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美国西部“牧羊帝国”的崛起(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周钢/李军 参加讨论

最后,内战后美国东部养羊中心随着西进运动规模的扩大不断向西推进,推动了西部牧羊帝国的扩展。随着美国现代化的深入,养羊业在东部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1英亩地价高达50美元(注:弗雷德·A.香农:《农场主的最后边疆》(Fred A.Shannon,The Farmer's Last Frontier,Agriculture,1860-1897),纽约1945年版,第209页。)。内战期间,由于北部棉纺厂的棉花供应严重不足,曾增加了对羊毛的需求。战后,南部恢复了对北部充足的棉花供应,羊毛市场又变得不景气起来。从1860年以来,美国的羊毛产量增加了70%,加上南非、澳大利亚和南美大量廉价羊毛的涌入,致使美国的羊毛市场过于饱和。在内战后20年间,美国的羊毛价格下跌。上述因素导致了东部养羊业的衰落。每只绵羊的平均价格从1860年的3.37美元跌落到1868年的2.17美元。被淘汰的母羊或其它低级羊则只能以每只0.75-1.5美元的低价处理给屠户。其结果迫使东部各州的养羊者减少羊的数量。如俄亥俄从1867-1869年,把羊的总数减少到近250万只(注:费雷德·A.香农:《农场主的最后边疆》,第208-209页。)。在此境况下,一些养羊主放弃了本业,另一些缩减经营规模,还有一些人到辽阔的西部去寻找廉价的牧场。
    西部对东部的养羊人有诸多的诱惑力。第一,联邦政府鼓励开拓西部的优惠土地政策。继《宅地法》在1863年初实施之后,美国国会又分别于1873年和1877年通过了《育林法》和《荒地法》。牧羊场主也像牧牛场主一样,利用这些法令,凭借"优先购买权"和"先占权"不断扩大"牧羊帝国"的疆域。以怀俄明为例,到1890年,大多数牧羊主都拥有了水源周围的一片土地,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第二,一个农业特派员在1870年指出,辽阔的美国西部是发展养羊业的极好地方,能仿效南非、南美和澳大利亚获得廉价的牧场。第三,来自西部的建议力促东部的羊毛生产者卖掉东部的高价土地,把羊群赶到西部。1885年,西部牧牛业的倡导者詹姆斯·布里斯宾对怀俄明发展牧羊业的前景作了大胆而夸张的预测。他预言怀俄明能放牧美国、澳大利亚和阿根廷所有的羊,一年能产价值1亿美元的3亿磅羊毛(注:詹姆斯·S.布里斯宾:《牛肉源泉,或如何在大平原致富》(James S.Brisbin,The Beef Bonanza,or How to Get Rich on the Plains),费城1885年版,第103页。)。这种有诱惑力的宣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东部养羊人移往西部牧区。东部养羊人开始了新的移民运动,最初是移往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太平洋沿岸各州。也有些养羊人把羊群从俄亥俄流域赶往蒙大拿。到1880年,大量羊群又被赶进了所有山区各州。
    东部养羊者移居西部后,对那里传统落后的牧羊业进行了系统改造。他们通过不断引进优良羊种,与西部退化的"丘罗羊"杂交,提高西部羊的质量。内战后的几十年间,移居西部的东部养羊主,引进了诸如科茨沃尔德、索思唐、施罗普罗尔、林肯和郎布依埃等新的优质羊种,与西部羊杂交,经过多次选育良种,最后培育出了能适应美国西部气候、肉味鲜美和产毛量高的优质羊。每只羊产毛量达5-10磅(注:勒鲁瓦·R.哈芬、W.尤金·霍朗、卡尔·C.里斯特:《西部美国》,第433页。)。这不仅改变了以往西部牧羊业只产肉的单一经营模式,使之取得既产肉又产毛的双重经济效益,而且满足了东部市场对羊羔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东部养羊人不断拥向西部,也吸引了东部和外国的资本投入西部牧羊业。