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挥舞“橄榄枝”的骗局(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 吴友法 参加讨论


    为了避免引起其他国家对德国违约、扩军的行为予以反对和制裁,从此,希特勒在每次政治军事冒险之后,总是照例念一次“和平”经,以便使人们不识其庐山真面目。同希特勒打过多次交道的法国驻德国大使弗朗索瓦-庞赛曾经深有感触地说:“希特勒打了他的对手一记耳光,而他在这样做时还要说:‘我向你提出了和平的建议’”(24)。
    纳粹德国退出裁军会议和国联的冒险行为引起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关注,波兰和法国更是深感不安。波兰在希特勒眼里是不能容忍其存在的,因为凡尔赛条约规定用一条波兰走廊把东普鲁士和德国隔开了,成立国联监督下的但泽自由市,波兹南省及西里西亚一部分割让给了波兰,这些地方居住的虽然大部分是波兰人,但在以前曾是德国的领土,德国千方百计要夺回这些地方。因此,消灭波兰是德国的既定目标。可是,为了抚慰人心,缓和德国退出国联造成的紧张气氛,此时德国的羽毛也还未丰满,希特勒又故作“友好”姿态,于1933年11月15日主动同波兰政府就双方之间关心的问题举行谈判,会谈公报声称:“为了巩固欧洲和平,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使用武力”。1934年1月26日,德国和波兰签订了为期10 年的互不侵犯条约。德波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缓和了德国和波兰之间的紧张关系,也使波兰逐渐疏远了法国,瓦解了法国在欧洲建立起来的小协约国体系。针对德波互不侵犯条约,法国庞赛指出:“波兰对我们的态度,特别是外交部长贝克上校对我们的态度,不是一个朋友的态度,而是一个真正的敌人的态度。”(25)为了安抚法国,希特勒要法国人相信,德国唯一愿望是“永远消除德法两国的仇视”;德国同巴黎没有任何领土争端,“如能将萨尔归还德国,则将不存在任何修改边界的理由了”( 26) 。1933年11月24日和12月11日,希特勒在柏林两次接见法国大使庞赛,提出解决德法问题建议:“立即将萨尔交给德国,德国军队人数增至30万人;服役期为一年。……同所有德国邻国签订为期10年的互不侵犯条约。”(27)希特勒重申保证忠于洛迦诺公约,禁止进行化学战和细菌战,同时禁止轰炸有居民的地区。法国没有被希特勒的花言巧语所迷惑。鉴于德国已扩充军备,法国发表照会声明指出:“法国正式拒绝承认德国重新武装的合法性,由于德国重新武装,谈判无法进行,法国今后将通过自己的手段保障自己的安全。”(28)德法谈判破裂,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在安抚波兰和法国之后,希特勒开始了兼并奥地利的尝试。兼并奥地利是希特勒早已就有的夙愿。他在《我的奋斗》中就写道:“日耳曼的奥地利早就应该回到伟大的日耳曼祖国来。”(29)此时的希特勒还不敢对奥地利动用武力,而是企图策动奥地利法西斯分子发动政变达到兼并奥地利的目的。他不断给奥地利法西斯分子提供武器弹药,在奥地利制造白色恐怖,伺机发动暴乱。1934年7月25日, 纳粹德国策动奥地利的纳粹党在维也纳暴动,刺杀了陶尔斐斯总理,但暴动很快平息下去了。由于意大利反对德国单独吞并奥地利,墨索里尼紧急动员四个师进行威胁,英法两国政府也提请德国不要轻举妄动。此时,德国军事力量也很有限,不敢出兵奥地利。为了缓和同意大利的关系,希特勒同墨索里尼会晤,表示德国不再染指奥地利。为了表示友好,希特勒把德国驻维也纳公使免职召回,派巴本继任公使,恢复同奥地利的“正常与友好关系”。
    兼并奥地利阴谋失败后,希特勒继续侈谈“和平”。1934年8月, 他在接受英国《每日邮报》记者时,大谈什么“战争不会再来了”,德国“对战争造成的恶果比别的任何国家有更深刻的印象”,“德国的问题不能通过战争来获得解决”(30)。
    尽管和平经念了一遍又一遍,希特勒在所谓“收复失地”问题上仍一无所获。兼并奥地利目的没有达到,他决心收回萨尔。根据凡尔赛条约规定,萨尔由国联代管15年,期满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归属问题,希特勒利用萨尔区的法西斯组织,对反对把萨尔区归还德国的人采取恐怖手段。这样,在1935年1月13日的表决结果中, 多数票同意将萨尔归还德国。由于英国反对在萨尔维持国联的管理权,意大利也采取旁观态度。在此情况下,国联于3月1日通过决议,同意萨尔归并德国。希特勒在当天发表声明指出:“我们希望萨尔归并帝国可以一劳永逸地改善法国和德国的关系。就象我们要和平那样,我们认为我们邻近的伟大民族也准备寻求和平。我们希望彼此携起手来。为这个共同事业奋斗,只有和平能够保证欧洲得救。”(31)你看,“和平”调子唱得多么动听!就在希特勒表示德国对法国再也没有领土要求之后不久。德国报刊又大造舆论,向其他地区提出了新的领土要求。《慕尼黑日报》声称:“现在我们已经收回了萨尔区,我们还将收回阿尔萨斯-洛林、但泽走廊、默麦尔区和德属捷克。”(32)
