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调节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杠杆。它在战后日本经济不同发展阶段中曾被广泛利用,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体现了不同的特点。 (一)经济恢复时期的复兴金库贷款 日本政府在战后经济恢复时期推行倾斜生产方针(又称重点生产方针)的产业政策。对煤炭、钢铁、电力、化肥等重点工业部门由复兴金融金库提供巨额优惠低息贷款并重点供应原材料和劳动力。复兴金融金库的资金是通过发行复兴金融债筹集的。在倾斜生产方针指导下,日本的煤炭、钢铁、电力、化肥等工业部门的生产得到了较迅速的恢复。1947年日本煤炭产量达2,934万吨,钢材产量达74万吨,基本上实现了倾斜生产预期的目标,这与战后日本仍保留有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及当时联合国占领当局对恢复工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复兴金融金库发行的巨额复兴金融债中大部分是由日本银行承购的。为此,日本银行大量增发日银券,加剧了日本经济恢复时期的通货膨胀,①直到1949年道奇方针执行之后,恶性的通货膨胀才得到平息。 (二)高速增长时期的“超额贷款”与信用膨胀 六十年代日本政府经济政策的中心是实现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为了推进经济的高速发展,1961年池田政府制订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行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高积累高投资政策,发展出口并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进农业和中小企业的素质,消除“二重经济结构”,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有利的宏观社会经济条件。为此,必然需要巨额资金和增加通货流通量。因为: 第一,企业的高积累不仅靠内部积累,更主要的要利用大量外部资金。外部资金大部分来自商业银行贷款。②当时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额超过了自有资金和存款总额,实行“超额贷款”。商业银行的“超额贷款”又是在日本银行(中央银行)向前者提供大量信贷资金的条件下实现的。1962年日本银行提出了“新金融方式”,向企业提供资金的渠道转变为以公开市场业务为主。但企业手中的政府有价证券又可以在发行一年后由日本银行收购。结果日本银行又要相应地增发日银券。 第二,日本政府的“财政投资贷款”实际上代替了过去的复兴金融金库,为促进基础产业的设备投资、兴建基础设施、发展出口事业等提供了大量资金。“财政投资贷款”的庞大支出,使通货流通量随之急剧增多。 第三,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政府奉行低息政策,向企业提供廉价货币,为企业获取外部资本创造优惠条件。低息政策刺激了通货流通量的增多。 上述一系列信用膨胀措施都在不断地扩大通货流通量并成为通货膨胀的因素。 但是,六十年代日本的通货膨胀年率平均为5.9%。还是一个爬行式通货膨胀的水平,尚未达到奔腾式通货膨胀的程度。日本所以能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主要是由于在宏观经济中适当控制了货币发行量;大力吸收私人储蓄,通过政府金融渠道转化为企业资金;在微观经济中重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稳定产品价格等一系列措施,使得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相对缓和。 (三)经济转折时期信用调节的新特点 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遇到了复杂曲折的情况,出现了转折。宏观经济中的信用调节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遇到的复杂曲折情况。 1.1971年、1972年在美元危机深化的情况下,大量贬值的美元流入日本。按照国际货币基金体制的规定,为了支撑美元,日本政府要在东京外汇市场上大量收购美元投放日元。据统计,日本外汇储蓄从1970年来的44亿美元,突然增加到1972年的184亿美元。为了收购美元而投放的巨额日元充斥了日本金融市场, 日本的通货流通量急剧增加。M[,2] (日本银行券+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前期相比的增加量:1971年第一季度为18.0%,第二季度为20.6%,第三季度为23.1%,第四季度为24.3%。 2.日本政府为了摆脱1970~1971年危机,刺激景气回升,在1971年连续四次降低官定利率,松动银根,膨胀信用。日本银行官定利率从1970年10月的6.0%,降低到1972年6月的战后最低水平4.25%。另一方面,1971年、1972年日本政府连续编制大型预算,扩大财政支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