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叶调”名源考(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 程爱勤 参加讨论

“叶调”之“叶”字既有所归,“调”字又作何解释呢?
    《后汉书·南蛮列传》载:“顺帝永建六年,日南徼外叶调王便遣使来贡献,帝赐调便金印紫绶。”刘攽认为,这段记载有误,其国名应为“叶调”,其王名则应为“便”,而非“调便”,《东汉书》衍一“调”字,(40)但并没有提出佐证。
    费瑯认为,“‘便’古读如wien,即古爪哇之Warmam,梵文之Varmam,为君王之尊号,非人名”,又说:“‘调便’即古爪哇之dewarman,梵文之devarman,亦尊号也。”(41)冯承钧亦认为:“《后汉书》叶调之‘便’,《晋书》、《唐书》林邑之‘范’,诸史书之‘波摩’,《释藏》,诸传记之‘跋摩’,均为梵文Varman的同词异译。”(42)费瑯提出的“调便”即古梵文devavarman一词的译音,亦是君王尊号的观点,从一定意义上突破了长期以来伯希和所提出的“叶调”即yavadvipa的论点,而把“叶调”一词中的“调”字与“便”字组合, 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考察。因为,伯希和的“叶调即yavadvipa即爪哇”观点的基础是建立在认为“叶调”一词中的“调”系梵文dvipa一词的对音,而梵文dvipa一词又有“岛屿”的含义。所以,伯希和才决定在南海之中寻求这一国家。而从dvipa 一词推论来的yavadvipa一词,又为“叶调即爪哇”说提供了某种意义上的依据。而今, 费瑯将“叶调”分析开来进行研究,把“调”与“便”字组合起来,得出“调便”即古梵文devavarman一词的译音的观点,这等于否定了“调”字即梵文“dvipa”(岛屿)之意,从而也否定了伯希和的“爪哇说”所赖以建立的基础。
    费瑯本来可以沿着此条思路展开讨论,或许能找到一条解决这个历史之谜的道路。但令人遗憾的是,因为当时费瑯仍然赞同伯希和的“爪哇说”,所以为了迎合这一点,他毫无必要地在“调便”与“devavarman”之间强加上了一个所谓的古爪哇语“dewavarman”,企图证明这一古爪哇语“dewawarman”,系古梵文的“dewawarman”翻译成中文“调便”的中间媒介物,从而求证“调便”一词来源于古爪哇语中的“dewawarman”一词,所以,“叶调”也就是爪哇。
    费瑯一方面坚持认为,“叶调就是爪哇”,即“叶调”系梵文“yavadvipa”的译音,另一方面又认为,“调便”一词是君王的尊号,即古梵文“devavarman”音译。明眼人不难看出,这里面存着不同避免的矛盾,即这个“调”字究竟是梵文“dvipa”的译音呢?还是古梵文“devavarman”的译音呢?
    《后汉书·南蛮列传》中在同一史料中将“调”字分别配给“叶”和“便”二字,从而组成“叶调”和“调便”二词,笔者认为,这表示出作者认为,无论将“调”字是和“叶”或“便”组合,其所代表的意义都是相同的。但在费瑯的著述中却远远不是这么回事儿。在“调”字与“叶”字组合时,它代表着梵文的“dvipa”的含义,即“岛屿”,这里的词是以“调”字为词根组成的。而当将“调”字与“便”字组合在一起时,则表示梵文“devavaman”的含义,即君王的一种尊号, 这里的“调便”一词是以“便”字为词根组成的。
    不知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是有意回避矛盾,费瑯在这关键时刻却没有继续深入讨论下去。但在其后不久,他在《苏门答剌古国考》一文中,笔锋一转,放弃了伯希和所主张的“爪哇说”,突然断定“叶调即苏门答剌”。更令人不解的是,在同篇文章中,他仍然认为“叶调”是古梵文“yavadvipa”的对音。(43)
    我们认为, “便”是古梵文“varman”的对音,“调便”则是古梵文“devavarman”的对音,二者均为印度化国家君王的一种尊号,既可简写成为“便(varman)”,又可写全称“调便(devaraman)”,二者的词义是相同的。费瑯在其《昆仑及南海古代航行考》一文中实际上就是把“调便”和“便”不加区别地使用的。而“叶调”一词中的“调”字就是来源于“调便”一词的头一个音节。这种不规则的简略,是中国人为了记载的方便和由于翻译上的习惯而形成的。这种现象在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中都是允许的,而且在中国翻译史上也不乏其例。
    4
    我们的观点是,《后汉书》中所出现的“叶调国”, 是“叶柳调便国”的简称形式,是以统治者的名称来代替国名。这名称表明它是一个二元统治国家,即由“叶柳”与“调便”共同执政。“叶柳”我们已经清楚是何人,她是史载的扶南第一任“女王”,但“调便”是何许人也,还需要进一步说明。我们认为,这个“调便”就是史书上所载的持神弓征服叶柳所统治的扶南,并继而娶叶柳为妻的“混填”。限于篇幅,不再详述理由。
    注释:
    ①《东观汉记》卷三,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
    ②伯希和:《叶调斯调私诃条黎轩大秦》,载冯承钧译编:《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九编》,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20页。
    ③伯希和:《关于越南半岛的几条中国史文》,载冯承钧译编:《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一编》,中华书局1962年本,第156—157页。
    ④⑤(21)伯希和:《交广印度两道考》(冯承钧译本),中华书局1955年本,第87—89页。
    ⑥费瑯:《叶调斯调与爪哇》,载冯承钧译编:《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二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9页。
    ⑦(43)费瑯:《苏门答剌古国考》(冯承钧译本),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94页。
    ⑧藤田丰八:《东西交涉史之研究》,东京1932年版,第635—694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