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阳城、阳翟是先夏伯都,非早夏帝都(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刘庞生 参加讨论

郑武公占据郐国。《史记·郑世家》:“(郑武公)东徙其民洛东,而虢、郐果献十邑,竟国之。”从此,郐地归郑。沿革:郑国建在郐墟,郐国建在祝融墟,祝融国建在古郐墟。汤亳是否也建在古郐、古祝融之墟呢?存疑。郐国,几度兴,几度灭。嵩山对应天区在钧天之内谓中。郑国对应天区是寿星次角、亢、氐三宿。《淮南子·天文》:“中央曰钧天,其星角、亢、氐。”嵩山在郑国之内,故嵩山对应天区在钧天谓中。”
    九州在五服之中,豫州在九州之中,郑国在豫州之中,嵩山在郑国之中,嵩山在天区之中,嵩山在四方之中。夏,鲧伯封于嵩山阳城,故:夏族起于西,兴于中,探讨夏族起兴,是考证夏都的前提。
    三、阳城、阳翟是鲧禹伯都,非帝都
    (一)文献记载阳城是鲧伯都、禹都,不是帝都。有文献记阳城是禹都,但未说是帝都或是伯都:《世本·居篇》:“禹都阳城。”《竹书纪年》:“(禹)都于阳城。”有文献记阳城,但未说阳城是都城:《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三国)韦昭解:“……夏居阳城,崇高所近。”[13]《史记·夏本纪》、《地理志·颍川郡》《郡国志·颍川郡》,皆记阳城,但未说是都城。有文献否定阳城是都城:《帝王世纪》:“然则(禹)居阳城者,自为避商均时,非都也。”《括地志·洛州》:“然则(禹)居阳城,为禹避商均时,非都也。”有文献记阳城是先夏鲧伯都:《竹书纪年》又曰:“(尧)六十一年,命崇伯鲧治河。”言鲧官居诸侯伯(非爵),封地(国)在崇山,即阳城。夏《连山易》:“鲧封于崇。”前已考,崇即今河南登封中岳嵩山。虞夏时,嵩山之内名城唯阳城,故可以说阳城是先夏鲧所封之伯都,如前引韦昭语:“夏居阳城,崇高所近。”
    有文献记禹长于阳城,启生于阳城:(南宋)罗泌《路史·余论(卷九)》:“元封元年,武帝幸侯氏,制曰:朕用事华山,至中岳,见夏后启母石。”
    以上文献多结论,少事实、经过、因果。而孟子则说:禹、益避居阳城:《孟子·万章(上)》:“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舜禹之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禹为舜百揆,代舜摄天子政二十年,益代禹摄天子政十年,皆没正式即位改正朔,是准天子非天子,是臣不是帝。故《尚书大传注》:“《书》曰:‘高宗梁闇(亮阴),三年不言。’……子张问何谓也?孔子曰:‘古者君薨,世子……三年不敢服先王之服,履先王之位。’”禹、启从民意,正式即帝位设帝都于冀。所以阳城是禹、益夏城,非禹益夏都。鲧治水不成,被舜殛于羽山,阳城不再为伯都。后禹被尧封于阳翟。益避居阳城期间,启当在阳翟。《左传·昭公四年》:“夏启有钧台之享。”钧台在阳翟,在今河南禹州。今古钧瓷之名,即源自钧台。《括地志·洛州》:“阳城在箕山北十三里。”今河南登封告城镇王城岗有阳城遗址,有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遗存。孟子记史颇详,记阳城是禹、益避居之夏城,可信度很高。《竹书纪年》、夏《连山易》,记阳城是鲧伯都可信。《世本》、《竹书纪年》,记阳城是禹都不确。
    根据仇士华先生公布的碳14测年框架,王城岗阳城遗址,年代范围,大约在BC2000-2200年间。[14]正是先夏与早夏前期时期。故:阳城是先夏鲧伯都,禹、益夏城。
    (二)文献记载,阳翟是先夏禹伯都,在今禹州
    有文献记阳翟是禹都,但未说是帝都:《地理志·颍川郡》:“阳翟,夏禹国。”颜师古注颍川郡引(东汉)应劭曰:“(阳翟)夏禹都也。”有文献记载,阳翟是诸侯伯都:颜师古注《地理志·颍川郡》:“阳翟,本禹受封耳。”受天子所封之都是诸侯、王官之都、非帝、王都;《帝王世纪》:“禹受封为夏伯,在《禹贡》豫州”(非汉、唐豫州)外方南,角、亢、氐之分,寿星之次。……阳翟是也。”明示:阳翟不是帝都,是禹即天子位前的诸侯都,《括地志·洛州》:“禹封夏伯,今河南阳翟是。”禹随父鲧,原居阳城,生启。后禹事尧、舜,被尧初封阳翟,任诸侯伯,称夏伯。阳翟古称栎,属高密地;所谓禹封高密,即是封栎邑阳翟。《路史·后纪(十二)》:“(禹)封之高密以处于栎,是为有夏曰夏伯。”罗苹注:“禹之封国栎,今许昌阳翟。”夏伯是官不是爵。(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说夏时“封有功,爵有德;恶无细而不诛,功无微而不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