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舞“橄榄枝”的骗局(4)
四 在一系列“和平”外交攻势掩护下,希特勒在国内大肆扩充军备。从1933年7月起,他就把全国经济纳入所谓“总体战争经济体制”,动员国家的经济力量为扩充军备服务。1935年5月21日,纳粹德国秘密通过了“国防防御法”, 成立了“战争经济全权总办”,其宗旨是“使全部经济力量为作战服务”,委任沙赫特担任这一职务,授予他“指导战争经济工作的全权”。在沙赫特主持下,德国集中了一切财力物力,疯狂进行扩充军备活动,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政策。在克虏伯工厂里,“传送装置上输出来的,不是载重汽车而是坦克”,“钢锭……变成了大炮筒”;在基尔的几家造船厂里,“开始大规模建造潜水艇、扫雷舰和舰队驱逐舰”(38) 。1935年,全国有300多家工厂投入军火生产,其中制造飞机的工厂有55至60个, 制造汽车和坦克的工厂有45个,瓦斯工厂70个,军用造船厂15个,用于军备方面的开支达51亿5千万马克,占当年总投资额的57%。1932年至1935 年德国用于军事生产费用达100亿马克。 从1935年起,纳粹德国已经建立了一支相当可观的军事力量。陆军拥有24个步兵师、3个坦克师。空军已成立了好几个空军大队,拥有2500架飞机,其中800架作战飞机。海军业已建造和正在建造的舰只有36艘潜水艇,5艘3万吨级以上的战列舰,以及巡洋舰、驱逐舰。此外,由冲锋队改编的特种部队人数达32万人,其训练和正规部队完全一样。美国驻德大使多德在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中说:“在德国到处都建造了巨大的兵营,兵营四周都是大型的教练场,建造了许多飞机场,机场上巨型的轰炸机日夜在进行演习。……从这些事实可以作出结论;这里直接的、主要的目的是战争。”(39) 随着军事力量的增长,纳粹德国开始制定了具体的侵略计划。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就已经跃跃欲试准备对外采取军事行动了。他的第一步军事行动就是重占莱因非军事区。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军不能在莱因河两岸集结军队。1925年10月16日签订的洛迦诺公约也明文规定,英法意比德五国相互保障英国非军事区的现状,以及德比、德法边界的不受侵犯。希特勒要向东方扩张,就不能不首先占领与法国接壤的莱因区,解除德国东进的后顾之忧。进军莱因非军事区是希特勒在一片“和平”的叫嚷声中精心策划的一场军事冒险行动。1935年5月2日,也就是他在国会保证遵守洛迦诺公约和凡尔赛条约中关于领土条款之前,国防部长勃罗姆堡就已向三军发出了以代号为“训练”的重新占领莱因非军事区计划的第一号指令,要求采取“闪电般速度”完成这一作战行动。6月16日, 在德国国防会议工作委员会上又进一步讨论了进军英国非军事区的计划。“和平”口号喊得震天价响,如果没有一点“理由”进军莱因区,恐怕也说不过去吧。于是,希特勒伺机寻找进军莱因区的借口。这一借口就是法苏互助协定的签订。希特勒认为这个协定的签订使诺迦诺公约有了“一个法律上不安全的因素”,它完全是针对德国的;德国只有在所有签字国都遵守洛迦诺公约的情况下遵守公约。法苏协定虽然在1935年就签订了,但法国议会一直没有批准。1936年2月,法国众议院终于以多数票通过了这个协定。 希特勒便以这一协定在法国众议院通过为借口,于3月1日作出了进军莱因非军事区的决定。3月7日,3万德军以闪电般速度进入莱因非军事区。在进军莱因区的同时,希特勒又倒打一耙,在送给各国的外交照会中,把破坏洛迦诺公约的责任完全栽在法国人身上,说什么法苏协定构成了对德国的威胁,为了自卫,德国才被迫重新宣布对莱因区拥有不受限制的主权。 对于德国的违约冒险行动,英法比意等国只是对德国进行一般性的谴责。当时,德国开进莱因区只有3万人,法国在边境上阵兵100个师。根据洛迦诺公约规定,法国有权对德军进入这个地区采取军事行动,可是法国犹豫不决。法国内阁少数阁员曾主张对德国实行武力制裁,并向英国求援,英国置之不顾。艾登认为“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假定德国现在的行动构成战争威胁”(40)。英国首相鲍尔温宣称:“英国不能接受战争的风险”(41)。英国不但不同意,反而恫吓法国,说法国若采取军事行动,就会使自己同英国决裂。在英国的威胁下,法国也仅仅只在口头上通过国联向德国提出了抗议,却始终按兵不动。国联在3月14日举行会议, 也只仅仅表示承认德国破坏洛迦诺公约这一事实,只是给德国戴上和约破坏国的帽子,也没有采取制裁行动。希特勒进军莱因非军事区是继退出国联之后的第三次冒险,在侵略战争道路上发出的第一颗试探信号。对此,希特勒十分得意,他在3月21 日耻高气扬地宣布:“凡尔赛条约的精神已经被摧毁了。”(42) 希特勒重占莱因区之后,又手摇“橄榄枝”庄严保证:“我们现在要比任何时候更努力地求得欧洲各国人民之间的谅解,特别是同我们的西方邻邦之间的谅解”。“我们在欧洲没有领土要求”,“德国将永远不会破坏和平!”(43)他还假惺惺地提出保证欧洲25年和平的建议。 希特勒第一步军事冒险行动的成功,公开破坏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和平。它表明,纳粹德国已经跨出了发动世界战争的第一步,从而也就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基本形成。 注释: ①⑤⑧(12)(29)希特勒:《我的奋斗》,香港现代出版公司版,第327、329、333、320、3页。 ②③④⑥⑨希特勒:《第二本书》,斯图加特德意志出版社1961年版,第83、58、84、103、163页。 ⑦(19)(34)瓦·巴特尔:《法西斯专政时期的德国》,柏林人民与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第71、73、78页。 ⑩(14)(21)(26)(27)(32)(33)(42)维戈兹基等编:《外交史》(第3卷),三联书店1979年中译版,第783、786-787、794、588、589、821、822、842页。 (11)阿尔贝特·施佩尔:《第三帝国内幕》,三联书店1982年中译版,第69页。 (13)鲍爵姆金:《世界外交史》(第5分册),50年代出版社1955年版,第67页。 (15)(16)(17)(20)(24)(30)(37)(43)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纽约1960年版,第209-210、210、281、210、291、281、286、292页。 (18)(38)(39)德波林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1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303、289-290、331页。 (22)彼得·波罗夫斯基:《阿道夫·希特勒》,群众出版社1983年中译版,第87页。 (23)(25)(28)(31)(40)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中译版,第172、176、174、188、203页。 (35)(36)保·施密特:《我是希特勒的译员》,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中译版,第5、19页。 (41)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1卷),第177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