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本《白话史记》译文评议(3)
又,“以项羽之气,而季布以勇显于楚。”台本译为“拿项羽那种气概,季布却能靠着勇敢在楚国扬名”(887),此译欠妥。按,这是一个前因后果句。应译为:因为项羽尚气任力,所以季布得能凭勇气在楚国显扬。上“以”是“因为”,下“以”表凭借。 (三)从古代典章制度及文化习俗看 例一、《绛侯周勃世家》:“即有缓急,周亚夫真任将兵”,台本译“真”为真正(562),欠妥。按,官实授曰真,犹如“真除”。意思是周亚夫可实授官职让他率军。旁证如《汉书·平帝纪》:“一切秩满如真”,即一切俸禄待遇实实在在和实授官职一样。再结合《留侯世家》看,“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台本“楚假王”不译,不妥。假,代理也,和实授官职的真正好相反。可见,真、假在职官上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例二、《留侯世家》:“因长跪履之”,台本译长跪为“弯下腰来,屈膝跪在桥上”。(541)此译不甚精确。长跪,腿股伸直而跪,以示庄重。再结合《张释之列传》来对比。“王生老人,曰:‘吾袜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这个跪就不一定伸直腰股了。因为当时张释之是廷尉,而张良当时却是百姓。 (四)再从训诂(词汇)上看 例一、《商君列传》:“教之化民也深於命,民之效上也捷于令”,台本译为“教令要求人民,比国君的命令要深;人民服从教令,比服从国君的命令要快。”(630化、效二字译文欠妥。按,化,教化,效,效法。 两句应译为:率先之身教比命令更为深切;而人民效法君上之所为比命令还要快速。上句指身教重于言教和命令;下句指上行下效也,这是反对法治而强调仁治之意。 例二、《货殖列传》:“宁爵毋刀”,台本译为“宁可免去官爵,而为刀闲卖力。”(1126)《索隐》曰:“奴自相谓曰:‘宁可免去求官爵邪?’曰:‘无刀’,无刀,相止之辞也,言不去,止为刀氏作奴也。”按,在上古,奴隶怎么可能去求官爵呢?奴隶只有选择对他们压迫稍微温和的主子,此句意思是:宁愿免去受有官爵的人的奴役,而不舍弃作刀闲的奴隶。因为上文已写明“齐俗贱奴虏,而刀闲独爱贵之。”刀闲不仅靠黠奴发对,也靠对奴隶的“愈益任之(《汉书》3692)而赢得奴隶的好感。“毋”,也不是《集解》所说的发声语助,而是付词,表禁止。 例三、《魏其武安侯列传》:景帝曰:“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台本将持重译为“担当重任”(931),欠妥。按,《集解》:“多易,多轻易之行也。”而持重,即老成持重,谨慎小心或稳重,不轻率,这是宰相风度。轻易与持重相对为文。这句是难以为相,难以持重的省略。王先谦曰:“婴为争太子事谢病数月,复起,出处轻率,帝故知其多易,难以持重。”(《史记选注集说374》)、又《绛侯周勃世家》:“亚夫之用兵,持威重。 ”即指有威严而且稳重也。 例四、《酷吏列传》记张汤“始为小吏乾没”,台本将乾没译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1058),《集解》也解为“随时浮沉”,皆非。泷川《史记会注考证》引张文虎解“陆沉”为“沉溺下僚”,甚确。旁证如《庄子·则阳》郭象注:陆沉,“譬无水而沉”,谓埋没也。黄山谷《再和答为之》诗:“金马事陆沉,市门逐乾没”,以陆沉与乾没对文,其意甚明。 例五、《李斯列传》:“诸侯名士……”台本译名士为“知名之士”(783),《律书》:“自是以后,名士迭兴,晋用咎犯,而齐用王子,吴用孙武”,台本又译为“有名的军事家”(209),两译皆非。按,《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勉诸侯,聘名士”,注:“名士,不仕者”,《正义》:“蔡氏云:‘名士者,谓其德行贞绝,道术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隐居不在位者也。”(《十三经注疏》1363页)可见台本在《魏其武安侯列传》中之“进名士家居者贵之”句译为“引进门客中未出仕的那些人出去,使他们出来做官(932)也欠妥。名士绝不是门客,家居者当指隐居在家的未出仕的人。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