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密勒氏评论报》的上海抗战记忆(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刘力源 参加讨论

例如,“一二八”战争中,日本对战争带给闸北、江湾地区的巨大破坏,尤其是对大学、商务印书馆等教育机构、公共建筑的破坏,做出了违背事实的解释,声称商务印书局“不仅是宣传抗日活动的中心,并且在最近的战争中,该大楼还充当中国军队驻闸北的重要据点”,“中国军队将这座大楼作为抗击日本的一个最有效的要塞,大炮和机关枪已放置在屋顶和建筑内,以便最直接的抗击日本……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军队不得不采用各种手段摧毁这个强大的军事基地”;而损毁大学的原因是“自从国民党成立以来,中国的教育在真正意义上已经停滞,(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变成了政治宣称的工具”,并称从未用于军事目的的其他中国教育机构“从未遭到日本军队的蓄意破坏”。日本的说法显然违背了历史真相。
    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牟振宇说,针对以上日方所谓的解释,《密勒氏评论报》一一进行了有理而有力的回复。“评论员指出,以上的解释站不住脚,其中有三点首先需要澄清:首先,日本未炸毁复旦大学,最合理的解释是日本试图将该校的大量建筑作为日本军事指挥总部,这已得到三十至四十名外国新闻记者的证实。其次,位于真如的暨南大学,日本宣布予以保护,其中有不少的照片已证实该校的一座建筑被日军的飞弹击中,损坏严重,整个校园布满了日军飞机轰炸的弹坑。第三,关于日本轰炸劳动大学的理由为该校作为中国驻军的据点,如果以此为理由,那又如何解释美国基督教修女会 (American missionary women's bible institute)被轰炸之事,该机构仅有两名美国修女和六名中国修女学生——显然该机构不可能作为中国军队驻扎的要塞。该报道评论员进一步指出,外国中立的部队已证实,位于闸北的商务印书馆并未作为中国军队驻军的要塞,日军之所以轰炸商务印书馆的主要原因在于该机构近三十年来在唤醒中国民族意识方面起着奠基石的作用。此外,除了商务印书局外,虹口周边乃至上海地区大部分中国教育和出版机构均遭到轰炸和袭击,日军又做何解释?该评论员最后指出:‘日本必须通过国际行动,对自9月18日满洲事件以来,在中国土地上所犯下的日军暴行,给中国人所造成的每一美元的损失,进行赔偿!’”
    对于反驳日本谎言的证据,《密勒氏评论报》从不吝惜版面,例如报道南浸礼会的兰金博士(M.T.Rankin)将日军对杨浦区沪江大学所造成损害的细节投书《大陆报》一事。当时兰金在从宁波到上海的路上,有机会从蒸汽船甲板上一睹损害情况,他算出各式建筑的屋顶共有7处弹坑。据其目测,日本人正使用沪江的水塔作为瞭望哨。他再次反驳了有关中国狙击手驻扎在沪江的指控。
    《密勒氏评论报》对于上海及中国的意义,或许能从熊月之的话里管窥一二:“本着其新闻理念,《密勒氏评论报》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武装侵略,反对外国干涉中国内政。‘九一八’事变后,该报记者深入前线,了解真相,连续发表《东北是怎样变成日本殖民地的》《日本在华北的筑路计划》等一系列文章,以无可辩驳的证据,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华阴谋。‘一二九’运动爆发后,鲍威尔主编亲赴北平采访,开辟‘北平学生运动前线’专栏,报道爱国学生对抗战的正义诉求。1936年,记者斯诺等人冲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深入陕北,了解、报道中国共产党及解放区的真实情况,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的主张。
    “本着其新闻理念,抗日战争中,该报刊发大量文章与图片,揭露日军侵略中国、残杀无辜平民的罪行,展示中国人民抗战活动。该报在1940年揭露日本在上海的经济研究会黑幕,指出其实际是赌窟和贩毒场所,主编鲍威尔为此被汪伪政府列入被驱逐的外国记者黑名单之首。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报纸遭查封,主编鲍威尔被捕,遭虐致残。抗战胜利以后,该报表示支持一个‘自由民主,繁荣与统一的中国’,反对蒋介石独裁政权,揭露、批评国民党贪污腐败,官吏低效无能。
    “本着其新闻理念,该报在1949年5月上海解放以后,该报报道解放军进入上海如何秩序井然,冒雨露宿街头,秋毫无犯。报道上海市民在街上扭着秧歌,唱着赞歌,庆祝解放。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批评美国政府侵朝暴行,揭露美军在战争中施用细菌战等罪行。以许多具体、生动的实例,介绍新中国的朝气蓬勃景象。”
    (责任编辑:刘晓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