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学思潮下的史学繁荣 1.实学的人文启蒙精神与明清时期的史评著作 实学思潮的人文启蒙思想在史学领域中的直接反映,就是“程量今古,独出胸臆”(焦竑《<藏书>序》)的史评类著作的大量涌现。李贽的《藏书》、《续藏书》、 《批点皇明通纪》,张溥的《历史史论》、《宋史论》、《元史论》,王夫之《宋论》 、《读通鉴论》,熊伯龙《无何集》,龚自珍《古史钩沉论》、《明良论》等,就是其 中的佼佼者。这些史评著作既成为实学启蒙思想的文本载体,又体现着实学时期人们对 千古历史的重新认识。 首先是史学家开始强调用自己的眼光和标准,而不是用“圣人之是非”作为评判历史 的准则。千百年间“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等于“未尝有是非”,“天生一人自有 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李贽:《焚书·答耿中丞》),李贽明确提出修 史时“一切断以己意,不必合于儒者相沿之是非”。随着“儒者相沿之是非”被打破, 史学家开始用新的眼光评判和解读历史。李贽“读史时真如与百万人作对敌”(李贽: 《续焚书》卷1),在其史论著作中对众多历史人物作出了全新评价。张溥对“私天下” 之君大加鞭挞,对岳飞之死则评之为“愚忠”,认为岳飞应当“以死反之”(《通鉴纪 事本末》卷155)。黄宗羲的“天下之大害君而已”即是实学启蒙思想的呼喊,也是其对 千古历史的重新审视。王夫之也明确反对愚忠及“无益于教”的身殉。甚至认为那些无 法“保其类”和“卫其群”的君主“可禅、可继、可革”,只要为了民族利益,即使臣 子篡位,也不是不可以的:“即令桓温功成而篡,犹贤于戴异类以为中国主”(王夫之 :《读通鉴论》卷13)。因为“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同上,卷17 ),民族利益与天下公利大于一家一姓的私利。 此外,对于商贾地位、妇女问题、用人问题、农民造反等问题,在这一时期的史论著 作中,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表现出新的时代特色。如李贽在《藏书》中就将李密、窦 建德、王莽、公孙述、曹魏、孙吴、刘蜀、南朝、北朝都列于“世纪”之中,将秦始皇 置于《世纪》中“混一诸侯”一目下,陈胜列于“匹夫首倡”,项羽列于“英雄草创” 。 2.学必致用与当代史研究的繁荣 在史学著述中,当代史难撰,而当代史中的当朝史著述最难。但在明清两朝,当朝史 著述却灿若繁星,层出不穷,构成明清史苑中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 明嘉靖中叶,出现了第一批明人撰修的当朝史著作,此后便一发不可收。郑晓《吾学 编》,邓元锡《明书》,何乔远《名山藏》,朱国桢《明史概》,张铨《国史纪闻》, 雷礼《皇明大政记》,谭希思《明大政纂要》,陈建《皇明资治通纪》,谈迁《国榷》 、徐学聚《国朝典汇》,陈子龙等主编《明经世文编》……仅《明史·艺文志二正史类 》著录于官修实录、年表之后的私家本朝史,就有32种,而杂史类著录大约有190种。 清人也于乾嘉时期开始治本朝史,出现了蒋良骐《东华录》,赵翼《皇朝武功纪盛》、 钱仪吉《碑传集》,陆耀《切问斋文钞》,魏源《皇朝经世文编》、《圣武记》、《道 光朝洋艘征抚记》等著作。当朝史著述的繁荣,与实学思潮的影响和推动是分不开的。 在实学思潮兴起的背景下,史家经世致用的热忱极为高涨。面对现实的和潜伏的社会 危机,他们发出了“是果世变成江河之趋而不可挽与?抑人事之得失有以致之也”(陈建 :《皇明通纪》卷首)的疑问,纷纷将目光投向现实,投往当朝,将“半世精神,一生 事业”(朱国桢:《皇明史概》自序),都投注到了对当代历史的著述和研究之中,以探 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提醒当朝统治者“明鉴戒”(郑晓:《吾学编》 卷20),修朝纪。在这些著作中,深深浸润着史家忧国忧民、辅世拯民的深沉情怀。 以《经世文编》的编撰为例。陈子龙等复社诸子以“有经世之才,必济以纪世之学” 的精神,搜集大量官方奏议等文书及私人文集千余种,选取“关于军国、济于实用”者 编辑而成的宏篇巨制《明经世文编》,“不仅是一部内容翔实的史籍,而且是一部‘治 乱攸关’的政书”,是“明末实学建设的丰碑”(注:陈鼓应、辛冠洁、葛荣晋主编: 《明清实学思潮史》,齐鲁书社1989年,中卷,第924页。)。在反映此编著目的的凡 例中,“经世”的宗旨被反复提及,复社诸子的一片经世热情,尽在其中。 “晚清学术界之风气,倡经世以谋富强,讲掌故以明国是,崇今文以谈变法,究舆地 以筹边防。皆魏氏倡导之,或光大之”(注:齐思和:《魏源与晚清学风》,《中国史 探研》,中华书局1981年版。)。魏源是道咸年间经世实学的代表人物。他编纂的《皇 朝经世文编》,同样是一部当代经世巨著。其中“学术纲”在理论和学术思想上对“经 世致用”作了广泛的论证,“治体纲”对中国传统政体尤其是清朝政体进行了说明。从 而为“经世致用”这个古老的概念制定了较明确的界说,并由此确定了选文的当代性和 实用性。准确的选文定位与一片经世济民的苦心,使其集清代前中期经世实学之大成, 并在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十年风行海内,凡讲求经济者无不奉此,几于家 有其书”(俞樾:《皇朝经世文续编序》)。此后,续编此书者近十余家,如《编补》、 《续编》、《三编》……从晚清至民初,遵其宗旨、仿其体例的各种“经世文编”迭出 ,足见其影响之深,也反映出多事之秋的社会对于这种当代经世史学的需求是何等的迫 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