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的结论 道威斯计划在缓和美英法德等西方各国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相对稳定了欧洲的战略格局,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在战后的复兴,减少了新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潜在危险,促进了苏联与西方世界之间一定程度的和平共处,客观上有利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行。强调其反苏意向和复活军国主义是颇为牵强的,也不符合二十年代国际关系的本来面目。同时,作为战后帝国主义矛盾和美国对德政策的产物,道威斯计划又有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它集中反映了国际垄断资本的整体利益以及与新兴的社会主义制度相抗衡的愿望。从本质上看,是二十年代国际垄断资本对欧洲共产主义运动的反动。由于各国垄断资本间的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调整,由于这种矛盾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的迅速激化,因而注定道威斯计划只能是短命的。它的破产,预示了三十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日趋险恶。同时也预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正越来越近地笼罩在欧洲大陆的上空。 注释: ①北京大学历史系:《简明世界史》(现代部分),118页。 ②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521-522页。 ③维戈斯基:《外交史》第三卷(上)中译本,476页。 ④波将金:《世界外交史》第四卷中译本,254页。 ⑤转引自《历史教学》1957年第二期,32页。 ⑥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1933页。 ⑦阿瑟·罗森堡:《魏玛共和国史》法兰克福1970出版,165页。 ⑧⑨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168-169、168页。 ⑩《斯大林全集》中译本第七卷,32页。 (11)(12)上引书237-238页。 (13)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斯大林时代》27页-37 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版。 (14)波将金:《世界外交史》第四卷中译本,266页。 (15)格·艾斯勒:《德国的教训》中译本,111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