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参见野泽丰。日本的中华民国史研究:序章[M].汲古书院1995. [2]倪建周,冬明。“支那”源流考[N].人民日报,1999-05-07(6)。 [3]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M].商务印书馆,1980. [4]牧野大臣致山本总理大臣。大正02-06-233.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藏外务省记录。A6-0-0-2.各国国名及地名称呼关系杂件[Z]. [5]牧野大臣致在中国伊集院公使,关于决定在公文中使用支那国名之件(大正02-07-11)。日本外交文书[Z].大正2年第2册[A].外务省,1964. [6]实藤惠秀。近代日支文化论[M].日本大东书社,1986. [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辑[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8]社论[N].(日本)。国民新闻,1911-11-12. [9]一又正雄。山座圆次郎传[M].第四史料。与中国要人会见录[A].原书房,1974. [10]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藏外务省记录。A6-0-0-2.第59议会用调书原稿。关于支那国号的称呼之件[Z]. [11]田中大臣致在南京冈本领事(1929-05-18)。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藏外务省记录:M1-3-0-2-3-I-1[Z].在支帝国公馆关系杂件--格式变更关系--公使馆部分[A]. [12]国府昨晨之纪念周[N].中央日报,1930-05-20(4)。 [13]日本外交文书[Z].昭和期I.第1部。第4卷。日本外务省,1993. [14]真知。日本外交之失态[N].上海:民国日报,1930-06-23,24.(4)。 [15]日议会论战,抨击币原外交[N].申报,1931-01-25(10)。 [16]东亚同文会[C].1937-09. [17]实藤惠秀。近代日支文化论[M].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