域史时,既注意吸收纪传体史书的综合性,也注意到纪传体史书中对人物作用的突出表现,是对纪事本末体例叙事内容的拓宽和补充。 第二,吸收编年体的时间性。事件总在一定的时空中发生。作为区域史,已匡定了本书的空间范围,但时间性如何表现,似乎传统的纪事本末体书籍并无一定的规范。我们吸收编年史以时间领起史事的思路,借助传统的朝代划分,将全书249个条目,按发展顺序划分为远古文明、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近代、现代八个历史阶段,从总体上给人以纵向发展的感受。为突出每段历史时期的重点全貌,在段前加以概括,评说大势,条理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从而使史事记载既有纵向贯通,又有阶段之不同,在动态发展中,又变化有致,精彩纷呈,各具特色。 第三,吸收章节体的理论性。前边已提到,章节体注重对历史整体发展态势的关照,用以展示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获得理论性的认识。本书在每一历史时期前所加概说,便有效仿章节体总述形势、提示理论认识这一写法的用心。但是,概述不免笼统,为了给读者更具体的理性认识,我们也效仿古人著史时于叙事中寓褒贬、或在行文中发论赞的传统写法,借以表现作者对史事的认识、研究的心得,引起读者的深思,获得画龙点睛的效果,从而增强著述的学术研究特色。这也是对传统纪事本末写法的一种改进和深化,但仅仅是只言片语的提示而已,绝不影响以叙事为主的体例特点。 其次,打破对旧史料的依傍性。 传统纪事本末史书多为取资一书改写而成,虽从《明史纪事本末》一书起已打破这一成规,广稽博采,勒成一编,但传统的路数依然影响很深,以致现今的教科书讲到这一体例依然把《通鉴纪事本末》作为标准。《山西历代纪事本末》在选用史料上,不仅不依傍一书史料,而且绝不简单沿袭旧说,而是对多种旧文献加以统观对比,考释辨异,在选取一说用于正文时,对有一定史料价值的争论之说,往往出注加以附载,以拓广读者思路。在斟酌史料时,我们还注意吸收古今学术研究成果,充分利用考古新发现和实地调查的活资料,一改过去以辑史为主要方法而步入撰著史书的行列,从而使本书具备了更强的史料价值,而且带有了一定程度的学术研究意义。如“远古文明时期”一段的多数篇目,除参考旧文献外,更多地利用了山西近年来大量的考古发现、实地调查以及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撰写而成,其撰著的意义就更突出了。 总之,以博采众长、不拘一格的宽松思路,对传统的纪事本末体例加以变通、改进之后,《山西历代纪事本末》一书的体例,实际上是在保持本末叙事的主要特点后,又具备了融会各体之长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更有利于全面、深入地反映一方历史的总貌和层次。这一思路在实践中,未必能做得很好,但我们在主观上是努力的,这种努力如果能为山西地方、乃至使更广大的读者感受到一些贴切、鲜活的教育,能使大家在阅读中获得更多历史智慧的启迪,那便是我们的初衷。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李大钊。史学要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校印本,198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Z].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5]白寿彝。中国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6]谭其骧。浅谈地方志和地方史[J].江海学刊,1982,(1):55-6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