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那么,武装干涉苏俄究竟收效如何呢?苏俄不仅没有被外国的武装干涉压倒,而且成长、壮大起来了,苏俄红军在资产阶级的血雨腥风中诞生了,帝国主义组织的三次大规模武装进攻,都被苏俄人民和红军粉碎了。苏俄的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在国内得到人民广泛的支持,在国际上获得世界人民的同情。当然,大战和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也给苏俄的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失,给苏俄人民带来很大灾难。在两年多的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期间,大约有700万俄国男女老少死于战争、饥饿或疾病,物质损失为600亿美元(24)。但这些困难没能吓倒伟大的苏俄人民。外国武装干涉结束以后,苏俄人民满怀激情地投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斗争。 英国却在对苏俄的武装干涉中,用绞杀苏俄的刀锋刺伤了自己,败坏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形象。武装干涉彻底撕掉了英国一贯宣扬的“和平”、“民主”的面纱,暴露了英国资产阶级反苏反共反人民的反动面目。在世界人民面前,它是失道者、处于众矢之的的困境。 从英国国内看,武装干涉苏俄政策大失民心,引起英国政局的严重不安,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经过四年大战后,英国的人口流失现象严重。在大战中,英国死亡747,7000人,伤1,693,000人,整个英帝国(包括殖民地和自治领的军队在内)死亡947,000人,伤2,122,000人(25)。因此,英国劳动力特别是壮劳力是相当缺乏的。可是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就少不了要军队、要人力,而且这个要求是有增无减、与日增多,英国统治者没法解决这个问题。 二、俄国地大物博,人民勇敢善战,征服它不是英国所能办到的。据当时主张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的英国外交官洛卡特估计,要想使干涉成功,仅占领俄国南部就需要50,000名协约国军队,而从西伯利亚穿过乌拉尔所需的人数至少与之相同,法国人提出的数字还要高(26)。这些数字只是行动前的一个初略估计,“一旦军队卷入在俄国国土上的军事行动,那么限制其承担义务的量是不可能的”(27),这个估计数字将大大突破,不是几万,而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至于军事行动的后果,则如参加过对苏俄军事行动的英国皇家炮兵部队少校艾恩塞德所说的:“如果我们进到俄国中部,就很象我们把手伸进了一个大粘性的布丁里,我担心我们最终会被吞没而不能自拔”(28)。用劳合·乔治的话说:“俄国是一个侵入很容易,但征服很困难的国家。尽管它曾多次地被侵入,但从来没被一个外敌征服过,这是一个进去容易,出来困难的国家”(29)。 三、武装干涉苏俄影响了战后英国军队的复员工作,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英国人民强烈地反对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在武装干涉苏俄期间,英国劳动人民拒绝为白卫份子和武装干涉者装运武器和军用物质,并成立了行动委员会领导反干涉运动。英国各地还出现了反战的游行示威,工人们提出:“我们向政府提出最后通牒:要么是国内的和平,要么是国内的战争”(30)。退伍军人表示,他们再也不参加任何战争了。英国工党也借此机会大肆攻击执政党,促其垮台。武装干涉苏俄导致了英国深刻的政治危机。 在经济上,武装干涉苏俄加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的困境。英国虽然是一战中的胜利国,但是大战使英国的生产下降,海外市场丧失,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在大战中,英国花了70亿英镑。另外,战争抚恤费估计为30亿英镑匀(31)。还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对苏俄的武装干涉所造成的对德、对俄贸易损失,以1913年的数量和价格为基础,前者为1亿英镑,后者为4500万英镑(32)。因此, 大战中尽管英国的财产总损失不到10亿英镑,但是其战争费用、国际贸易和运输方面的损失以及抚恤费负担,超过了任何一个参战国(33)。英国在战后经济的恢复和重建中,面临着重重困难,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极端缺乏。可是, 英国统治者却不考虑这些。 在1918年11月11日至1919年10月31日对苏俄的武装干涉中,英国从运输、军火、食品、物资、金钱等方面对高尔察克的援助达16539500英镑,对邓尼金的援助达20184500英镑,对波罗的海各国包括对北部、西部白俄军队的援助达3291000英镑。 这些援助总计达40015000英镑。此外,从1919年11月1日至1920年3月31日,英国对上述反苏俄势力的援助又分别为118000英镑、5235000英镑、593000英镑, 三者的总计为5946000英镑。如果把两段时间英国的费用累计起来,则达45961000英磅(34)。 这笔庞大的财政支出不能不使大战后英国的经济困境加深,不能不严重影响战后英国经济的恢复和生产的发展。英国不仅难以还债,而且也缺乏必需的资金解决对外贸易逆差、失业等问题。为了解决资金问题,英国统治者不得不向人民征收高税,从而激起人民的更加不满。1920年,英国的债务已接近90亿英镑(35)。在一次市长宴会上,劳合·乔治就承认:“世界再不能允许在俄国的战争继续下去,它正在毁灭一个对世界繁荣至关重要的国家(注:指英国)”,“由于军事解决已告失败,必须改用其它方法”(36)。在一次与法国总理彭加勒的谈话中,他悲伤地讲到:他不怕布尔什维克侵略西欧,他倒是害怕日益恶化的经济形势,这对扩散布尔什维克主义胜于全部的红军师团(37)。 英国武装干涉苏俄政策终于以损人开始,以害已告终。1921年3月16日, 英国在军事围剿苏俄政权失败后,与苏俄签订了《英苏贸易协定》,武装干涉苏俄政策为通商贸易政策所取代,英苏关系由武装冲突进入和平斗争阶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苏俄的出现,使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一分为二,并威胁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英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政策正是资本主义制度与新生社会主义制度矛盾尖锐化的结果。英国这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世界霸主,长期以来以维护旧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为已任,对世界形势的变化,那怕是最细微的变化,反应最快、最敏感。它不能容许任何国家对其世界霸权的威胁,一旦这种威胁出现时,就要以强大的经济力量为后盾,施以强权政治,采用各种手段给对方以摧毁性的打击。因此,当苏俄开始了巨大的政治经济改革后,它视苏俄为洪水猛兽,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苏俄外长契切林曾针对英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政策这样说过:“……英国政策的基本原则对我们是清楚的。它的目的是引起我们向外倾倒鲜血,是煽动一个又一个敌人,以便我们永远被陷于战场上,从没有休息,也不能把我们的全部力量致力于国内的建设”(38)。列宁指出:“全世界资产阶级之所以疯狂地拼命地反对布尔什维主义,组织军事进攻和阴谋等等来反对布尔什维克,正是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若不用武力把我们压倒,我们就必然会在改造社会主义经济方面获得胜利。但资产阶级要想这样把我们压倒是办不到的。(3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