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试评六卷本《中国移民史》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包伟民 参加讨论

葛剑雄先生主编,吴松弟、曹树基先生参与写作的六卷本《中国移民史》(注: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以下简称《移民史》。),是近年来一项重要的史学研究成果,颇受学术界的重视,先后已有几位学者发表了书评(注:参见关文《追寻中国历史的潜流--葛剑雄等〈中国移民史〉评价》,《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2期,84-87页;虞云国《评〈中国移民史〉--以辽宋金元时期为中心》,《浙江学刊》1998年1期,125-127页,《新华文摘》1998年4期转摘;包伟民《明代以降六百年间中国的人口流动--评〈中国移民史〉明清近代分卷》,《浙江大学学报》1999年6期,103-108页;邓孔昭《台湾移民史研究中的若干错误说法》,1999年“海峡两岸台湾移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李祖基《论清代移民台湾之政策--兼评曹著〈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第八章“台湾和移民垦殖”》,《历史研究》2001年3期。)。由于评论者关注的角度不尽相同,且大多仅涉及这部著作的部分内容,发表的意见自然互有出入。因此,亟需学界对其做出全面客观的评述,以便在它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推动中国人口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不过,《移民史》卷帙繁多,内容庞杂,全书共250万字,其研究范围,上起传说时期,下迄20世纪,在移民史之外,涉及政治、经济、民族、社会、地理等各方面内容。它的写作既不得不依靠三位作者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对它的评论,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难度颇大。指望某位评论者全面、准确地估价《移民史》所有的学术内容,近乎苛求。
    笔者不揣浅陋,草成此文,绝非自以为有超常见识。除了前述对《移民史》学术评估的需要之外,进一步的考虑是:《移民史》内容丰富、可供评述者充分展开的特点,使我们可拿它作为一个典型,来对史学批评的规范做一番有意义的讨论。
    本文试图从学术批评基本原则入手,以典型分析的手法,提出对《移民史》的几点评估。需要说明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本文对《移民史》的批评只是举例,并未全面深入。
    
    学术研究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因此,我们判断一部学术著作的价值,主要根据就是看它为这一个积累的过程增添了什么新的内容,有什么新的贡献,史学研究也不例外。史学著作形式不一,类型各异,学术贡献的表现形式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具体就《移民史》这样的专论式著作而言,要点之一,是就相关主题提出新的论点,以期不断接近历史的真实。换言之,它必须在学术上有所创新。
    《移民史》共六卷,由三位作者合作,分三部分完成。其中主编葛剑雄负责第一卷“导论”、第二卷“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吴松弟负责第三卷“隋唐五代时期”与第四卷“辽宋金元时期”;曹树基负责第五卷“明时期”与第六卷“清民国时期”。另有附于第一卷的“大事年表”,由三位作者共同完成。
    不同历史时期移民史资料多寡不一,三位作者学术兴趣各异,三部分内容自然各有特点,不可能完全一致。概括说来,除导论外,葛剑雄负责的第二卷,其先秦部分由于资料的限制,还只是一个“概括性的简介”。这一卷的重点是汉代与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向南方的移民问题。前者,有作者旧著《西汉人口地理》的基础(注:人民出版社,1986年。);后者,前人的学术积累也比较丰厚,因此作者主要的工作是从移民史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一段历史,其学术贡献也主要体现在这一方面。对于秦汉时期,作者着重厘清了人口迁徙与移民之间的异同关系,从而给出了这一历史时期移民史的基本轮廓;对于晋永嘉之乱后史事,作者一方面描绘了当时北方人口既有南迁,也有西迁、东迁,甚至北迁;而南迁后的人口,既有继续南迁,也有重新北迁的复杂情形,又深入分析了北方人口南迁这一移民的主流,论说颇见新意。总的说来,由于作者本人以及他人前期研究比较深入,相比于后面几卷,第二卷的工作略显顺利。
    第三隋唐五代卷与第四辽宋金元卷,在《移民史》之前,学术界对于一些具体问题,如隋唐五代时期周边民族内迁及其文化影响、北方人民南迁等,论著也不少。吴松弟的工作,着力在“充分拓展研究范围”,对各次移民的迁移过程、形式、路线,移民的数量、主要迁出地、分布状况,移民对当时和后世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等等各方面,在资料许可的前提下,都尽可能给出清晰的画面。尤其引人注目的,一是完整描述了唐中叶起由于战乱引起的北方人民南迁的历史过程,认为前人局限于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的南迁,事实上,“安史之乱只是这一过程的开始而已。此后的藩镇割据、黄巢农民战争和五代纷争,都引发了一定规模的北方人口南迁浪潮,特别是唐末黄巢起义之后的北方人口南迁,规模远过于安史之乱”。因此主张用“唐后期五代北方人口南迁”一语,来替代原先学术界常用的“唐代安史之乱以后北方人民南迁”的说法(卷3,233页);二是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宋代移民史的研究范围,在北方人口南迁、南方发达地区人口向落后地区的迁移,以及金末黄河以北人口向黄河以南迁徙等方面,都有相当的进展。例如北宋初期自南方向北方的移民,以及金朝后期自黄河以北向黄河以南的移民,在作者之前几乎无人提及;三是在全面论述移民所造成的文化影响的同时,特别论述了战败国上层人员向战胜国首都迁徙可能带来的文化影响,为前人所未及。这主要指北宋初年南方各政权上层人员迁徙到开封后推动开封文化发展的史实。此外,主要由吴松弟所提出的客家南宋来源说,虽在其旧著《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变迁》中即已提出,在《移民史》的第三、四卷中,作者又对其做了不少有意义的补充性论证。
    总的看来,“充分拓展研究范围”、在资料许可的前提下努力描绘出移民史的全画景,是宋元以前各卷的最主要特征。
    第五明代卷与第六清代民国卷,则略有不同,作者曹树基的着眼点是“求证本期各次移民的数量和规模”(卷6,648页)。这既出于作者的学术兴趣,更在于这一时期的移民史资料已经使得这样的求证成为可能。作者的阐述围绕着战乱--人口损失--移民浪潮这样的基本线索展开,他的基本思路是“确定移民的分布范围--确定各地移民在总人口中的比例--确定各地标准时点的人口数--求出移民的人口数”(卷6,648页)。因此作者主要的学术贡献,就体现在给出了明代洪武大移民、永乐移民,清代初年西南移民潮、东南棚户与客家移民、太平天国战后移民以及北方地区移民等各次大的移民浪潮的移民数量。其中部分内容前人已有研究,作者的工作“在于对移民数量作了进一步的考证”(卷6,653页);有一些,如清代前期浙江和湘东移民等,则是作者首次提出来讨论的。当然,除此之外,作者也深入讨论了其他一些“他人未曾涉足”、却极有意义的论题,特别是移民与土著的关系,客家移民社会的形成,以及由于移民运动导致中国人口与自然资源重组引起的“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等,这些可谓作者新开拓的研究领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