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清教思想和英国理性主义对美国早期人权政策的影响(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李世安 参加讨论

事实上,美国开国元老们要争取的"人人生而平等",不是指北美人民之间的平等,而是指北美白人统治者及有产者与英国人的平等。北美中上层人士把他们自己视为"英国人",他们开始革命时,并不是要争取独立,而是要争取与英国人一样的平等。
    华盛顿在独立战争开始后声称他是"为正义而战,并非为独立而战"。他所谓的正义,就是要争取"与英国人平等的权利"。因此他把独立战争说成是英帝国的"内部纷争"。在独立战争开始后至1776年1月, 每天晚餐时,华盛顿似乎忘记了战场上的敌人,率领所有军官为"英王的健康干杯"!(注:《华盛顿选集》,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44页。)
    对华盛顿的所作所为,潘恩曾给予尖锐批评。潘恩指责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按兵不动"。他说如果不是法国在人员、金钱和海军上的帮助,恐怕华盛顿"早已把美国丧失掉"了。潘恩不客气地说:"你在战场上睡觉,浪费了许多光阴,因而把国库耗费一空;最后胜利的光荣,根本没有你的份。"(注:黄继忠编译:《名人书信一百封》,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香港版,第149、151页。)潘恩对华盛顿的批评虽然言过其辞,但华盛顿在独立战争初期由于为争"英国人的权利"、为"正义而战"随时准备妥协,作战不力却是不争的事实。据记载,华盛顿与大陆会议的代表们希望通过"乞求",而不是战斗,去争取"英国人的权利"。因此在1775年7月邦克山战役后, 大陆会议不是要独立,而是仍然要权利。他们通过了致国王乔治三世的《橄榄枝请愿书》,恳求和平。但英王乔治三世断然拒绝,并颁布了一道诏谕,宣布殖民地处于叛乱状态,这才迫使华盛顿和大陆会议继续战斗。1776年1月, 潘恩的《常识》出版后,鼓舞了那些犹豫不决的人,独立战争才真正转变为反英斗争(注: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等著:《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上卷,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3页。)。 然而大陆会议在独立与否问题上仍不统一,不能团结一致,所以独立战争迟迟不能取得胜利(注: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等著:《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上卷,第227页。)。
    因此,在独立战争胜利后,由华盛顿领导的美国政府带有强烈的英国传统就是非常自然的了,他们的人权政策就不可能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对此,潘恩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既然联邦政府是模仿英国政府的形式(虽然不完全像它的蓝本那么卑劣),可想而知,你们自然也会模仿它的许多缺点",成为"挂羊头卖狗肉"的民主政体(注:黄继忠编译:《名人书信一百封》,第149、151页。)。
    事实上在美国开国元老们的心目中,所谓"天赋人权",这就是自由地保卫"财产权",是天赋给他们的阶级特权。马克思在揭示资产阶级人权的阶级实质时曾说:"自由这一人权的实际应用,就是私有财产这一人权",这一论断完全适用于评价美国早期的人权政策。
    由于英国清教思想和理性主义传统的影响,美国早期的人权政策有民主进步的因素:自由平等的原则在《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中得到确认;不管美国建国元老们在考虑政府体制时出于何种动机,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已经建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三权分立的机制,已为实践证明是保证资本主义民主制正常运转的有效措施。
    但是由于美国人权政策强调了清教和英国理性主义人权中的财产权,这就使美国早期的人权政策中出现了许多不民主的因素和贵族残余,制约着美国人权政策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