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开展统治思想与民间社会意识互动研究(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天津社会科学》 刘泽华 张分田 参加讨论

天地君亲师崇拜的基本文化要素很可能是与文明的曙光一同降临中华大地的。早在以甲骨刻写卜辞,以钟鼎记述铭文的时代,人们就已把天神地祇、祖宗神灵、先王先 哲奉为绝对权威而顶礼膜拜了。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中,上帝的权威、帝王的权威、 宗法的权威、师长的权威之间就存在着互拟、互类、互证的关系。荀子的“礼三本”说 最有代表性。在汉代,董仲舒的“王道三纲”、《白虎通》的“三纲六纪”和《太平 经 》的“天地君父师”等进一步发挥了这种思想,并将其散播在社会各个阶层。人们普 遍 认为君、亲、师皆如天,天、父、师皆如君,天、君、师皆如父,天、君、亲皆如师 。 天命、君命、亲命、师命皆不可违。宋明理学将有关思想抽象为天理,归结为心性, 推 广于宇宙,散布于人事。于是,“天地君亲师”的牌位高踞于每一个家庭的供桌之上 , 成为社会风俗文化的一道风景线。与这类崇拜,相关的社会政治观念显然是一种社会 普 遍意识。
    天地君亲师联为一体的绝对权威崇拜,归根结底是绝对权威遍布社会各个层次这一现实在观念形态上的体现。在中国古代,与君主制度、等级制度及各种人身依附关系相适应,一切在上者,无论虚拟的天神、地祇、道理,还是实在的君、亲、师,以及嫡、长、夫、主等,都是主宰者。这类权威大多以“君”为文化符号,诸如宇宙的“天君”、国家的“君王”、家庭的“夫君”等。这就以帝王权威为核心构成了一种泛化的君崇拜。泛君崇拜与帝王崇拜互为因果、相互支撑。它是一种更具基础性、普遍性的社会意识。作为一种精神枷锁,它为权威主义的社会政治秩序提供着文化依据。
    中国古代社会权威崇拜的来源与类型很多,诸如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佛祖、菩萨、弥勒、玉皇、天尊,与政治理念有关的圣王、圣人、清官。各种社会权威崇拜都是研究统治思想与民间社会意识关系的重要历史材料。
    (三)官方意识形态与民众社会理想的关系
    这一课题以民众社会理想为主要研究对象。社会理想是社会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各种社会理想是考察思想与社会互动的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依据现代学科分类,“政治思想”被划归政治学,“社会思想”被划归社会学。但政治思想与社会思想很难截然两分。例如,“大同”理想既可以作为“理想社会模式”写入社会思想史,也可以作为“政治理想”写入政治思想史。古代思想家通常对社会与政治做一体化的思考。“三纲五常”、“天地君亲师”等命题都将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社会思想冶于一炉。围绕这一类的题目本应写一部“社会政治思想史”。
    一般说来,由于社会地位和所处环境不同,各个阶层的社会理想存在差异,有些内容甚至相互对立。但是,有些内容又可能为全社会所共享。在中国古代,“天下为公”、“平均天下”的若干基本思路就获得普遍认同。形形色色的均平理想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
    “平”在中国古代社会政治观念中占有重要位置。平、均、齐、同大体是同一类概念,人们喜欢以这些字眼论治家、治国。治理家族称“齐家”,治理天下称“平天下”,国家大治则称“天下太平”。论赏罚则言“公平”,论田土则言“均平”,论理想则言“大同”。“平均天下”是理想的政治,“天下太平”是政治的理想。
    均平理想的形成有四个重要渠道:一是统治者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政治方略。在现存文献中,最先明确提出均、平、齐、同的是统治者。诸如《尚书·洪范》的“王道平平”。二是思想家的相关理论。诸如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庄子的“平均”、《礼运》的“大同”等。三是宗教信仰的理想境界。诸如道教的“万年太平”、佛教的“众生平等”。四是下层民众基于“同恨人间路不平”而凝成的生活向往。在制度化的等级社会结构中,贵贱等级中的贱者、贫富差别中的贫者面临着种种不公正的待遇,向往平、均、齐、同的理想社会是一切贫贱者自发的政治倾向。上述四种不同来源的均平思想互相影响,形成了若干全社会的共识,即理想社会的特征之一是“平”。
    形形色色的均平理想是有差别的,然而,它们在形式上多有相似之处,在内容上多有共同的成分,又与同样的社会问题相联系,因此,往往纠缠在一起,不易区别。例如,《太平经》社会政治观念的基本思路与汉代统治思想很相似,而许多学术著作却简单地从民间与官方二元对立的角度解释《太平经》的“太平”,认为它鼓吹社会平等、财产共有。这类见解严重背离了《太平经》的基本思维逻辑。只有深入研究官方意识形态与民众社会理想的关系才能避免这类偏颇之见。
    (四)宗教的社会政治观念与主流文化的关系
    这一课题以宗教的社会政治观念为主要研究对象。宗教信仰以一种特殊的形式体现着广大信徒的社会政治观念、社会权威崇拜和社会理想。许多宗教在社会各阶层都拥有信徒,贯通上层与下层,其社会政治观念应列为研究统治思想与大众心态关系的重要资源。
    宗教通常属于与国家权力有别的社会力量。古代统治者对于社会大众信奉的宗教有相背的选择,但也往往予以顺应,加以利用。有的时候他们本人也是虔诚的信奉者,甚至尊某种宗教为国教。以宗教信仰形式存在的社会政治观念必然与统治思想有一个互动的关系。以政治性很强的道教为例,在道教经典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政治思想。这些思想既是社会思潮的产物,又以宗教说教的形式向社会各阶层的信徒灌输、强化特定的价值观念。道教不仅在社会各阶层拥有众多的信徒,还曾被一些朝代奉为国教,其社会政治观念很值得深入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