    希特勒每进行一次政治冒险,就大念一次“和平”经;而每唱一次“和平”催眠曲又成为下一次冒险行动的前奏。在一系列“和平”烟幕掩盖下,希特勒终于冲破了凡尔赛条约的约束。1935年3月16日,纳粹德国无视世界舆论的反对,公然发表重整军备的宣言,颁布国防军法令,宣布恢复普遍义务兵役制。法令规定:“和平时期的德国军队(包括军事警察)由12个军和36个师组成”(33)。纳粹政府还正式宣布,德国在军备方面不受凡尔赛条约的约束。至此,德国彻底摆脱了凡尔赛条约的限制,走上了公开扩军备战的道路。在颁布国防军法令的同时,希特勒又伪善的宣称:“德国的民族武装,不是要建立发动战争的工具,而是单纯为了防御与维护和平。”(34)
    纳粹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使西方国家深感不安,尤其是对法国造成极大的威胁。英国只是轻描淡写的对德国提出抗议,表示遗憾。法国要求集体抗议德国,并建议国联就此问题进行讨论,但遇到了英国的反对。1935年3月25日, 英国外交大臣西蒙访问德国,同希特勒进行了会谈。希特勒极力为德国破坏凡尔赛条约辩解,认为第一个破坏条约军备条款的是其他大国,而不是德国,因为它们没有明确表示承担裁减军备的义务。希特勒还以德国扩充军备的目的是为了对付布尔什维克主义为理由辩解,企图以此消除西方国家的忧虑,进一步取得英国对德国违约行为的谅解。他说:“在我们国家里,我们吃尽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苦头”,我们进行军备工作,“那也只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目的是对付这些布尔什维克党人。”(35)英国对德国一直采取纵容态度,西蒙更是如此。他不但不指责希特勒的违约行为,反而一口应允希特勒提出的要同英国缔结一项德国拥有相当于英国海军吨位35%的舰队。
    英国反对对德国进行制裁,对纳粹德国违约行为采取默认态度。1935年4月15日,国联召开行政院非常会议,讨论德国违约行为。苏联代表团团长李维洛夫发表了强有力的讲话,对德国违约行为进行了强烈谴责。4月17日,国联行政院通过决议,认为德国3月16日颁布的军事法令违反了凡尔赛条约。但在西方大国操纵下,国联对德国并没有采取有效的制裁措施。希特勒在扩军备战道路上第二次冒险又安然无恙。
    为了安抚欧洲各国尤其是法国对德国违约行为产生的不安情绪,纳粹德国又向西方大摇“橄榄枝”。5月17日, 戈林在华沙参加毕苏斯基葬礼时同法国外长赖伐尔进行了会谈,戈林对赖伐尔说:“赖伐尔先生,你尽可放心,德国人最终除了希望与法国邻居化干戈为玉帛外,再也没有别的更真诚的愿望了。”(36)希特勒在5月29日晚上又发表了一篇和平演说,声称德国只是追求在对大家都公正的基础上的和平和谅解。他保证不要战争,声言战争对德国是没有意义的,德国丝毫没有要征服其他国家的念头,“德国需要和平,希望和平”。他还假惺惺地提出了所谓十三点“和平纲领”。他说:“德国已向法国庄严地承认和保证了它在萨尔公民投票后决定的边界,……我们从而最后放弃了对阿尔萨斯-洛林的一切要求”,“德国已和波兰缔结了一个互不侵犯协定,……我们将无条件地信守这个协定,……我们承认波兰是一个伟大而具有民族意识的民族的国土。”(37)他还表示,如果国联废除凡尔赛条约,允许各国平等的话,那末德国将重新参加国联,德国并“无条件地尊重”凡尔赛条约的军事条款,履行洛迦诺公约的义务,遵守莱因非军事区的规定。希特勒这些动听的言词,只不过是进一步欺骗世界舆论而已。
    1935年6月18日,英国在背着法国、没有经过法国同意的情况下, 同德国签订了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海军可以加强到超过法国海军的程度,可以建造等于英国海军舰队总吨位的35%的舰队。按规定比例,德国海军可以扩大到三倍多。这个协定还规定德国可以建造潜水艇,其吨位可等于英国潜水艇吨位的45%。英德海军协定的签订,使德国获得了凡尔赛条约禁止建造潜水艇的权力,使其重新建造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合法化。英德海军协定的签订,标志着希特勒已彻底冲破了凡尔赛条约的束缚,放手进行扩军备战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