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后和外戚纷纷得势、覆灭的过程中,东汉皇朝也走向“沦亡”。这个教训,可谓严重至极矣。举例来说,如汉安帝时,“权归邓氏,至乃损撤膳服,克念政通。然令自房帷,威不逮远,始失根统,归成陵敝。遂复计金授官,移民逃寇,推咎台衡,以答天眚。”[7](《安帝纪》后论)邓氏把朝政搞得一塌糊涂,最后还要嫁祸他人,去追究三公的“责任”。而邓氏一门,则公、侯、牧、守无数。史载: 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郎、谒者不可胜数,东京莫与为比[7](《邓寇传》)。 显然,即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现象也是极不正常的,其有害于政治统治,是不言而喻的。 从这些历史现象中,范晔进而揭示出其中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即外戚们不可逃脱的历史悲剧命运。他这样写道: 汉世外戚,自东、西京十有余族,非徒豪横盈极,自取灾故,必于贻衅后主,以至颠败者,其数有可言焉。何则?恩非己结,而权已先之;情疏礼重,而枉性图之;来宠方授,地既害之;隙开势谢,谗亦胜之。悲哉![7](《邓寇传》后论) 这段话概括了干政的外戚们必遭祸败之理:或承宠于先帝,不结恩于后主;或后来得宠者,而先代权臣必不相容等等,这在当时的政治权力的分配、争夺中,都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难以克服的痼疾。从范晔这样的分析当中,不难看出,外戚极易走上干政的路径,而这样的外戚则必定成为当时政治机体上的一个毒瘤。范晔的认识可谓一针见血,给后人启示良多。 东汉时期的宦官专权、跋扈,危害政治,也是十分突出的。范晔指出,邓后以女主临朝,放手任用宦官,使此时的宦官,“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非复掖廷永巷之职,闺牖房闼之任也”[7](《宦者列传》序),成为一个权势显赫的群体。他们所起的作用是:“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阿旨曲求,则光宠三族;直情忤意,则参夷五宗。汉之纲纪大乱矣。”总之,他们的“败国蠹政之事”,不可尽书[7](《宦者列传》序)。由此,范晔总结了三代以来的历史教训,他写道: 自古丧大业绝宗禋者,其所渐有由矣。三代以嬖色取祸,嬴氏以奢虐致灾,西京(按指西汉--引者)自外戚失祚,东都(按指东汉--引者)缘阉尹倾国。成败之来,先史商之久矣[7](《宦者列传》后论)。 这个概括,虽不尽全面,但其所论亦不无道理。作为一个史家来说,范晔的思考是非常深刻的,对今人的历史研究,也还多有启发。 关于党锢的历史教训。所谓“党锢”,是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宦官专权所酿成的一出严重的历史悲剧。对此,范晔在继承司马彪《续汉书·党锢传》及有关传记的基础上,颇用心力,为陈蕃等六人作专传,记荀翌等三人行事而附于他人之传,而对刘淑、李膺等21人则立为《后汉书·党锢列传》,并为此传撰写了约1500字的长篇序文,略述“党锢”之始末原委。所有这些,都表明范晔对于“党锢”这一历史事件的十分重视。这篇序文,实为范晔《后汉书》纪传史论中的佳作之一。范晔认为,所谓“党锢”发生的深层原因是:“桓、灵之间,主荒政谬,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覈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但对于这种“婞直之风”,专权的宦官是不能容忍的。因此,“若范滂、张俭之徒,清心忌恶,终陷党议,不其然乎!”在范晔看来,尽管“党人之议”本始于士人之间的“互相讥揣”,但它被宦官集团所利用并制造了东汉历史上的一个政治大悲剧,是有其必然性的。汉桓帝时,宦官对士人罗织的“罪名”是“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互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李膺等“党人”于是被“逮捕”、“收执”,而受牵连者“二百余人”。其后,虽“赦归田里”,但却“禁锢终身”。汉灵帝时,张俭等被诬告“图为社稷”,灵帝诏令大捕“党人”,致使各级官员“百余人,皆死狱中”;受其牵连,“其死徙废禁者,六七百人”。直到黄巾起义,灵帝才被迫“大赦党人,诛徙之家皆归故郡”。范晔对于“党锢”一事的性质也有明确的评论,他写道:“凡党事始自甘陵、汝南,成于李膺、张俭,海内涂炭,二十余年,诸所蔓衍,皆天下善士。”他认为“党锢”给予人们最重要的启示和教训是“上好则下必甚”[7](《党锢列传》序)。他的结论是中肯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范晔在“以正一代得失”方面的见解的深刻,这里还不妨就《后汉书·党锢列传》序所引发的有关评论,再赘述几句。清人王鸣盛指出:“袁宏《后汉纪》第二十二卷论党锢一段,蔚宗虽亦稍取之,然彼乃深斥党人之非,用意与蔚宗不同。”[9](卷38)《后汉纪》关于“党锢”之论,也是作者的精心之作,但其主旨在于强调“野不议朝,出不谈务,少不论长,贱不辩贵”的“先王之教”,与范晔论旨迥然不同。在对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上,袁、范的异趣,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正确的认识历史,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是多么重要。 【参考文献】 [1]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束世澂。范晔与后汉书〔J〕。历史教学。1961,(11-12)。刘隆有。试论范晔的史学思想〔J〕。求是学刊,1984,(2)。 [3]萧统。文选〔C〕。北京:中华书局,1977. [4]刘知几。史通〔M〕。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瞿林东。范晔后汉书史论的成就〔A〕。郑学檬。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庆祝韩国磐先生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354-365. [6]章学诚。文史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1961. [7]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8]洪迈。容斋随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9]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