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历史和逻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现代意义”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同时在一些方面特别是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历史和逻辑的研究方面却存在着不少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我以为,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历史和逻辑的研究方面至少有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需要搞清楚:其一,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世界历史思想是否是单线论;其二,马克思在其晚年是否提出了所谓“东方社会发展道路”说;其三,马克思在其晚年所提出的“跨越”思想是否表明他以往的历史观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 学术界持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单线论观点人的主要论据是:按照马克思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世界历史思想,全世界只有在资本主义基础上才能进入世界历史,实现世界的归一。对此,笔者难以表示同意。 1.“历史发展规律”、作为总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各个民族或国家社会发展的阶段性。 实际上,无论是单线论还是多线论,其方法论的基本点都是相同的,即都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作为总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各个民族或国家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之间的区别及联系。不过,单线论和多线论在其表现形式上又是互相对立的。单线论强调各个民族或国家的社会历史都严格地按照同一的序列模式演变发展,而多线论则强调各个民族或国家社会发展阶段性间的区别。前者在方法论上把历史发展规律混同于作为总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从而把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简单化。而后者则在方法论上把历史发展规律混同于各个民族或国家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从而把各个民族或国家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绝对化。在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看来,由于把历史发展规律混同于作为总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单线论实际上把作为总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直接与各个民族或国家具体的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等同起来;由于把历史发展规律混同于各个民族或国家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多线论则把世界历史视为多种社会历史发展模式的简单堆积或机械相加的总和。显然,从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的角度看,这两者都是失真的。作为总体的世界历史过程既不是各个民族或国家必须严格遵循的同一的社会发展系列,也不是诸多的社会发展模式的机械相加。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在方法论上既要求人们必须从世界历史总体的发展过程去把握各个民族或国家的社会历史发展道路,又要求人们必须从各个民族或国家社会历史发展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直接的或间接的、纵向的或横向的)去把握世界历史总体的发展过程。唯其如此,人们才能真正地以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来考察社会历史的演变发展。19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在马克思对1848年革命经验的总结和对当时世界形势的分析中就充分印证了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的这一方法论原则的正确性。 那么,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又是如何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作为总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各民族或国家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之间关系的呢?历史发展规律即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揭示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历史发展规律与作为总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各个民族或国家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历史发展规律既存在于作为整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又存在于各个民族或国家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但作为整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各个民族或国家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都不等于历史发展规律,而是历史发展规律在不同的社会空间范围内的表现形态。正因为如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其所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用既包括作为总体的世界历史发展阶段性又包括个别民族或国家的社会发展阶段性的历史的例子来加以说明。把历史发展规律混同于作为总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在方法论上就必然导致忽略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而把历史发展规律混同于各个民族或国家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就必然导致忽略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作为总体的世界历史发展阶段性与各个民族或国家的社会发展阶段性同样也不是可以相互等同的。作为历史发展规律在整个人类社会范围内的表现形态的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是由各个民族或国家社会历史发展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直接的或间接的、横向的或纵向的)的总和构成的,因此,与历史发展规律不同,它并不直接存在于每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普遍寓于特殊之中,但对系统与其构成部分的关系则不能这样说。系统本身具有它的各个构成部分不可能具有的新的、整体的属性。另一方面,从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范围来看,正是由于作为总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是历史发展规律在整个人类社会范围内的表现形态,它直接表示着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过程,所以,虽然它不等同于各个民族或国家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但却制约和影响着各个民族或国家的社会历史演变发展的性质及其总方向。正如系统的发展阶段虽然并不等于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阶段,但却制约着它们演变发展的性质及其总方向一样。我以为,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作为总体的世界历史发展阶段性与各个民族或国家的社会发展阶段性之间的关系,既有助于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与作为总体的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正确理解历史发展规律与各个民族或国家社会发展阶段性之间的关系。因为,要正确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在某一民族或国家范围内的表现形态,就不能不考虑到该民族或国家所处的那个世界历史时代的性质及其演变发展的状况。 2.关于资本主义与世界历史时代的关系问题。 学术界有的持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单线论观点的人质问道:试想,如果说全世界都要通过资本主义这一条道路而走向世界历史,这不是单线论,那还有什么单线论? 世界历史总是具有一定的生产方式性质的世界历史时代,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首先是指历史向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转变。虽然这一转变过程在马克思那个时代尚未完成,但毕竟已是一种经验性的事实:资本主义大工业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凡是它所渗入的地方,它就破坏了手工业和工业的一切旧阶段”(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68页。)。当然,资本主义是一种特定的国际关系体系, 其不平衡发展规律使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不论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全球都呈现出极不平衡的状态,但作为一种特定的国际关系体系的资本主义正是循着这条规律来吞噬整个世界的。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来了……它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生产方式……正像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25页。)我以为,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角度看,马克思的以上论述旨在讲明这样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其一,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是人类整体必经的世界历史时代,各个民族和国家都要相继被卷入这个世界历史时代,而被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所覆盖的落后国家都必然要相继地在不同的程度上发展或采用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至于在不同的程度上发展或采用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落后国家是否都必然会转变成为具有资本主义社会体制的国家,则属于另外一个问题)。其二,资本主义,既是一种国家社会制度,又是一种特定的国际关系体系。如果它不作为一种特定的国际关系体系而发展,那么它就不能生存下去。其三,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性,是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和资本主义的国际关系体系结构的运行规律。现实的世界历史进程也无可辩驳地证明了马克思这方面思想的正确性。 在我看来,单线论观点的“失足”之处就在于:把资本主义同世界历史截然分开,同时又把资本主义等同于国家的资本主义社会体制。按照这种观点,只能作这样的推导:如果存在着世界历史的话,那也是不具有任何生产方式性质的世界历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落后国家都必然要受在该世界历史时代中占统治地位、并决定该世界历史时代性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支配和影响,但这些相继在不同程度上采用资产阶级生产方式或在不同程度上受制于国际资本关系的落后国家,并非都会转变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民族,这是由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结构及其演变发展规律决定的。对这方面的问题,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注:关于这方面的问题,请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246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