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百姓”古义新解(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林沄 参加讨论

总之,商代存在着可以称之为“百姓”的众多姓族,很难说和西周时代有根本性的差异。
    还应该强调的是,“官”的本义并不是统治者,而有社会公共职责的意思。所以“世官”也不只是世代相传的官位,而有世代承袭的服务于社会的专门技能的意思。从原始社会氏族到后来的宗族往往都各有其专门的技能以图自存,并可以依仗这种技能而投奔新的联合体。在商周之际,原属商的“太师疵、少师强抱其乐器而奔周”[15](《周本纪》),原居于微的微史家族的先祖,“来见武王,武王则令周公舍寓于周”[1](墙盘铭,集成10175),世代为史,都是很好的例子。据《左传》哀公元年的记载,夏少康的母亲,逃难到有仍氏,生下少康,做了有仍氏的牧正。后来又逃奔有虞氏,做了有虞的庖正,娶了二姚,在纶地立邑,“有田一成,有众一旅”,是时代更早的例子。当黄河流域酋邦林立的时代,最先发展起来的原始国家,并不是一味靠征服来增强自己的地位和威望,在很大程度上要靠首脑人物的能力和品德使异姓的宗族纷纷归附,从而凝聚多方面的人才,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迅速提高自己的实力,成为更大规模的、更稳定的方国联盟的坚强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领袖是否能以个人的“德化”团结起一大批不同姓族的有各种专门社会技能的宗族,是从“酋邦”走向国家的决定性条件之一。因此,可以说“百姓”的概念,是和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同步形成的。这里,可以把《尚书·尧典》的神话性描述,作为理想国家的形成典范来看。当舜即帝位后,让四岳推举禹(姒姓)做司空,从事平水土;弃(姬姓)做后稷,从事农业;契(子姓)做司徒,从事教育;皋陶(偃姓)做士,从事司法;垂(姓不详)做共工,从事制造;益(嬴姓)做虞,从事环境管理;伯夷(姜姓)做秩宗,从事祭祀;夔(姓不详)做典乐,从事音乐;龙(姓不详)做纳言,从事信息沟通。也就是发挥各姓族之长,处理好社会各方面事务,才是理想的圣主。
    因此,我认为恢复“百姓”的本来意义,即“百官族姓”的本义,对正确理解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也就是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过程,是有很重要意义的。
    最后,还有两个问题要附带说明一下:
    一个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阶级分化的问题。我认为中国古代的奴隶首先是出现在宗族内部,成为宗族的组成部分的,而不是在宗族以外的。这种宗族内部奴隶的存在,逐步影响到宗族内部的有血亲和姻亲关系的成员,也出现了身份的等级化。即夫对妻的统治,族长对族内其他成员的统治。从而各宗族的社会地位自然也会产生种种层级化。但只要不是奴隶,所有各宗族的成员(至少是全部男性成员),都是“众”。因此在商代并不存在排斥在宗族组织之外的商族平民,在殷墟地区实际上也不存在这种排斥在宗族组织之外的平民的墓地。至于奴隶自己是否可以成家,尚无文字或考古遗存可以证明。他们死了之后是不能进入墓地而有自己的墓穴的。到西周时期,从金文可以证明宗族中仍包含有奴隶,但奴隶有以家为单位计算的。这种家开始应该是小型的个体家庭,这种家庭有没有可能在原有宗族之外发展成较大型的家族或宗族,尚无可靠的证据。保持宗族组织的各宗族,社会地位的层级化想来是日益加剧的。但只要不是原有宗族解体,失去独立存在的资格,即所谓“亡氏”,其成员仍保持自由人的社会地位。当然宗族中的成员不可能都得到士以上的贵族地位,因而应该是士庶同存于同一宗族之中。随着宗族的不断分衍,想必会有很多分族连族长也只是庶人,因此“百姓”一词的含义就越来越模糊,终于成为庶民的同义词了。
    另一个问题是卜辞中和“王”、“多子”并卜的“多生”,很可能并不是“百生”的同义词。如果“王飨”、“多子飨”、“多生飨”都是指在对商王祖先进行的祭飨,那这里的“多子”只限于和商王有血亲关系的诸宗族族长,“多生”的“生”就应解释为商王的“子姓”,即指商王的众多子孙后代,而不涉及其他宗族了。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1984—1994.
    [2]汪中文。两周金文所见周代女子名号条例(修订稿)[A].古文字研究:第23辑[C].北京:中华书局,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3]石岩。周代金文女子称谓研究[J].文物春秋,2004,(3)。
    [4]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裘锡圭。关于商代的宗族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究[A].古代文史研究新探[C].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6]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7]王立新,朱永刚。下七垣文化探源[J].华夏考古,1995,(4)。
    [8]李维明。先商文化渊源与播化[J].考古与文物,2000,(3)。
    [9]王立新。早商文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0]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M].上海:新知书店,1948.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9,(1)。
    [12]韩建业。殷墟西区墓地分析[J].考古,1997,(1)。
    [13]陈絜。试论殷墟聚落居民的族系问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14]何景成。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2005.
    [1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