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观经济环境来看,拓荒者实际上是处在一个与西部拓殖的进程几乎是同步发展的商品市场之中。当西部的拓荒业刚开始时,东北部正兴起工业革命,工商业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集中扩大了对食品的要求;在东南部,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发展相对抑制了粮食生产的增长,这就为西部的小麦和面粉提供了销售市场。交通运输业,特别是运河和铁路的发展,打开了通向东部资本主义市场的道路,也促进了西部(最初是五大湖和俄亥俄河流域,然后是密西西比河流域及整个中西部地区)工商业的兴起,从而提高了对西部农产品及畜产品的需求量。最后,由加州的“淘金热”开始的西部采矿业的兴起,不仅把更多的东部及中西部的人引向远西部并加速了远西部的开发,也使这些地区对粮食、肉类和蔬菜的需求急剧增长。于是,一些早先建立的拓荒农场逐渐扩大了商品生产,更多的直接为矿区服务的新农场也随之建立起来。所有这些,构成了西部拓荒农业商品化的外在动力。 事实上,在中西部某些地区,由于它们处于东西方交通枢纽的地位,商品市场的发展常常走在农业移民运动的前面,位于衣阿华、南达科他和内布拉斯加交界处的苏城(Sioux City)地区,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据美国历史家研究,苏城地区都市化过程开始于1854年夏,第二年在这个镇建立了“地方土地办公室”,并吸引了一批移民来到这密苏里河上游边疆。但这里商业贸易的发展显然大大超过了农业移民运动,1857年4月至8月就有近三打汽船在佩里·克利克河口靠岸,到1857年夏苏城已开始作为进出大平原北部的商业贸易中心出现,五十年代末一个以苏城为中心的贸易网已经形成,在周围一带军队的要塞、印第安人的贸易站和落基山的采矿营帐中,苏城的商人都为其商品找到了众多的主顾,该地区的农场主也迅速加强了他们和河上商业的联系,1858年任德贝里县生产的剩余农产品开始运往苏城市场(主要是小麦和马铃薯),随后几年农民们的大部分产品都供应给了该城北部密苏里河沿岸的消费者,以及堪萨斯和圣路易市场。(17)它表明,该地区的拓荒农业已迅速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 拓荒农业商品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西部农业资本主义化的过程。当拓荒者不断加强其经营的商品化程度时,随之而来的是对资金和劳力的更大需求,因而他们之中一些人有了雇工和采用机器的需要。这时候,一些商品化程度较高的农场,也就率先演变为资本主义农场。到十九世纪中叶,在西部已有相当一批拓荒农场在商品化过程中演变为资本主义农场。据美国第八次人口调查的报告,1860年加利福加亚一万八千七百一十六个农场中已有一万零四百二十一名雇工,印第安纳十三万一千八百二十六个农场已有四万零八百二十七名雇工,衣阿华六万一千一百六十三个农场已有二万七千一百九十六名雇工。(18)当时旧西北部即俄亥俄地区,农业资本主义的程度已相当高,农业工人在农业人口中的比重已达20-28%。(19) 南北战争后,在美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社会经济变动。首先,战后不久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实现了由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过渡。这一深刻变化加快了整个美国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也促进了西部拓荒农业向资本主义转变,因为工商业中心在西部的普遍兴起,不可避免地把它周围的农业也商品化。其次,大约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完成了铁路网的建设,它不仅使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在全国最终形成,而且使远西部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都更为便利。因此,继俄亥俄地区之后,整个中西部、大平原及俄勒冈地区的农业都迅速商品化。第三,战后农业机械化运动广泛地展开,使耕种一英亩小麦地所用的时间大为缩小,因此,机器的使用在西部农场中越来越普遍,使得资本主义农场的发展成为可能。第四,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大平原和加利福尼亚,灌溉农业得到了普遍注意,如到1889年加州进行灌溉的农场达26%,占已改良农田面积的8.2%,(20)这使过去大批不能耕种的土地有了发展商品生产的可能。这些变动,对西部农业最终向资本主义转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七十至九十年代,西部农业演变的突出表现,是各类专业化农场的形成。第一类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场,它们的主要种植物是小麦和玉米。在这类农场中,虽然也有其他产品的生产和出售,但小麦是他们的主要现金收入来源。如有一位叫弗雷德·弗莱斯曼的人,1879年6月定居于达科他的伍德县,以不到五百美元(其中大部分还是借来的)的资本开始其拓荒业,但在八十年代初迅速发展成重要的小麦农场主,1882年他出售小麦的收入达一千二百四十一美元。第二类是以果树栽培为主的农场,它们主要经营葡萄、苹果之类,而粮食种植对它们来说则不太重要。这类农场在太平洋沿岸较多,因为那里气候较适合于发展水果业,而灌溉农业的发展则是该地区水果业专业化的重要原因。如一个八十年代后期才定居于圣·波纳迪诺河流域的农场主,他种了一英亩葡萄,一英亩杂色水果树,三英亩紫苜蓿,但只种了一英亩小麦,仅葡萄一项一年就收入二千美元。第三类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农场。这类农场五、六十年代在加利福尼亚就已不少,如迈雷镇六十八个移民中,虽有四十一个拥有一百六十英亩土地,但他们的产值仅二百至五百美元,而“他们的主要职业是养羊和牛”。但这类农场的大发展还是在六十年代以后,而且主要集中于太平原各州。如在蒙大拿,仅约翰·格兰特一人就养了四千头牛;一位叫科拉德·科尔斯的人,1862年才徒步来到该州,不久竟成为拥有九万头牛的大户。(21) 伴随农业专业化而来的,是资本主义在西部的深入,其突出的表现是雇佣劳动的广泛采用。据美国官方统计,美国农业工人人数1860至1880年间增加了四倍多;到1909年,落基山区各州雇用工人的农户占46.8%,太平洋各州雇用工人的农户达58%。这些事实表明,大约到十九世纪末叶,拓荒农场主向资本主义农场主的演变在西部已基本完成,这和整个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是一致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