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史记》学术研讨会问题综述(2)
三、关于《史记》的文学成就 有的代表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出发,考察了司马迁怎样利用已有素材进行文学再创作、以再现历史和塑造人物形象,认为司马迁在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和人物对话、情节结构、历史真实基础上的想象、夸张,虚构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有的代表探讨了司马迁的神话观,认为司马迁是我国神话历史化的集大成者和完成者,他的神话观中历史意识和道德意识是主要的,宗教意识是次要的。他对古代神话的系统整理与改造,对历史和神话文学都既有功又有过,要正确分析。有的代表探讨了《史记》与古代戏曲的关系,指出《史记》中存在大量的戏曲资料,是后代戏曲取材的宝库,《史记》的思想和艺术以及语言对后代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的代表从比较、发展的角度,探讨《史记》与《左传》、《战国策》等在写人方面的共同特征。有的代表把《史记》与屈原赋进行比较,认为二者精神实质相通,都充满着强烈的爱憎感情,笼罩着浓厚的悲剧气氛,表现出卓然独立的狂放精神,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还有些代表从美学角度探讨了《史记》的悲剧美与滑稽美。或把《史记》与西方的传记、悲剧进行比较,论述《史记》的特点。 四、《史记》研究的现实意义及战略思想的转变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史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提高民族自信心,加强民族自豪感;第二,有助于建设高层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三,能促进新史学、新文学的繁荣和发展;第四,能够汲取多方面的知识和营养。因此,应该把《史记》研究作为一门重点学科来建设。《史记》研究的战略思想也应转变,即以《史记》研究为桥梁,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一句话,《史记》研究要走向世界。在日益发展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如何加强《史记》研究方面的国际联系已变得十分重要。代表们说,我们应力争在两三年内把《史记》研究推向全世界,我们要尽快拿出具有与东道主地位相称的研究成果。 五、《史记》研究如何突破 代表们从建国以来《史记》研究的实际出发,就《史记》研究如何向纵深发展、如何走向世界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第一,观念要更新,要用现代意识、现代精神进行研究,同时要实事求是,不要把今人的思想强加于古人,也不要为尊者讳。第二,要借鉴新方法,但不能生搬硬套,玩弄新名词,搞新玄学。第三,从现代科学学的高度重新检讨我国的史学史,结合历史学的特点,吸取科学学建立的关于科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效用性、科学计量学、科学心理学等理论的有益成果,开扩思路,推动研究。第四,应该总结以往的研究,研究手段应现代化,利用微机进行统计。第五,微观和宏观相结合,单从微观研究无法突破,单从宏观研究脱离实际,也不能突破。第六,继续扩大研究领域,进行多角度研究,比如政治学、人才学、人口学、生态环保学、卫生学、养身学等,也要注意加强对作家主体的研究,对作家心态的研究、美学思想的研究等。第七,《史记》研究应走出学术的圈子,如把《史记》拍成电视连续剧,进行最广泛的宣传。第八,要加强资料工作。目前除已出版的《历代名家评史记》(杨燕起、陈可青、赖长扬编)外,还即将出版《史记资料索引和论文论着提要》一书《杨燕起、俞樟华编),这仍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陕西师大中文系正在进行《史记汇校汇注汇评》的大规模工程,期望能搞出高水平来。第九,《史记》研究要面向现实,为现实服务。 六、关于《史记》的教学及研究队伍的培养 代表们认为,要很好地研究《史记》,还必须加强《史记》的教学。除现有基础课外,还应开设《史记》选修课,不仅大学历史系、中文系开设,夜大、函授等都可开设。还可办高层次的助教进修班、《史记》讲习班及研究生班等等,尽量扩大《史记》研究的队伍。代表们认为,《史记》研究应寄希望于青年学者,他们思想敏锐,接受新事物快,方法新,应加强培养和引导,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史记》研究的行列中来。 七、建议 会议的自始至终都有许多代表发出呼吁:要求成立《史记》研究机构、资料中心和情报机构,推动《史记》研究工作,使《史记》研究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陕西应先成立司马迁学会,时机成熟时再成立全国性的学会。韩城应成为研究《史记》的资料中心,除建立司马迁纪念馆外,还要搜集各方面的资料。同时,会议还向与会代表及海内外的《史记》研究者发出倡议,每出一篇论文、一本专着,首先应赠送韩城司马迁学会,使韩城逐步成为《史记》研究的资料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