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五德终始说与历史正统观(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 蒋重跃 参加讨论

“正统”是一个复合词,根据以上考证,可以确信,“正”代表王朝统治在其合法性( 正)上直承(统)前面的王朝,既是兼综天下,又是上溯于天。这个复合词出现的时间, 最早可追溯到两汉典籍。《汉书·王褒传》(王褒对宣帝:)“记曰:‘共惟《春秋》法 五始之要,在乎审己正统而已。’”集注:服虔曰:“共,敬也。”张晏曰:“要,《 春秋》称‘元年春王正月’,此五始也。”师古曰:“元者气之始,春者四时之始,王 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政教之始,公即位者一国之始,是为五始。共读曰恭。”[9](p.28 23)这是公羊家观点,认为“五始”的关键在于正统。这个解释强调兼综,符合上述“ 统”字的第一种含义。
    又班固《典引》云:(高祖、光武之龙兴)“盖以膺当天之正统,受克让之归运,蓄炎 上之烈精。”[15](p.98,11A)根据李善注,可知这里所谓的正统是说汉承周后,为火 德,像唐尧克让一样,归运谓尧归运于汉。这里的正统即是指承继,而承继必在时间延 续中进行,这个解释强调时间上的承接,符合“统”字的第二种含义。
    如此看来,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正统”概念说的是最高统治权的合法性,它既指 这个权力在空间里的兼综,又指在时间上的延续,前者体现了统一性,后者体现了连续 性,两者结合构成了这个概念不可动摇的基本内涵。
    三、邹衍的五德终始说
    在古代中国,历史正统观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呢?揆情度理,思考最高统治权的合法性 问题,肯定要早于“正统”概念的提出。它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已经存在着某种程度上 代表国家统一的政权,同时还存在着政权的承继或更替,统一和正当的更迭,前者是横 向的,后者是纵向的,两者的结合,就是王朝合法性的根据。对这种合法性及其根据进 行自觉的反省,就应属于历史正统观的范畴。
    殷纣王有一句名言:“我生不有命在天!”[16](p.177)这表明,在部分商朝最高统治 者的心目中,王朝统治权的合法根据来自上天,尽管他们的统治权在空间上有对诸侯发 号施令的权威,在时间上有在王室内部继承的连续性,但对天和上帝的迷信,妨碍了对 王权合法性以及统一性和连续性的关系进行理性的思考,因此还不能说他们已经形成了 自觉的历史正统观。
    周人推翻商朝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周武王和周公兄弟二人对殷周嬗递的历史 变局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认为,作为天下共主的最高政治权力,虽然得自天命,但统治 者若不能敬德保民,就会失去民心,上天也会根据民心的向背,把最高统治权从旧王朝 那里收回来,转交给新王朝的统治者。得天命的统治者享有天下共主的最高权力。这样 ,周初统治者就在天命论的基础上,对天下共主的更迭,也就是对王朝统治的合法性问 题,作出了理性的回答,他们的解说理应属于历史正统观的范畴。周人的这个观念构成 了中国古代历史正统观的基本框架,后代所有关于王朝合法性的讨论,都不出这个范围 ,邹衍所创造的五德终始说正是这个框架内的一家之言。
    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式微,王纲解纽,诸侯力政,大夫专权,天下共主式的王朝统治 秩序彻底崩溃。看起来,代表着统一的王朝和正当的王朝更替,已不复存在,那么,讨 论统一和正当的更迭,即讨论王朝合法性的历史正统观也就失去了前提条件。可恰恰就 在这个时候,五德终始说却出现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一时期的天下大乱,从一个角度看,是统一的崩溃,从另一个角度看,却又 是新的更大的统一的孕育,是从天下共主式的统一王朝到新的中央集权式的统一王朝的 过渡。何况,在精神文化的领域中,武王、周公开创的天命传统早就告诉人们,王朝统 治是绝而可续、断而可连的,历史的连续性不会因为朝代的更迭而消失。历史事实也正 是如此。战国七雄纷纷把耕战作为实施政治的首要任务,千方百计地扩大领土、扩充军 队,谋划外交,相互间展开铁与血的较量。可在舆论上,他们的矛头对准的却不是和自 己匹敌的诸侯王,而是名存实亡的周天子(注:到了公元前256年(秦昭王五十一年),秦 灭掉周赧王;前249年(秦庄襄王元年),秦灭东周君,周竟连名存也做不到了。参见《 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第三。)。
    以地处东部的齐国为例。出土的《陈侯因齐敦》铭文提到:“皇考孝武桓公恭哉,大 谟克成。”[17](上册p.260B,下册p.219B)[18](p.134)这里的桓公是战国时期的齐国 君主桓公田午,他所祈望“克(能)成”的“大谟”是什么?下文有个交代,那就是:“ 高祖黄帝,迩嗣桓文,朝问诸侯”,也就是说,他要仿效黄帝和齐桓晋文,成为诸侯的 霸主,甚至帝王(天下共主)。他的后代齐宣王曾向孟子透露自己有“大欲”,这个“大 欲”被孟子说破,那就是“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19](p.53);到了 齐泯王时,野心更大。公元前288(泯王三十六年),泯王自称“东帝”二月(秦昭襄王称 “西帝”二月),后二年,齐国伐宋,割楚,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20]( p.1900),泗上诸侯、邹鲁之君,莫不俯首称臣,大有并吞天下的气势。此时下距周赧 王之死只有32年,距东周君亡也不过39年,周已经是一个毫无实际意义的政权,根本不 能构成任何大国的对手。齐国在与秦等大国争雄兼并的同时,却表示要取代毫无实际意 义的周,惟一的解释只能是正统思想在作怪。这也恰恰是五德终始说出现的直接契机。 邹衍创造五德终始说,凭借的就是这个历史条件。
    邹衍的行事和思想,《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有记载[20](pp.2344-2346),其中有这 样几点颇值得注意:第一,邹衍有《终始》、《大圣》、《主运》等著作;所谓《终始 》、《主运》,从文字上可知与五德终始说有关;第二,邹衍有“五德转移,治各有宜 ,而符应若兹”思想,与五德终始说相符;第三,邹衍关于小九州、大九州的描述,隐 含天下合一的思想;第四,邹衍受到齐、梁、赵国诸侯最隆重的礼遇,其程度远非前辈 学者和同侪所能比拟。这恰恰说明,怀有取代周室,吞并天下之“大欲”的,决不止于 田齐一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