布里斯宾在1880年承认,牧羊业比养马和牧牛吸引了更多的有效投资(注:霍华德·R.拉马尔主编:《美国西部读者百科全书》,第1104页。)。商业资本的投入,加速了对西部牧羊业落后生产方式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墨西哥牧羊业中落后的分成租佃制。东部养羊人移居西部,也带去了东部在农场围栏养羊的先进管理方式。在山区和北部严寒地区,牧羊场主为羊群过冬不断增加干草饲料的贮备,取代游牧。在落基山区,1870年有270万英亩灌溉的土地,到1890年则增长了2倍。一些牧羊场主,采取夏季在开放牧区放牧和冬季在自己牧场用干草饲养相结合的办法扩大羊群。怀俄明的一家牧羊公司在1889年宣布,它控制的各种土地总数达28.4万英亩。其牧羊场的一部分位于联合太平洋铁路南侧。在长25英里、宽7英里的范围内全部筑起了围篱,由一条30英里长的主渠和数条总长达75英里的横排水沟灌溉。其中一部分土地每年可以收获8万吨干草,饲养着约7万只羊。这个公司中所有的38处牧场房屋和牧羊点分散在所辖的土地上,彼此用电话联系(注:欧内斯特·S.奥斯古特:《牧牛人时代》,第229-230页。)。这样,使西部传统落后的游牧式牧羊业逐渐向固定围栏牧场养羊过渡。
    得益于上述诸多有利因素的影响,美国西部的牧羊业得到迅速发展。从内战后至20世纪初的30余年时间里,在密西西比河以西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的"牧羊帝国"。其东西走向由密西西比河抵太平洋沿岸,南北距离从得克萨斯南端达美加边界。"牧羊帝国"的形成和发展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其一,在中西部养羊主向大平原肥沃的草地和落基山区大举进军的同时,西部的牧羊业(除北部牧区外)也向山区各州和大平原扩展。牧羊区东西相向扩展,加速了东西部的交融,有利于用东部先进的养羊经验改造西部牧羊业的落后经营方式。其二,牧羊区从西南部向太平洋沿岸各州发展,再由太平洋沿岸各州扩大到北部辽阔牧区。其结果使落基山以西所有的州和领地都发展起了牧羊业。其三,继新墨西哥之后,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怀俄明和蒙大拿都成了产羊大州或领地,并相继居于牧羊业的领头地位。新墨西哥失去了内战前的"中心"地位。"牧羊帝国"的普遍繁荣代替了新墨西哥"一花独秀"的局面。
    美国西部牧羊业的繁荣是牧羊人艰苦创业的过程。第一,牧羊人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他们长期与家人、朋友分离,靠豆子和咸肉维持生活。他们的居住条件极其简陋。在开放牧区游牧的牧羊人,整天随身携带铺盖露宿。在固定的牧羊点,他们住的也只是一间土墙破屋或是一个仅能遮住头顶的茅草棚。暮春时节,牧羊人要赶着由500-3000只羊组成的羊群,到山区放牧。多数牧羊场主只为牧羊人提供一顶帐篷。牧羊人既要为羊群寻觅水源充足和牧草丰美的放牧地,又要保护羊群免遭觅食的狼和山狮的袭击。6-9月,牧羊人在山区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几乎无人涉足他的牧羊地(注:弗雷德·A.香农:《农场主的最后边疆》,第208页。)。只有忠实的牧羊狗是牧羊人的伙伴和帮手。在北部牧区,对牧羊人和羊群来说最大的危险是暴风雪的突然袭击。此时,牧羊人必须拼死控制羊群不乱,并尽力把整群羊赶回定居点。一旦乱群,他们不仅忍受饥饿和寒冷四处搜寻聚拢羊群,而且有时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在科罗拉多,一场空前的暴风雪过后,人们发现一个墨西哥牧羊人的尸体,他赶的羊很多被埋在悬崖下的雪堆里(注:勒鲁瓦·R.哈芬、W.尤金·霍朗、卡尔·C.里斯特:《西部美国》,第437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