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中叶,日本和中国一样,也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然而,日本被迫“开国”(1853)后只过了十五年,就出现“明治维新”,迅速克服民族危机并进而与列强争雄,这里有些什么历史启示? (一)只讲“攘夷”是不够的,必须搞“维新”,求富强。 当时日本民族危机的性质,属于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被侵略的日本只有迅速转变为资本主义民族,才能与西方侵略者抗衡,否则就势必沦亡。这就是说,只讲“攘夷”(武力排外)是不够的,且不说当时能否打败侵略者,即使打败一两次,也不能制止侵略者继续侵略。因为,侵略扩张是资本的本性;只有自身富强,才有真正的独立,这当然不是说不要进行反侵略斗争。 日本的志士是通过实际斗争逐步认识这个道理的。难得的是,他们认识快,转变快;行动快。如果拖延二三十年,日本的命运也可能还不如当时的中国。 幕末(幕,指幕府,将军的政厅。当时,德川家族世袭将军,掌握全国政权,实行军事封建统治)日本志士最初的战斗口号是“尊王攘夷”,被称作“尊攘派”。由“尊攘”到“倒幕”到“维新”,这就是当年日本志士前进的道路。 “尊攘派”以天皇为旗帜,要求定期宣布“攘夷”(闭港、废约、驱逐外国人)。1863年1月31日,长州藩(今山口县)“尊攘派”的著名领袖高杉晋作(1839-1867)纵火焚烧了正在施工的英国公使馆。6月25 日(幕府被迫称将于此日宣布“攘夷”)起,长州藩炮击下关海峡的外国船只,美、法等国旋即报复(“下关战争”),旧武士军队迅速溃败。高杉晋作被破格起用,建立“奇兵队”,发动各阶层组织“农兵”、“商兵”、“狙击队”等,继续封锁下关海峡,斗争十分英勇。可惜,这类斗争并不能达到“攘夷”的目的。8月,英国舰队借口英国商人被杀,进攻萨摩藩(“萨英战争”),迫使萨摩藩(今鹿儿岛县)屈服。幕府势力乘机在京都(天皇所在地)发动政变,迫害“尊攘派”,策动天皇下令征讨长州并与西方侵略者加紧勾结。次年9月,四国舰队联合进攻下关,高杉晋作失败了。 民族危机更加深重。攘夷行动的失利迫使志士们思索。高杉晋作写道:“内奸如狼虎,外贼是豚羊,烽火四邻起,亦当我发狂。”他认识到要真正“攘夷”,必须首先打倒幕府。1865年(阴历)3月,这位坚定的爱国志士毅然提出“开港讨幕”的战略,在无损于“国体”(民族独立)的前提下,开放下关港口,引进新式武器和技术,长州藩蒸蒸日上。这一重大战略转变加速了斗争的进程,“尊攘派”变成“倒幕派”,这就从“改良”走向“革命”。1868年1月,德川幕府被推翻。 然而,夺权还不等于革命,倒幕也不等于维新。倒幕派成分复杂。据《赠位诸贤传》,一千零七十名“诸贤”中,武士六百七十六,乡士、浪人六十二,农(主要是地主、村吏)一百零九,商工六十,医、僧、神官等一百六十三人。新政权是在“王政复古”的旗号下建立的,许多藩主、公卿继续盘据高位。在封建复古派心目中,所谓“维新”(当时称“御一新”)就是“复古”,“诸事皆本神武之初”。旧藩主企图继续保持领主制,客观形势则迫切要求进行资产阶级改革,移植资本主义。在这种形势下,难得的是,维新势力迅速集结,果断而又慎重地推行各项改革。从1869年到1879年,十年之间,排除阻力,有步骤有策略,实现了“奉还版籍”、“废藩置县”、“征兵制”、改革封建身份、取消封建俸禄、改革土地制度等重大变革,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否定了封建领主制,尽管不彻底,毕竟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这里值得一提的是,1871年11月,明治政府派出大型使节团出访欧美,历时一年零十个月,其目的原指望通过谈判修改不平等条约,这种幻想当然只能碰壁。但是,欧美各国的工业、铁路、军队、教育却使他们大开眼界,惊叹不已。赤裸裸的“强权政治”更使他们痛感国家贫弱之可悲,愈加深知只有迅速富强,才能真正独立。这一批明治当权者的世界观在转变,武士的头脑迅速转变为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头脑,使节团的主要成员(岩仓具视、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伊藤博文等)成为改革路线的主要推行者。在“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三大口号下,明治政府积极移植技术、引进制度,通过示范和扶植,集中财力人力,迅速建立了近代工业、国防、交通、教育及相应的政治体制、文官制度和法律,并帮助一大批旧藩主、特权商人和上层武士转化为近代财阀(或资产阶级官僚、知识分子)。1894年,以日英新约(7月16日签订)和甲午战争(7月23日挑起)为标志,日本“脱亚人欧”,从被侵略民族转变为侵略亚洲近邻的资本主义民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