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建国以来的国内清末新政史研究(7)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崔志海 参加讨论

对于新政改革何以未能挽救清王朝,最终随清朝的覆灭而遭失败,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诠释。萧功秦认为清末新政的历史进程实际上“正是权威危机、改革综合症与制度主义的激进变革心态这三种因素相互激荡,并进而引发的日益深化的危机的历史过程”⑥。朱英认为清末推行新政过程中的民族矛盾、政治参与的迅速扩大与清政府的错误对策、中央与地方的冲突及改革者的素质等,均是导致新政失败并走向反面的深层因素。⑦罗志田认为清末最后十年所遭遇的制度转型困境致使新政带有自毁的意味,终不得不让位于被认为更迅捷更有效的革命。⑧也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之所以未能挽救清王朝,原因在于新政改革恶化了官民矛盾、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矛盾及清政府与民间立宪派之间的矛盾,严重削弱了清朝统治基础,同时也由于新政本身具有颠覆清朝统治的内在动力。⑨另有不少学者认为新政的失败或清朝的覆灭与财政危机和通货膨胀有着密切关系。⑩以上诸说都有一定道理,彼此并不矛盾。新政的失败,显然是多种原因综合所致。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既有改革者自身因素,也有当时国内客观社会因素。这些都有待我们回归清末新政的当时历史场景,做进一步具体和综合的分析。
    最后,关于新政的性质和历史地位问题,国内学界的认识有一个转变过程。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学界多从革命史观出发,对新政予否定评价,认为新政是“假维新,伪变法”,是洋务运动的“翻版”或“老调重谈”,具有封建性和买办性,是清政府“进一步买办化的标志”,是清政府在镇压义和团运动之后为防止和镇压新的革命运动而采取的反动措施,不但不可能导致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也无补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或曰新政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地主官僚”主导的“一次自救与变革事件”,等等。(11)但80年代之后,国内愈来愈多的学者倾向认为新政是一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或认为这是一场比较全面的近代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经过历时十年的“新政”,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军事、教育、政治等领域的改革规模与力度均是空前的,较之所谓“同光新政”和戊戌变法,都有明显进展。(12)可以说,新政的历史地位得到了应有的承认。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六十多年来的清末新政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被忽视到依附于辛亥革命史研究和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发展过程,并在专题史的研究上取得丰硕成果。既往国内新政史研究存在的一个最大缺陷就是以事论事,忽视新政各项改革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一部综合性的、能够揭示各项改革之间相互关系的新政改革史著作,这应是未来国内新政史研究的一个努力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李细珠:《辛亥鼎革之际地方督抚的出处抉择——兼论清末“内外皆轻”权力格局的影响》(《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3期)、《晚清地方督抚权力问题再研究——兼论清末“内外皆轻”权力格局的形成》(《清史研究》2012年第3期)。
    ②张连起:《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2期。张连起: 《清末新政史》,第255—261页。
    ③郭绪印:《评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的关系》,《近代中国》2008年第18辑。
    ④金冲及:《清朝统治集团的最后十年》,《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6期;戴鞍:《新政困局与辛亥革命》,《史林》2011年第5期。
    ⑤郭世佑:《辛亥革命与清末“新政”的内在联系及其他》,《学术研究》2002年第9期。
    ⑥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第123—125页。
    ⑦朱英:《清末新政与清朝统治的灭亡》,《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
    ⑧罗志田:《革命的形成: 清季十年的转折(上)》,《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3期。
    ⑨崔志海:《清末新政与清朝的覆灭》,《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2期。
    ⑩参见彭雨新《辛亥革命前夕清王朝财政的崩溃》(中华书局编辑部编《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册,第1301—1330页)、蔡国斌《论财政对晚清新政的制约》(《江汉论坛》2001年第4期)、刘增合《清末“急务”与“本源”的失调——以鸦片禁政期间的财政窘况为背景》(《学术月刊》2006年第9期)、苏全有《横向与纵向:从新政看清末财政危机中的政府应对》(《江汉论坛》2011年第3期)等文。
    (11)王邦佐:《试论一九○一年——一九○五年清政府的“新政”》,《史学月刊》1960年第4期;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上册第164—184页;郑永福《晚清地主阶级自救运动论纲》,《河南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乔志强:《清末“新政”的产生与性质》,《北方论丛》1986年第4期;孙占元:《论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新政》,《东岳论丛》1988年第6期。
    (12)季云飞:《清末三次改革之比较研究》,《南京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朱英:《清末“新政”性质新探》,《湖北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萧功秦:《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战略与管理》1993年第4期;张礼恒、王希莲: 《中国现代化运动史上的里程碑———论“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责任编辑:高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