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古埃及文明的特性(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理论研究》 刘文鹏/令狐若明 参加讨论

四、固有的文化传统与兼收并蓄的文明
    有人指出:"在埃及人生活的各方面,在它的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上, 仍然能够看到强烈的保守性。 "(注:《新不列颠百科全书》(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Macropaedia,第6卷,1973,第460 页。)在不少人们的印象中,古埃及是一个封闭的、保守的国家,是一个发展缓慢、停滞不前的文明。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人们把它归咎于地理环境的作用。
    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部,以尼罗河为中心,其东西为干旱的沙漠,南、北濒临地中海和尼罗河的几处大瀑布。这样一种相对闭塞的环境,对于外来民族来说,几乎是形成一种天然的屏障。所以,埃及很少像两河流域那样,经常遭到游牧的和某些文明民族的侵犯和便于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但是,事实上,这种地理上的天然的屏障并没有限制埃及与近东和地中海世界,以及非洲内地的交往。
    从远古时代起,埃及人通过红海海峡和苏伊士海峡与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发生了交往。在南方可以通过几个瀑布,经常与埃塞俄比亚人发生密切联系。特别是从新王国时代以后,埃及越来越多的陷入对外军事和商贸活动中。在埃及人的不断对外战争中,埃及帝国成为近东历史上第一个军事霸国,地理环境对它的限制和影响也就越来越少,因而,所谓闭塞和保守性也就越来越被对外的军事活动和政治文化上的交往所削弱。
    抛弃地理环境上的因素,我们所看到的埃及是一个最古老的,维持多年文明的连续性这一特点外,还有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古埃及人固有的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的传统。
    古埃及人最初生活于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中,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形态和自我为中心的民族意识。埃及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自己生产活动的工具制造工艺,而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其他文明。埃及的农业生产紧紧依赖于尼罗河,而尼罗河有规律的泛滥又给埃及人的农业生产活动创造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固定的模式。在所有一切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一系列的经验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某些生产实践的传统习惯。
    在古埃及人的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了埃及人固有的文化传统。如果说,在古王国时代埃及的传统文化领域中,文学、艺术的创作和宗教活动中已经形成了某些基本法则,那么,到了新王国时代,随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在古王国时代文化生活的基础上形成了某些固有的传统模式。
    在古埃及的固有的文化传统中,象形文字的产生与发展颇具代表性。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既不象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那样可以为几个不同民族的语言所利用,又与古代中国的象形文字的演变不同,它仅仅为古代埃及民族所利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从公元前4000年代后半叶开始出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末, 大约流行了三、四千年之久。虽然,在这几千年中,象形文字的语法和词汇变化相当大,特别是在罗马统治时期的埃及语言,较之法老时期,很少相似之外,(注:A.伽德纳:《埃及语法》,Oxford,1982,第1页。)但是, 象形文字的传统却得以保存下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通过西奈铭文,最后影响了腓尼基字母文字的发明。
    象形文字最初是铭刻在公共纪念碑和陵庙墙壁上,形象地描绘不同形态的物体和事务,简直是绘画艺术的一个分支,但是,使用起来不甚方便。所以,在古王国末期,由象形文字演变出来一种便于书写的行书体, 通常称为僧侣体。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即后埃及的第25王朝时期,在僧侣体的基础上又发明了更简便的草书形式,即世俗体。古埃及人尽管发明了3种书写形式不同的文字,但都是象形文字的演化。 象形文字及其不同的书写体,维持了古埃及文字的固有传统。不同的是,大约从公元3世纪起始用的科普特文字, 它是古埃及人基督徒后裔科普人发明使用的。科普特文是用希腊字母写成,仅仅补充了7个特殊的字母, 而这几个字母又是渊源于古埃及象形文字。
    其次,作为古埃及传统文化的另一特点是文学体裁的多样性和艺术创作的固定模式。
    古埃及人是富有创作力的,思想意识活跃的民族。古埃及人没有创作出像两河流域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和希腊的荷马史诗那样长篇的英雄史诗,但是,除此之外,他们创作了几乎包括后来文学的所有体裁:神奇迷人的神话传说;炫耀功德的传记文学;规范人们行为的教谕文学;引人入胜的散文故事(或小说);虔诚与纯真的诗歌,以及适于表演的戏剧等。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埃及人追求美好的"永恒"世界的宗教文学、丰富多彩的文学体裁和固有的文学表现形式构成了埃及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创作,特别是雕刻,除了埃赫那吞改革时期的阿玛尔纳艺术外,基本上是建筑物的装饰品,很少作为独立的艺术而存在。在雕塑艺术的创作上,形成了一套基本的模式是:1.人物的表现形式往往是行进式和坐式。前者是人物的左腿迈开一小步,后者往往是人物坐在底座上或盘腿席地而坐;2.突出法老的高大人物形象。除了法老的巨像外,在法老雕像的腿部往往还陪衬着王后妃子或子女的小雕像;3.人物的雕塑采用"正面律"的原则:头部、身躯保持垂直,面部、双肩和胸部正面展示,两眼向前直视。塑造的人物,脸面呆板、冷漠。浮雕上的人物,通常是头部、面孔以侧面形式表现,眼睛直视前方,上半身为正面,双腿又是侧面;4.人物雕像的不同部位往往着以不同的颜色;5.浮雕与绘画都配合以象形文字的说明。
    古埃及人的陵墓、庙宇和纪念碑的建筑风格和构造,在世界建筑艺术发展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不论近东或希腊、罗马的陵墓建筑都没有古埃及人那样的特殊风格和气魄。古埃及人的金字塔,其规模之宏大,造形之雄伟,在古代任何民族的陵墓建筑中是不曾见到的。帝王谷的岩窟墓,其构筑形式之复杂,工程建筑之艰巨也是世界各国少有的。
    古埃及的庙宇不仅有祭神的神庙,还有祭王的葬祭庙。庙宇的建筑通常以神庙的模式为主,而神庙的模式通常是由塔门、中庭、柱廊或柱厅与神圣间(圣殿)构成。此外,还配备以方尖碑和狮身人面雕像等装饰性建筑物。古埃及的庙宇建筑,特别是不同形式的列柱,对古代西方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繁文缛节的丧葬习俗是传统的古埃及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又一表现。古巴比伦像其先前的苏美尔人一样,以物质实惠为主,不修来世。但是,古埃及的宗教意识浓厚,特别是追求"永恒"世界的信念,甚于其他许多民族。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在希罗多德的著作中或古埃及文献中,都可以看到有关灵魂的记述。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还存在。人的灵魂有3种:卡、巴、阿克,但主要是前两者。卡是人出生时被创造, 代表了人的生命力,人死后它仍然保存在尸体中,成为人的"替身";巴是人头鸟身形象的精灵,在人死后可离开尸体,像活在世上那样可到任何地方遨游,但晚间返回尸体中。(注:B.活泰松:《古代埃及的神》(B.Watterson,The Gods of Ancient Egypt),纽约,第84、85页。)为了保证巴能在尸体中安居,必须保证尸体不朽,因而发明了尸体防腐的技术,使之成为干尸,通常音译为木乃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