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哲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位(4)
同时,人的历史问题也是哲学本身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因为人是历史性的存在,人的存在在时间中展开即为历史。人的历史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存在问题。在世界上的一切存在,唯有人才具有历史。这里的“历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过程”,而是指人的存在及其展开是一个自为和自律的过程。人的历史是由人自己创造的,而且只有人才具有历史意识,即对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人借助于历史意识来了解“人是什么”,了解“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借助于历史意识来展望和创造未来。总之,在历史的哲学中深刻地体现了哲学的终极关怀。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历史的哲学又高于中介学科。 由此看来,历史学的哲学(历史认识论)的学科地位比较确定,而历史的哲学的学科地位既确定又不那么确定,只能大致规定为哲学与客观历史之间的中介学科。其实,一切学科之间,乃至一切事物之间,都不存在绝对的界线。 五、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的关系 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虽然在研究对象、学科定位以及其他特点方面存在种种区别,但是都属于历史哲学,相互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正如客观历史与主观历史的关系一样。两者是相互补充的。 首先从历史本体论这一方面来看。以往的各种思辩历史哲学理论存在诸多缺陷,因而遭到批判历史哲学的指责。它的思辩性、独断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重视历史认识论的问题。它们用固有的哲学观念去剪裁历史材料,而不是从历史材料中去发现真实的联系;不了解历史认识的特殊性质,没有自觉到历史意识本身的历史性、相对性。 其实,任何一种历史意识,包括历史理论或历史哲学,都只能是历史的产物,是历史的主体在自身发展的某一阶段上的自我意识。因此,历史理论本身也是历史的、具有历史性。每一种历史理论面对的总是人类已逝的过去,一个有限的历史片段。从而,历史理论能够说出的历史统一性、历史的方向、意义、规律等等,都只能是对这种片段的概括,都只能是近似的、相对的。同时,每一时代的历史理论都是从该时代的现实出发来谈论历史的。时代精神、历史哲学家个人的价值观念等等势必影响到对历史过程的认识与探讨,从而作出某种区别于其他各种历史理论的判断。换句话说,各种历史理论都带有主体性、时代性,都不是终极的、永恒的。再者,历史过程中时间的一维性对历史认识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已逝的历史不是直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不象自然物那样可以直观。人们面对的只是历史的“留传物”,是通过文物、记载等“记录”下来的、“凝固”化了的历史。要通过“留传物”去“复制”或构想已逝的历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需要专业的研究技巧。柯林伍德认为,历史研究与侦破案子非常相似:从罪犯留下来的痕迹去推断犯罪的过程与动机;一个好的历史学家就像一个好的侦探。在批判历史哲学看来,这个“侦探”过程存在复杂的认识论问题,其结果的真理性不是客观的。在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看来,历史认识的成果不可能就是客观历史的完全再现。不管怎么说,这里已经存在一个“差数”。历史哲学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史学研究;历史理论的形成又要受到主客体两方面的制约。这样,“已逝的历史--留传物--史学研究的成果--历史哲学理论”的过程包含了好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差数”。因此当历史哲学理论试图把握历史过程背后的本质时,总是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它们可能达到的历史真理也只能是相对的--如果不说是不可能的话。因此,以往的思辩历史哲学理论由于忽略了这些问题,总是试图给出永恒的、绝对的真理,就不能不受到批判历史哲学的指责。历史本体论必须扬弃思辩理论,扬弃独断性。它的发展需要历史认识论的参与、疏通、解构和重构;需要历史认识论的补充。 反之,历史认识论不能拒斥“形而上学”,不能因为思辩历史哲学的缺陷而全盘否定历史本体论。任何一种认识论总是从属于一定的本体论的。历史认识论也不例外。它所使用的概念、观点、方法等等都是和一定的历史本体论相联系的。在科学哲学中有一种说法:“理论先于观察”,在历史认识中同样如此。恩格斯说得好,没有理论思维,连两件简单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历史哲学作为一种哲学而不同于科学;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其任务不仅仅在于“复制”历史或梳理对于历史的认识,更在于是一种终极关怀。它要在历史中为人们寻找精神家园,寻找人自身存在的意义。这是一个价值问题,不能用认识论的“真理”概念来解说。因此,历史认识论必须注入历史本体论的人文精神,这样一种主体性是不能清洗或“解构”的。历史本体论也是历史认识论的必要补充。 总起来说,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相互需要、相互结合,并且后者是从属于前者的。在这个前提下,就不再需要“历史的哲学”和“历史学的哲学”两个名称,就可以统一称之为“历史哲学”。或者说,“历史哲学”包括“历史本体论”和“历史认识论”这样两个各有侧重而又不可分割的方面。从历史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经过了历史本体论和历史认识论前后相继、各执片面从而造成学科本身的歧义之后,应该达到否定之否定的阶段,达到扬弃两者各自的片面性而复归一统的时候了。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为这一任务奠定了基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哲学的关系[A].参见拙文历史哲学和马克思的历史理论[C].复旦学报,1992,(1)。)。 【参考文献】 [1]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2]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威廉·德雷。历史哲学[M].三联书店,1988. [4]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