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狄尔泰后来也直接指认过这点。他认为哲学的目的就是行动,“实践哲学的任务就在于:确定生活中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东西,实践哲学的主题是某些最高的原则——它们决定实践活动的方向,并为之提出奋斗的目标”。转引自H. P. 里克曼:《狄尔泰》,第88页。 (25) 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王玖兴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67页。 (26) 威廉·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第1卷,第233页。 (27) 狄尔泰:《描述和发现心理学的观念》,转引自谢地坤:《走向精神科学之路——狄尔泰哲学思想研究》,第42页。 (28) 据张汝伦考证,狄尔泰后来在《精神的世界》一书中指认过这点,他明确阐明在法国革命、科学、工业和机器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基础。(参见张汝伦:《二十世纪德国哲学》,第6页) (29) H. P. 里克曼:《狄尔泰》,第39页。 (30) 威廉·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第1卷,第309页。 (31) 威廉·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第1卷,第258页。 (32) 威廉·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第1卷,第2页。 (33) 威廉·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第1卷,第5页。中译文有改动。狄尔泰在这里使用了有生成性含义的Geschichtliche一词,并且,Wirklichkeit一词不是指实在(Realit t),而是现实、真实之意。 (34) 威廉·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第1卷,第65、5页。 (35) 参见H. P. 里克曼:《狄尔泰》,第30页。 (36) 威廉?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第1卷,第5页。 (37) 这个Gestalt在德文中为外形、形态之义,动词Gestalt则有塑造、形成、构成的意思。格式塔心理学形成之后,Gestalt一词又逐步生成“完形”之义,并通指一种整体性的突现场境。 (38) 参见H. P. 里克曼:《狄尔泰》,第22页。 (39) 威廉·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第1卷,第6页。 (40) 威廉?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第1卷,第23页。 (41) 威廉·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第1卷,第6页。 (42) 狄尔泰:《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第3、60页。 (43) 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第96页。 (44) 狄尔泰:《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第162页。 (45) 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第17页。 (46) 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第57页。 (47) 参见张一兵:《劳动塑形、关系构式、生产创序与结构筑模——关于构境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逻辑承袭》,《哲学研究》2009年第1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