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江南地主的衰落与北方地主的兴起*(2)
二、“靖难之役”与江南地主的失势 江南地主当建文帝继位后,感到有了希望。他们希望建文的一些改革,能对他们有利。事 实果真如此。 建文即位后,即改革文官制度,“升六部尚书为正一品,设左右侍中各一人,位侍郎上。 ……罢左右都御史,设都御史一人,副佥都御史各一人。又改都察院为御史府,设御史大夫 ,正二品。革十二道,置察院一,定御史二十八人。”[11](卷1,P33)旋即重用出身于江南 的文官,特别侧重于资历并非显赫的少壮派,让他们掌握实权。早在洪武十七年(1384),朱 元璋也曾主张:“世乱则用武,世治宜用文”,以提高文官的地位。但遭到久历沙场的诸勋 臣的反对,只好作罢。[12](卷129,《闲中今古录摘抄》)。事实上朱元璋也是一贯轻视文 臣,特别是对江南的士人特别忌恨,除个别之外,一直在进行残酷镇压。 齐秦、黄子澄、方孝孺都出身于江南,年纪较轻,官职不高。建文首先让齐、黄二人主持 朝政,赋予极大权力,这与洪武时期的重武轻文,形成鲜明的对比。尤其是方孝孺,非常值 得注意。他系浙江宁海人,宋濂的学生,其父方克勤又因“空印案”被朱元璋杀死。他怀恋 元朝在江南的官吏“皆忠厚洁廉,宽于用法”,而对“元亡未久(指洪武时)而遗风旧习与之 俱变”的现象表示不安。尤其是对朱元璋对待当时的“浙(江)东西巨室故家,多以罪倾其宗 ”,“蔓连大家(江南地主)多坐死”的局面,[13](卷22,《林君墓表》;《采苓子郑处士 墓碣》;《贞义处士郑君墓表》)更感到非变不行。因此建文当政的四年,确实是江南士人 希 图锐意改革的时期。这从永乐初年,见到建文朝文官的各种建议凡一千多通,也说明当时以 齐、黄、方为首的少壮文官,要求改革的气氛是多么强烈。改革,除“削藩”外,自然是能 尽量改变朱元璋对江南的高压政策。 洪武、建文这种鲜明的对比,连东邻朝鲜的君臣都看得非常清楚。建文元年(1399),朝鲜 国王对他的臣下说:“(朱元璋)疑忌英雄及功臣,指为蓝党、胡党,皆杀之,无乃不可乎! ”朝鲜官员李舒、赵庸等也说:“天下之事,不任以贤,身亲听断,君行臣职,甚非设官分 职 之义也。”[14](卷1,P572)到了建文时期,文官居上,明朝派至朝鲜的使臣,大多为“温 雅风流”儒士,彬彬有礼,“清不近货,唯求诗卷”,博得朝鲜君臣的称赞。这与尔后永乐 在位时,大多派中官出使东邻,“骚亦最甚”,[15](P134)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建文时重用文臣,为江南士人平反;又反对朱元璋时的“刑用重典”,主张“小大之狱, 务从宽减”[8](卷93,2285-2286;卷94,P2320)[2](卷11,P793),是博得江南地主的拥护 、支持的。 其次,建文政权一反洪武时的江南(苏松)重赋政策,于建文二年二月颁发“均江浙赋”的 诏书。据《建文书法拟》记载,认为“田赋不均,民不得而治”,尤其是“江浙赋独重”的 状况非常不合理;不让苏松人官任户部尤欠允当,所以诏令废除。这项改革,针对性非常明 显:建议出自苏松人,当然也得到江南地主的赞赏。 但是,建文政权得不到武将的支持,特别得不到原朱元璋代表的淮西地主集团的支持,是 难以维持长久的。建文的文官政府的依靠力量毕竟脆弱,所用亲信又是一些限于空谈而对军 事一无所长的儒士,因之改革亦随政权的很快垮台而失败。 江南地主的梦幻消失了。但维持四年的建文政权,却深深铭刻在江南士人的心中。他们虽 然在永乐以后受到了较之洪武时期毫无逊色的镇压,但仍时刻怀念这一昙花一现的建文改革 。 在江南文人的笔下,建文时期永远是他们难以忘怀的太平景象。顾起元《客座赘语》: (江南)父老言建文四年(1399-1402)之中,值太祖朝纪法修明之后,朝廷又一切以惇大行 之,治化几于三代。一时(江南)士大夫崇尚礼义,百姓乐利而重犯法。家给人足,外户不阖 ,有得遗钞于地,置于屋檐而去者。 长洲人祝允明《野纪》: 闻之故老言:洪武纪年庚辰(按:指建文二年,1400年)前后,人间道不拾遗。有见遗钞于 途,拾起一视,恐污践,更置阶圯高洁地,直不取也。 类似的例子及野史逸闻非常之多。如果不是建文改革得到江南士人的拥护,这些记载是难 以出现的。 三、永乐即位后的江南形势 江南地主阶级经过“靖难”事件后,实力大大削弱了,但永乐称帝后的江南形势仍然异常 复杂。 一方面,江南各处的义师纷纷起事,仍然与燕军顽抗,四处骚扰。这些义师不仅限于苏松 地区,即使是安徽及江西地区,也都反映异常强烈。当时义师以江西庐陵(吉安)县及常州武 进县两地影响最大。据王崇武先生所引《姜氏秘史》五中谈到,建文四年(1402)六月,建文 帝曾派刑部侍郎金□□及常州人朱进并往江西等处征兵。旋因失败,遂被南昌左卫百户缚送 至 京。同年八月,“江西庐陵县民有啸聚劫掠”者,这些人应当就是上面提到的义师。尤其 是黄子澄及练子宁都是江西人,两人同为建文帝的心腹,建文帝临危时到江西征召义师 是很自然的。至于当时“武进等县强贼马阿保等”及武进“县民李德懋等作乱”,当然也是 属于这类义师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在燕师未至南京前,建文帝已令苏州知 府姚善“密结镇、常、嘉、松四郡守,练民兵为备”。[15](P88、87)[8](卷142,P4043)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